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南通游记

风儿(谢绝赠花)

<p class="ql-block">深秋季节,老伙伴们相约,坐动车一个半小时到达“南通鹏欣花园国宾酒店”游玩三天。</p> <p class="ql-block">酒店就在狼山脚下,在酒店大堂门口可以看到狼山顶上的支云塔。</p> <p class="ql-block">酒店有上海西郊宾馆类是的花园风格,绿化面积很大,有26栋风格各异的欧式别墅错落于林木间。客房采用中西合璧的装饰风格,厚软地毯、独立卫生间,有极致私密感。晨起时,江风裹挟着草木清香穿堂而过,令人顿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闲适。</p> <p class="ql-block">静悄悄的花园里到处桂花飘香,让人心情愉悦。</p> <p class="ql-block">今晚我们入住的一栋别墅。</p> <p class="ql-block">放好行李,走出花园,来到长江边散步。</p> <p class="ql-block">几十年前,我们大多来过南通,望着远处的港口码头,感慨南通的蜕变——从渔舟唱晚到巨轮鸣笛,从阡陌纵横到大道通衢。它把渔网收起,张开了拥抱世界的臂膀;它让橹声远去,迎来了时代的汽笛长鸣。</p> <p class="ql-block">在长江边看落日,真的很美,仿佛所有的烦恼和疲惫都被驱散了,只剩下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这种宁静,不是孤独的,而是与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共鸣。它让人感受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并不孤单,我们与万物相连,共同构成了这个有爱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在酒店早餐后,去南通博物苑游玩。不巧博物苑目前正在进行整体改造提升工程,许多景点都闭馆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只能在开放区域里逛逛看看。</p> <p class="ql-block">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独立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位于南通市濠河之滨,由张謇于1905年创办。博物苑最初作为通州师范学校的公共植物园,1912年脱离学校独立,1950年恢复重建并更名为“南通博物苑”,</p> <p class="ql-block">走过一幢红白砖楼后,一座英式小楼静静矗立。这便是张謇故居“濠南别业”,一座融汇中西的建筑瑰宝,亦是中国近代实业家精神的永恒丰碑。‌濠南别业建于1915年,由通州师范学校培养的建筑师孙支厦设计,主楼四层,青砖红瓦,巴洛克风格的拱券窗楣与罗马柱式交相辉映。‌弧形楼梯盘旋而上,仿佛时光的螺旋,引领着访客回溯历史。楼前两株百年紫藤,如瀑布倾泻而下,为这座严谨的建筑添了几分浪漫的柔美。</p> <p class="ql-block">沿着弧形楼梯走进二楼厅堂,一幅楹联“未镂已雕,不扶自直;垂德而处,虚己以游”高悬,张謇的自律与远见跃然纸上。‌他在这里与杜威谈教育、与梅兰芳论戏剧、与孙传芳护工业,展现开放胸襟和创新精神。‌他的爱国情怀、民本意识,如紫藤年复一年的绽放,激励后人。‌如今,南通纺织业再度腾飞,年产值千亿元,“纺织之乡”的亮丽名片,正是他实干精神的当代延续。</p> <p class="ql-block">张謇是江苏南通海门人,濠南别业是他的生活与工作场所,1926年张謇在此逝世。展览用大量史料、图片详细介绍了张謇的一生功德伟绩,让人看了敬佩之心油然而起。</p> <p class="ql-block">张謇是清末状元,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他15岁时参加科举考试,因家族三代未出仕(属“冷籍”),无法报名。经人介绍,他冒充如皋县张家顶替参加考试,最终于1894年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此事曾引发“冒籍案”,历经数年官司,最终因官员干预得以平息。</p> <p class="ql-block">木质织布机静立一隅,诉说着南通纺织业的古老渊源。‌张謇于此倾注心血,甲午战争后,他毅然弃官,创办大生纱厂,开启“实业救国”的壮阔征程。‌从引进国外机器到自制设备,他构建起中国首个规模实业集团,34家企业、20家盐垦公司,资本达900万两白银,占全国民族资本纱锭总数的7%。‌企业收益悉数用于教育、医疗、水利,造福桑梓,使南通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p> <p class="ql-block">南通大生第三纺织公司为1914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重要组成部分,旧址位于今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其域之三厂镇即得名于此。