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硬碰硬”到“软着陆”:一位母亲与青春期儿子的双向成长

新异心理

<p class="ql-block">大家好!我是第三期传承班的学员星星,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段我从焦虑迷茫到平和坚定的真实成长历程。</p> 相遇之前:曾深陷教育的焦虑与无力 <p class="ql-block">在走进<b style="font-size:20px;">新异心理</b>之前,我是一个“<b style="font-size:20px;">焦虑</b>”妈妈,我的儿子正处在高三的关键阶段,我却每天为他的成绩、手机使用、学习状态而焦虑不已。从前我会紧盯他的每一次考试排名,稍有退步就忍不住指责;对他玩手机、不做作业的行为感到无力又愤怒,和老公在教育理念上不统一,让孩子夹在中间无所适从。在他五年级的时候我生了二胎,之后忽略了他的情感需求,只关注他的学习成绩,导致他逐渐封闭自己。</p><p class="ql-block">我学了很多育儿方法,却总觉得使不上劲,家庭氛围一度紧张,我也常常陷入自责与无力中。我不再把他当成一个“待修复的问题”,而是开始欣赏他骨子里的正义感、执行力,和那颗柔软的心。</p> 转折点:学习,让我看清问题的根源 <p class="ql-block">直到我走进了传承班,在李老师的引导下,我开始用“<b style="font-size:20px;">家庭能量</b>”技术重新去看我和孩子的关系。</p><p class="ql-block">我意识到:我的儿子是“大刀型”人格,他内在刚强、重义气又有主见,不过情绪容易内敛,不善于表达。因为缺木,胆气不足,需要被鼓励、被赋予主动权;我以前对他的高要求、强控制,恰恰压制了他的生命力,让他逐渐开始关闭心门。</p><p class="ql-block">我开始改变,从“管控者”转变为“支持者”,不再盯着他的作业和成绩,而是鼓励他发展自己喜欢的表演、舞蹈,自己也学会向他“示弱”,生活中的事情由他自己做决定。和先生沟通后达成教育共识,给孩子一个教育一致的家庭氛围;通过音乐、表演、甚至偶尔的父子小酌,帮助他打开心扉,释放情绪。</p> 践行与成长:成为孩子背后的那盏灯 <p class="ql-block">当我真正放下焦虑,用理解与支持代替指责与控制,我看到了孩子的变化:他从一个在学校躺平、躲厕所玩手机的孩子,变得愿意为艺考目标主动练习;他从一个一说话就像“刀子”的倔强少年,开始愿意和我分享学校的事情;他虽然偶尔还是不做作业,但他有了自己的节奏,我也学会了“不纠结细节”。</p><p class="ql-block">我更是看到了自己的成长:我不再是一个焦虑的母亲,而是一个懂得“顺势而为”的同行者;我不再和问题对抗,而是读懂了孩子行为背后的能量需求。我真正理解了:教育不是改造,而是唤醒;亲子关系不是控制,而是托底。</p> 最后寄语:一起成为家庭的“点亮者” <p class="ql-block">如果你也正为孩子的教育而焦虑,为家庭的沟通而困扰,我想对你说:欢迎你来到这里!在这里,你学到的不仅是方法,更是一种看见人、读懂人、赋能人的智慧。</p><p class="ql-block">‍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天赋轨迹;每个家庭都有自我修复的能量;而你可以通过学习与成长,成为那个点亮家庭、温暖彼此的人。让我们一起,用生命影响生命,用智慧守护家庭,走好这段属于我们自己的“英雄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