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母校之恩 为校庆出力——济南十一中校友积极为母校举办七十周年校庆活动作贡献

黄土玉米

<p class="ql-block">  七秩耕耘校兴才茂,春华秋实桃李满园。2025年10月26日清晨,天气因多日绵绵阴雨仍带着些许寒意,但母校校园里却是妆扮一新,暖意融融,熙来攘往,胜友如云,一派节庆气氛,好个热闹。济南十一中杨滨校长、万云书记等领导和老师装整容洁,精神焕发,早早立于学校大门一旁,用绽开的笑容,温暖的双手,亲切的话语,热情迎接着每一位受邀前来参加校庆70周年华诞的校友。七十年春华秋实,七十年桃李芬芬。这是不平凡的一天,是万千校友们期盼已久、倾情相欢的盛大节日。</p> <p class="ql-block">  为了把挍庆活动办得热烈温馨,母校可谓用心良苦,尽心竭力,期待校友们回“娘家”叙亲,解思念之情。校友会积极配合,三番五次开会,深入细致研究,广泛联络校友,做好校友们与母校的桥梁和纽帶。校友会领导响亮地提出,要把参加这次校庆活动,变成更好地凝聚广大校友感情的绝佳机会,变成展示广大校友精神风貌的重要平台,变成为感恩母校做贡献的难得机遇。校庆的成功举办,凝聚着我们众多校友的辛苦和付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幸福的相逢</span></p> <p class="ql-block">  校友们积极响应校友会号召,克服困难,摆脱冗务,前来参加校庆活动。校友会领导李华光、李德宁、夏昌龄、沈鲁、胡岩、刘昌宁、李庆峰和各分会、社团负责人王金亮、胡世宝、李建国、史安全、房泽安、贾真、王吉芳、傅建钢、陈秀萍来了,85岁的郭廓老校友带着自已的诗集来了,国家男蓝著名主力球员、主教练张彬带着自己的标志性球衣来了……数百名校友都来了。母校的变化令人惊叹,办学条件令人称羡,连连称“想不到”“想不到”。</p> <p class="ql-block">  校友们看到校庆的宏大场面和炽烈氛围,看到校友们相逢母校的欢快神容,看到母校建设发展的崭新面貌,激动万分,泪湿眼帘,幸福感自豪感不禁而生,难以自已。大家说,我们走在这块熟悉的土地上似乎找到了自己青春的脚印,看到了自已在课堂上求索知识的影子,听到了恩师诲人谆谆的殷殷之声,闻到了从教室里飘来的阵阵书香。</p> <p class="ql-block">  在隆重热烈的庆祝大会上,原西藏中学校长李剑平校友发言,思母校,忆恩师,情眷眷难抑,意切切感人,充分表达了广大校友感恩母校、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七十弦歌不辍 教泽桃李芬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各届校友、老师们、同学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秋染堤口层林醉,香溢校园华诞新。今天,我们怀着滚烫的心情回到母校,在“明礼、明智、自砺、自强”的校训前驻足,在当年上课的教室外凝望——七十年岁月流转,这方沃土始终跳动着教育的脉搏。我是初十三级一班学生李剑平,1968 年从这里走出,后来有幸投身教育事业,曾任西藏中学校长。此刻以“十一中人” 的身份站在这里,既有深耕教育的深情,更有薪火相传的荣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青砖映初心,母校铸脊梁​。犹记半个多世纪前,我们背着粗布书包走进校园,教室里的木制课桌椅泛着暖光,操场上的白杨树伴我们晨读。那时没有如今的多媒体设备,但恩师们用粉笔在黑板上勾勒知识星河;那时没有丰富的社团活动,但班主任带着我们在大明湖畔研学实践,在英雄山下朗诵诗文,把“明礼、明智”的种子种进了我们心里。我至今记得,数学老师为了帮我补几何,放弃午休在办公室画图讲解;语文老师把我的作文当成范文,在全班朗读时眼里的光。正是这份质朴的教育温度,正是母校的校训,让我们能在困境中坚守,在风雪中前行——这是十一中给我们最珍贵的人生底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弦歌传七秩,教泽润新篇 ​。从1955年建校时的几间校舍,到如今省级规范化学校的精致校园;从当年“一支粉笔一堂课”的教学模式,到“普高+高校联合育人”的特色桥梁——母校七十年的变迁,是济南教育发展的生动缩影,更是“人尽其才、全面发展”初心的坚守。当听闻母校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当看到学弟学妹们在健美操赛场绽放青春,在辩论台上激扬理想,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更看到了教育的薪火在赓续。