</p> <p class="ql-block">大生三厂有着专门为自己服务的水陆运输设施和工具,1920年该厂花十万元代价铺设了一条11华里的轻便铁道,从三厂直达青龙港,同时又在青龙港兴建水闸,并疏浚河道通往港区,使得载重货物可由港闸直达工厂。</p> <p class="ql-block">张謇创办大达内河轮船公司,因所开苏北航运直接影响盐运输和盐商及其所控木船运输商的利益而受阻挠。1915年公司经理蒋嘏堂特向张謇推荐,由江石溪出任公司协理,以其在扬州一带的社会威望,保证了航线的畅通。张长警与李厚估又在上海组建上海大达轮船公司,并在上海十六铺建造了码头后,还购进数十艘江轮投入营运。下图为该公司的〝大德”、“大穌、“大生”、“大和”号江轮。</p> <p class="ql-block">荷兰水利工程师特来克应张謇之聘到南通从事江岸保坍、涵洞、闸港和桥梁等测量设计工程,1919年在勘测垦区遥望港工程中得病去世。张謇为其公葬于 剑山之麓。</p> <p class="ql-block">张謇为通州师范学校所写的校训,反映了他崇尚实学,注意实践的教育思想。</p> <p class="ql-block">1912年,张謇兄弟就南通城南昭武院旧址,以私资创设了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学校初创时设有中医、西医两科,学制四年。1927年学校改称私立南通医科大学,次年归并成南通大学医科。</p> <p class="ql-block">张謇初创南通温牧公司时,曾划出士地种植大米、高粱,并在县区设颐生酸造公司,酿制高粱酒。 1903年特大风潮袭击,公司厂房被毁,设备原料损失殆尽。灾后张謇在海门常乐镇另建了颐生酸造厂、并请来技术工人自行配方,酿制烧酒,产品有十多种。下图为张謇題写的颐生酿造厂厂牌。</p> <p class="ql-block">1906年颐生酒获意大利万国博览会金奖。</p> <p class="ql-block">张謇实业救国,使南通从一个落后的小县邑转变成一个名闻遐迩的近代工商业城市,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持久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漫步别业,风过处,皆是历史的回响。这座建筑不仅是张謇的居所,更是一座精神的殿堂。在这里,我们触摸到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脉搏,感受到一位先驱者“兼济天下”的赤子之心。濠南别业,永远矗立在时光的岸边,指引着前行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从博物苑出来,我们漫步到濠河风景名胜区。</p> <p class="ql-block">首先到了启秀园,作为南通“濠河十景”之一的启秀园,坐落于城山路与启秀路交叉口,与文峰公园和文峰塔紧紧相邻(仅一路之隔)。</p> <p class="ql-block">已是深秋季节,但园里池塘中的荷花还是一片绿色。漫步于园内,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荷花画卷之中,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在启秀园门前有邹韬奋的塑像和毛泽东的题词。看介绍,1942年12月,邹韬奋曾到南通四安温家桥南三宫殿(今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前身)演讲,并为当地师生题词“科学的态度,乐观的精神”‌。1990年,南通市政府为纪念邹韬奋逝世46周年,在濠河边建造了韬奋塑像,石座上镌刻着毛泽东的题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启秀园出来过马路就是文峯塔园了。</p> <p class="ql-block">文峰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为砖木结构,五级六角,每级均有小室,每面一门两窗,内设扶梯,外有护栏。飞檐翘脊,饰以龙首、仙人、走兽,系以金锋。文峰塔高30米,雄立老城区之东南,是南通人人崇文兴业的文化象征。可惜不能登塔俯瞰。</p> <p class="ql-block">在文峯塔底层有张大千、徐悲鸿、程十发、齐白石、王个簃等大师的名画展览。</p> <p class="ql-block">与文峰塔一街之隔的个簃艺术馆,是另一处清雅所在。这里纪念着王个簃先生(南通人),吴昌硕的入室弟子。展柜里的写意花鸟,笔墨间既有金石铿锵,又有江南温润。在《松石图》前驻足,那虬劲的松枝里,藏着怎样不屈的风骨。</p> <p class="ql-block">濠河北行至怡园附近,主打特色茶饮和甜品,店内装饰融合中式元素与现代风格,可透过月洞门欣赏濠河风光。