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普陀山,全称普陀洛迦山,位于杭州湾口南缘,舟山群岛东部海域。岛呈不规则菱形,南北长约6.7千米,东西宽约2.3千米,最宽处4.3千米,最高峰佛顶山,海拔286.3米。四面环海,被誉为“第一人间清静地”。普陀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观音菩萨”的道场,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全山开放有寺院共40多座,最大的是“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最大的地标是总高33米的南海观音大佛。</p> <p class="ql-block"> 法雨寺景区法雨禅寺为全山第二大寺,创建于明万历年(1580),原名海潮庵,后改寺。万历三十四年改名护国永寿镇海禅寺。清康熙三十八年,赐“天花法雨”额,改称法雨寺。</p> <p class="ql-block"> 不肯去观音院 后梁贞明二年,有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得观音佛像加国,途经普陀莲花洋,遇风受阻,慧锷以为观音不愿去日本,由潮音洞旁登岸,当地张姓居民捨宅供奉这尊观音佛像,这就称“不肯去观音院”。</p> <p class="ql-block"> 紫竹林景区 位普陀山东南部的梅檀岭下,东临莲花洋,与洛迦山隔海相望。景区因紫竹石(紫色岩石)和紫竹林得名,是普陀山作为观音道场的宗教发源地,核心景点包括紫竹林庵、不肯去观音院、潮音洞等,形成“海天佛国”的独特地理格局。</p> <p class="ql-block"> 多宝塔 取“法华经”多宝佛塔之义定名,呈方形,共五层,高18米,用太湖石砌成。系元代元统年间(1333-1334)宣让王为普陀山僧孚中禅师所建,故又名为太子塔,该塔富有元代风格,是普陀山三宝之一。“多宝闻钟”又为普陀一景。 </p> <p class="ql-block"> 普陀山观音道场始建于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历朝累有兴废,鼎盛时码头香船林立,曾有三大寺,八十八庵,一百二十八茅蓬,号称“五百丛林,三千僧众”。目前尚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和大乘、梅福、紫竹林等数三十余座禅院供朝圣、观光。“南海观音”,通高三十三米,佛相庄严慈祥,游人云集瞻仰。山上文物众多,元代的多宝塔,南京明故宫迁来的“九龙殿”以及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杨枝观音碑”,称为普陀山三件宝物。</p> <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26日</p><p class="ql-block"> 手机拾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