我常跟学生们讲起恩师的教诲,许多藏族孩子因此立志报效祖国、建设家乡。这便是十一中教育的力量——它能跨越山河,能点亮远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校脉连山海,薪火永相传​。今天在座的,有擘画济南教育蓝图的领导,有耕耘三尺讲台的老师,有遍布各行各业的校友,更有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 我们都是“十一中故事”的书写者,都是“自砺、 自强”精神的传承者。​十一中七十年的成长,离不开市教育局和各位嘉宾的悉心指导,相信在各届的关怀下,这方教育沃土定会培育出更多栋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尊敬的老师们,你们用一生坚守,把“教书育人”写成了最动人的诗。当年您教我们“感恩、励志”,如今我们在各行各业践行诺言——您的桃李,早已在四海芬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亲爱的校友们,无论我们走多远,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母校永远是我们的根,因为我们都有着共同的名字——十一中人,我们要让十一中的文脉在我们手中代代相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可爱的同学们,你们站在比我们当年更广阔的舞台上,更要记住:“明礼”是立身之本,“明智”是成事之基,“自砺”是成长之径,“自强”是报国之魂。愿你们以青春为笔,在十一中的画卷上写下比我们更精彩的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最后,请允许我以三句祝福收尾:​祝母校——七秩风华正茂,未来弦歌更响;​祝各位领导、嘉宾、校友、老师——身体康健,事业绵长;祝同学们——前程似锦,未来可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特别的礼物</span></p> <p class="ql-block">  报恩之心,无以表达。拳拳之意,唯有书画。校友会书画院胡世宝、肖军、季竹君几位校友书画家难抑报恩之心,连袂为母校创作了大型书画作品,并在校庆大会上赠送。当日,他们在一楼图书馆设案铺纸,挥毫泼墨,为母校师生书写作画,成为校庆活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离之愈久,思之愈深。 初十三级(1968年毕业)一班老校友为了表达对母校70华诞的深情厚谊,专门从瓷都景德镇定制了一对精制的大型青花瓷花瓶《锦绣山河》作为贺礼,赠送母校。10月20日,李德宁常务副会长、刘昌宁副会长代表初十三级一班校友将花瓶赠送学校领导。</p> <p class="ql-block">  小小徽章,凝情聚爱。78级校友傅建钢创意新奇,慷慨解囊,专门定制了校庆70周年精致徽章100 枚,以校友艺术团名义赠送母校,表达致贺心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下图:诗人、原济南市作协副主席,85岁高龄的郭廊老校友将自已的书法作品和诗集赠送学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衷心的祝福</span></p> <p class="ql-block">  母校是我们人生起航的地方,是一生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李德宁、刘昌宁、李剑平、李俐、张佩佩、胡世宝、肖军、房泽安、季竹君等校友通过视频,向母校70华诞发来诚挚祝福。</p> <p class="ql-block">  赞歌为母校唱响,音乐为母校奏鸣。校友艺术团从年初开始筹划,努力为校庆奉献最好的文艺节目。团员们在王吉芳、徐凤英、胡建新老师指导下,在傅建钢、陈秀萍两位团领导带领下,刻苦训练,认真排演,先后拿出十多个优秀节目供校庆导演组遴选。</p> <p class="ql-block">  由于校庆大会时间和表演场地的要求,艺术团有两个节目荣幸入选。艺术团合唱队由徐连友指挥,表演的《祖国不会忘记》《老师,我想你》,由校友李庆峰创作,校友刘昌宁、杨美临与学校老师王露、仇勇刚,学生王媛、刘增烨共同表演的诗朗诵《十一中,我们的名字》,充分表达了对母校的挚爱之情和所期所望,受到热烈欢迎。对于未能入选的节目,大家态度端正,表示我们只要把心尽到、感情表达到就心满意足了。