被荷花池环绕,临近码头,还可以体验船上喝咖啡的独特感受。</p> <p class="ql-block">在大众点评上找了一家农家乐土菜馆用午餐,食材新鲜,美味可口,性价比高。餐后溜达到南通群英馆。</p> <p class="ql-block">南通群英馆是一座以展现南通近代历史文化与当代文化基因为主的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展区将百年风云浓缩于一室。张謇兴办实业的宏图,绣娘沈寿的银针,体育冠军的荣光……他们从江海平原走出,各自在时代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p> <p class="ql-block">走累了,在濠河边小息看城市风光。</p> <p class="ql-block">说到刺绣,中国沈秀博物馆不可不去。我们在博物馆四点半关门前赶到了。在沈寿的《耶稣像》前,几乎忘记这是针线所为——光影流转,眼神悲悯,西洋画的写实与中国绣的意境在此完美交融。那些陈列的近代作品,无论是乱针绣的朦胧山水,还是双面绣的灵动小猫,都让人惊叹指尖上竟有如此乾坤。</p> <p class="ql-block">2024年是苏绣大师沈寿诞辰150周年的纪念日,她的刺绣手艺还在传承延续着。</p> <p class="ql-block">又到饭点,在大众点评上找到一家兰姐海鲜餐厅,经当地路人的指点,穿过几条马路,找到藏在老城区的这家本港海鲜店,大概是周末吧,吃客不少。海鲜以本港小海鲜为主,点了花蛤、河豚鱼红烧肉、海鲜大拼盘、黄鳝烧猪尾等,最好吃是黄鳝烧猪尾,微微有点辣,黄鳝弹牙,猪尾软糯,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早上从酒店出来大概五分钟就到了狼山国家森林公园。其实狼山是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剑山和军山五座山峰组成,与长江紧密相邻,山水景致交相映。</p> <p class="ql-block">狼山,这座曾经在长江之中的巍峨山峰,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唐代高僧鉴真在东渡日本时,曾选择在狼山停歇,躲避风雨。这一历史事件为狼山增添了文化厚重感。直至北宋时期,狼山才与陆地相连,成为如今我们所见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狼山虽然海拔只有109米,却是长江入海的第一座名山,故称为“江海第一山”。</p> <p class="ql-block">南通狼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窨井盖上雕刻的各种神兽图案很特别,它融合了佛教文化与地域传说,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狼山古称“白狼山”,相传唐代高僧僧伽(大圣菩萨)曾以佛法点化占据此山的白狼精,后形成“金龙伏狼”的寺院布局‌,窨井盖上的神兽图案或与此传说相关,象征佛法对自然力量的调和。</p> <p class="ql-block">‌狼山别称“紫琅山”,其北麓紫石岩的紫色岩石与“紫琅”之名呼应‌,神兽图案或结合了南通“紫琅城”的人文符号,通过艺术化处理展现其地方特色。</p> <p class="ql-block">山门处,广教寺的飞檐挑破晨雾。这座唐代古刹,是大势至菩萨与大圣菩萨共驻的道场,香火氤氲中,信徒们虔诚叩首,所以想来求些什么应该是灵验的。</p> <p class="ql-block">祈福树上挂满红丝带,愿所有祈福者有愿必成。</p> <p class="ql-block">乘索道登上狼山顶,我们来到了圆通宝殿,旁边是支云塔,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为五级四面砖木结构,高35米,是南通三塔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山顶远视长江,一片灰蒙蒙的,隐约可见江中轮船慢步移动。拍了几张照便索道返回了。</p> <p class="ql-block">下山时,林间小摊飘来焦香。素烧鹅佐以山泉清茶,紫浪素面,菌汤熬制鲜美,舌尖尽是江南的温润。‌</p> <p class="ql-block">回望大观台,云海漫过石栏,恍若置身仙阙。‌狼山不高,却以禅意与江海气韵,让人忘却尘嚣。离别时,手抚菩萨石刻,默念三愿,期许他年再赴此山野。</p> <p class="ql-block">这次重游南通,印象深刻的是南通一山一河一人,狼山、濠河、张謇。感慨江水东流,带走了岁月,却把一座城的梦托举得越来越高。</p> <p class="ql-block">这座江海交汇处的城市,就像它特有的蓝印花布——底色是长江的浑厚,纹样是濠河的秀雅,在经纬交织间,绣出了一幅叫“南通”的锦绣图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