<p class="ql-block"> 总有人把日子过成对死亡的预演。为死后的世界盘算,为虚无的归途耗神,把现世的光阴折成纸钱,焚向看不见的彼岸。那些在经卷里消磨的晨昏,在香火中耗费的资财,在跪拜里耗尽的精力,像流水漫过石头,最终只在现世的河床里留下一道浅浅的痕。</p><p class="ql-block"> 想来那些为死,为死后考虑问题太多,做得有多的人实在可惜。生而为人,不去触摸阳光的温度,却总盯着阴影里的尘埃;不去品尝烟火的滋味,却总惦记着坟头的草色,活得像个提前退场的观众,隔着幕布猜度落幕的模样,可怜,又可笑。</p><p class="ql-block"> 曾听过一位火化工的感叹:一日之间,他亲手送过六十一个躯体去往终点。那些躯体并排躺着,褪去了生前的身份与体面,像刚从田里收割的秸秆,沉默,且雷同。谁曾是呼风唤雨的人物,谁曾为一文钱斤斤计较,谁曾在众人面前体面风光,到了这里,都成了待燃的木头。没有谁认得谁,没有谁记得谁,推上传送带,滑进炉膛,最后化作一缕烟,一捧灰,轻得不如一阵风里的尘埃。</p><p class="ql-block"> 活着时,我们总在追逐些虚浮的重量:面子要撑得够大,尊严要护得够紧,快乐要抓得够牢。可到了终点才惊觉,这些被我们奉若珍宝的东西,在焚化炉的烈焰里,连一丝焦味都留不下。见过焚烧的过程,就懂得人生的无力。再倔强的脾气,再坚固的执念,最终都敌不过一把火。那火不辨贵贱,不分善恶,只负责把“曾经活着”的痕迹,烧成最朴素的虚无。</p><p class="ql-block"> 既然如此,何不在活着时,把日子过成一场值得的奔赴?人生或许终究是一场梦,但梦里的花可以亲手栽种,梦里的路可以亲自丈量。你有多少力气,就去搬多少块砖,砌一座自己喜欢的房子;你有多少情意,就去爱多少个人,酿一壶带着回甘的酒。就算最终会醒来,那些在梦里闻过的花香,碰过的温度,笑过的瞬间,也都是真实的馈赠。归零又如何?至少在归零时,行囊里装满了人间的碎屑,而非一路空荡。</p><p class="ql-block"> 不必为失去的幸福哭泣,不必为错过的风景怅惘。站在生命的尽头回望,所有的耿耿于怀都会变得轻飘飘:失恋时的撕心裂肺,失业后的手足无措,失败时的灰头土脸,被人误解的委屈,无意中伤人的愧疚……都像是梦里的一阵雨,下过,湿过,天亮后便了无痕迹。这些不过是体验的注脚,不是人生的答案,太较真,反而辜负了这场体验。</p><p class="ql-block"> 幸福从不在远方的承诺里,而在眼下的方寸间。窗外的云在走,碗里的饭还热,身边的人正笑着。这些琐碎的片段,拼起来就是活着的全部意义。健健康康地呼吸,明明白白地欢喜,不跟往事纠缠,不跟自己较劲。至于那些还没发生的,还没得到的,顺其自然就好。</p><p class="ql-block"> 生活本就是一场即兴的演出,没有固定的剧本,与其纠结它是不是梦,不如亲手把当下的每一幕都铺陈得鲜活些。</p><p class="ql-block"> 把窗台上的花浇得水灵,让阳光透过叶片的缝隙在墙上织出细碎的光斑;把案头的书码得整齐,翻开时指尖能触到纸张的温度;和身边人多说几句贴心话,让笑声在屋里多打几个转。这些看似琐碎的布置,其实都是在给生活添彩。</p><p class="ql-block"> 不必等什么“合适的时机”,此刻的风、眼前的人、手里的事,就是最该抓住的精彩。就像给空白的画布填色,不必怕笔触生涩,每一笔落下,都是独一份的风景。哪怕后来褪色、模糊,至少在落笔时,我们认真地让它亮过。</p><p class="ql-block"> 所以啊,该开花时就使劲绽放,该歌唱时就放开嗓子,把当下的日子过得热气腾腾,这本身就是对生活最好的回应。管它梦醒后是哪般,至少梦里的精彩,我们亲手造过。</p><p class="ql-block"> 是啊,与其困在对结局的焦虑里,不如把眼下的每一刻都过出滋味。就像此刻,阳光正好的话,不妨多晒一会儿;身边有人陪伴的话,就好好说说话;想做什么事,就趁着手脚利索赶紧去试。</p><p class="ql-block"> 生活哪有那么多标准答案?所谓精彩,不过是认真对待每一个“现在”。饿了就好好吃饭,累了就踏实睡觉,开心了就放声笑,哪怕遇到糟心事,也咬咬牙扛过去,转头该干嘛干嘛。</p><p class="ql-block"> 你看,那些让我们记住的,从来都不是“以后会怎样”,而是“当时我那样活过”。把当下的日子过扎实了,就是最好的答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