今后,只要母校有需求,将毫不吝力,有求必应,表现出十一中校友的优秀品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难忘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  应母校要求,广大校友积极行动起来,奔走相告,欢呼雀跃,有的写诗撰文,有的搜集资科,捐出实物,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老校友李凤民就是一位母校的“铁粉”,他的镜头记录了母校几十年发展变化的点点滴滴,先后为学校提供上万幅珍贵图片。这一次校庆,他又“翻箱倒柜”,为学校提供数十幅图片,每一幅图片的背后都藏着一段精彩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74(一)级校友尹伟捷,找出了自己珍藏50年的“红医班”老照片,回忆老师,寻找同学,撰文写下了一段难忘的师生情谊的动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尊敬的各位校友:大家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今年是母校建校七十周年,校友们都很激动,不免想起自己就读于十一中的美好时光。我们那一届很特别,曾有一个“红医班”,我就是其中一员,亲身经历了这个班办学的前前后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叫尹伟捷,是74(一)级6班的学生。“红医班”这张毕业照和底版,在我手中精心保存了整整50年。为什么如此珍惜?因为它是我和我的同学中学阶段难以忘怀的一段美好记忆,是打着深刻历史印记的特殊存在,是十一中校史里不可或缺的一个片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想给大家讲一下“红医班”和“红医班”这张照片的来历:1975年,是一个特殊年代的其中一年,我们这一级叫74级,本应于1974年底或1975年初毕业离校,但不知什么原因又延迟半年毕业。各毕业班的同学们,在学校党支部和“革委会”的领导下,遵照毛主席”以学为主、兼学别样”指示,多数到附近工厂学工劳动,而我们六班比较特殊,柴淑伟老师(后任副校长)是我们班主任。她考虑到我们这些学生即将走向社会,大多数可能要下乡插队落户,应该掌握一些技能,尽快为群众服务,决定办一个医学短训班,即使将来不做赤脚医生,在遇到自己、家人或同事、邻居遇到身体不适的情况,也能做一些基本应对。经学校领导同意,在74(一)级6班的基础上,加上空军医院、建筑医院部分子弟,组成了“红医班”,意思是“红色赤脚医生培训班”。空军医院智庆华军医教外科,建筑医院高淑宾医生教内科。“红医班”教学地点,安排在原74(一)级6班教室。课堂教学为三个月,学习基础课;两个月实习,分别安排在空军医院、建筑职工医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学习结业后,同学们回到74(一)级6班教室,柴老师给我们做了总结。最后,柴老师提议全体同学于7月12号下午2点,到东方红照相馆照全班合影,随后又补了一句,“照合影,谁要是不去,将来会后悔,因为照片上没有你”。后来真的应验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天下午,同学们准时来到东方红照相馆,按照摄影师的安排,争先恐后爬上架子,各找各的站位,而身材瘦小的刘宝庆同学被挤出了架子,只能站在一旁。这时,柴老师发现刘宝庆同学还没位子,就把他拉到自己位置上,自己又挤了个地儿。这就是刘宝庆同学在照片中处于“C位”的原因。穿军装的是智庆华军医,他的左边是柴老师,右边是刘宝庆同学,刘宝庆右边是高淑宾医生,我站在这张照片的西北角。照片是由我们团支部书记陈萌琦同学(后排右二)取回分发给大家的。陈萌琦同学当兵离开济南时,把这张照片的底板交给了我,并交代“将来有谁需要,就让他们来找你”,我应允了下来。后来有同学后悔了,找到我要这张照片,我都一一地满足了他们,并且附上柴老师那句话,“可惜照片上没有你”。 最后。我祝福大家都有一段美好的回忆!祝福大家还有这段故事的创意者柴淑伟老师健康长寿!</span></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26日是济南第十一中学70年校庆的日子,部分“红医班”的同学参加了校庆活动。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我们衷心感恩母校,终身铭记师恩。</p><p class="ql-block"> 最后,校友会衷心感谢为参加校庆活动捐资捐物的各位校友!</p><p class="ql-block">(文:李庆峰 图:李凤民、李建国、张琦、弭宝华、李爱荣等 视频:严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