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深秋的沈城,天高云淡。辽宁老干部大学文学班教室里掌声阵阵。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津子围作《将日常生活写成诗》报告。当他讲述自己为写小说《大辽河》,深入辽河流域调查研究,体验生活的情景时我仿佛回到了1995年的夏天……</p><p class="ql-block">那年辽河流域洪水泛滥。新城子区委、区政府紧急动员全区各个单位组织机关干部到辽河流域抗洪抢险。</p><p class="ql-block">新城子区政法委负责肖家村附近辽河大堤巡查工作。7月29日上午,我和政法委机关的三名男同志到了黄家乡肖家村。此时,接到通知的村党支部书记在村部办公室等我们。我开门见山地说:“区委、区政府要求防汛期间各个单位住在责任区附近,我们只好住在你们村,要给你们添麻烦。”</p><p class="ql-block">肖书记说:”四个人好办,我给你们找一户人家住着,不知你们的伙食怎么安排?”</p><p class="ql-block">“最好是住在村部,别给群众添麻烦。关于吃饭的事,村里能不能给我们做,等防汛结束后我们同村里结账。”我告诉他。</p><p class="ql-block">肖书记难为情地说:“村部没有办法住人,还是住在个人家,吃饭的事有点困难,村里没有地方做饭。”</p><p class="ql-block">我看看村部,地上很潮湿,没有可以睡觉的床,更没有做饭的炉灶,于是说:“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让史良凯书记带着其他两名同志住老乡家,我住在村部,吃饭的事情还望书记想想办法。”</p><p class="ql-block">史良凯书记说:“健英,就一起住老乡家吧,何况你是老寒腿。”</p><p class="ql-block">“老乡家没有电话,一旦晚间有什么事,指挥部找不到咱们。你就领着其他同志住在老乡家,我住在村部。”</p><p class="ql-block">“王书记实在要住村部,就睡在我的办公桌上,饭只好让通讯员给你们做,由于下雨,眼下什么蔬菜都没有,每天只好给你们下挂面吃。”肖书记说。</p><p class="ql-block">“没关系,吃什么都可以,只要别饿着就行。”我告诉他。</p><p class="ql-block">安顿完吃住,我们就到了肖家北边的辽河大堤,只见咆哮的辽河像一条黄龙自东北向西南滚滚而来,场面惊心动魄。原来母亲也有发“脾气”,甚至暴跳如雷的时候。老百姓种在辽河套里的玉米不见踪影,柳树、杨树只有树冠露在水面上拼命地挣扎。树梢上爬着逃命的青蛙和毒蛇。水鸟扑棱着翅膀,一会俯冲到水面带起一片黄色的涟漪;一会落在树梢上高声鸣叫。</p><p class="ql-block">我们马上熟悉地形后作了责任分工,开始了巡堤工作。白天巡堤时我们四个人分成两组,每个组管一段,一旦有险情马上采取措施。到了晚间,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了防止出现意外,</span>我们四个人一起巡堤。茫茫黑夜,滔滔洪水真让人心惊胆寒。</p><p class="ql-block">巡查到十点钟后其他同志到老乡家睡觉休息,劳累了一天的我睡在村部党支部书记的办公桌上,把<span style="font-size:18px;">电话放在自己的头旁。</span></p><p class="ql-block">村部又潮又凉,成群的蚊子嗡嗡乱飞,我虽然穿着衣服睡觉,但脸部,胳膊和腿上仍然被蚊子叮出一片片红点。同志们劝我还是住在老乡家的热炕上。我合计再三,坚持住在村部,不怕一万,就怕万一。</p><p class="ql-block">通讯员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他每天到附近的小卖店赊来挂面用电饭锅煮熟,再往酱油里放些面煮熟做成卤,这就是我们每天的伙食。</p><p class="ql-block">肖家村党支部书记见我们生活如此清贫,就安排通讯员到水泡子里去抓鱼,这时候我们的生活有所改善。</p><p class="ql-block">8月6日,我们接到撤回的通知后离开了肖家。8月11日,我同政法委办公室的同志去肖家村结算防洪抗灾期间欠的伙食费。村党支部书记说:“王书记,你也太认真了,你们总共没有花几个钱,还算什么帐?”</p><p class="ql-block">我说:“不行,防汛期间虽然没有花多少钱,但这个钱应该由区政法委出,如果让你们村出,花一分钱也是老百姓的钱。”</p> <p class="ql-block">一个月后的一个下午,我下乡时又到了辽河边,辽河“母亲”显得安静祥和。芦苇荡里的水汽蒸腾,各种水鸟贴着水面低飞,翅膀扫过之处,漾开一圈圈涟漪。辽河大堤上有一头黄色的牛正在低头吃草,扫帚式的尾巴拍打着屁股上的蚊虫。一个老汉靠在一棵柳树下纳凉,鼻孔里冒出一团团烟雾。一个小男孩追赶着一只蜻蜓跑到河边,赤脚踩在沙泥上,“爷爷,你快来看!”喊声惊起了滩涂里的小蟹,横着身子钻进洞穴,只留下一串浅浅的爪印。</p><p class="ql-block">我望着远去的辽河,思绪万千,辽河多么像一位年轻的母亲,精心哺育着两岸儿女世世代代茁壮成长。辽河的气息、水波的声响,永远蕴藏着辽河儿女心底最温暖的乡愁。</p><p class="ql-block">又是一阵阵掌声响起,掌声的风带起一片翻书声,原来我也是《大辽河》里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