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县第一小学、临城镇中心学校五年级到儋州教育基地参加安全应急综合演练暨流动科技馆

儋州安全演练基地

<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28日,“安全知识常巩固,安全保障永相伴”。为引导学生加强安全应急演练,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应急能力,科普安全教育知识。临高县第一小学、临城镇中心学校五年级共494名师生们。在这里,孩子们将走出课本,通过海姆立克法、报警电话、烟雾逃生体验等丰富项目沉浸式学习,在实践中筑牢安全防线,让这场雨天的研学之旅成为一堂深刻的"安全必修课"。</p> <p class="ql-block">校园防欺凌:</p><p class="ql-block"> 教官站在讲台前,声音坚定而温和:“真正的勇敢,不是以强凌弱,而是懂得保护自己,也尊重他人。”学生们盘腿坐在地垫上,眼神专注。他们学习如何识别欺凌行为,遇到冲突时怎样冷静应对,不沉默、不激化、及时求助。墙上滚动播放着情景短片,真实又贴近生活。一个男孩小声说:“原来躲开不是胆小,是智慧。”那一刻,教室里安静得能听见成长的声音。安全不只是身体的防护,更是心灵的铠甲。</p> <p class="ql-block">乘梯体验:</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注意听,扶梯安全,细节决定成败。”教官的声音清晰有力。孩子们专注聆听:上梯前确认方向,脚踩黄色安全线内,谨防鞋带裙摆卷入缝隙;全程扶稳扶手,身体不倚侧壁,不在梯上奔跑打闹或低头玩手机。下梯时提前准备,迅速离开出口,不滞留阻挡他人。一次实操演练,一次安全意识的沉淀。原来,每一次平稳上下,都是规则与自律的胜利。在模拟扶梯前,孩子们排着队反复练习,动作从生涩到熟练,像一场无声的仪式,把日常最容易忽略的细节,刻进记忆深处。</p> <p class="ql-block">地震体验:</p><p class="ql-block"> 警报骤响,地面猛然震颤,墙体倾斜,桌椅滑移,仿佛大地在怒吼。教官沉声指令:“抱头护耳,躲进生命三角区!”孩子们迅速蜷身于课桌旁,心跳如鼓,却强忍恐惧,纹丝不动。一次次模拟震感袭来,原本陌生的术语化作肌肉记忆,融入本能。当地动山摇戛然而止,他们相视而笑——那笑容里没有轻松,只有历经“灾难”后对冷静与秩序的深刻领悟。这一刻,他们真正懂得:在灾难面前,唯有训练有熟的反应,才能为生命赢得生机。走出模拟舱时,一个小女孩轻声说:“我以后再也不怕打雷了,因为我知道该往哪儿躲。”</p> <p class="ql-block">暴风雨体验:</p><p class="ql-block"> 天色骤暗,狂风呼啸,雨点如注,脚下金属网格剧烈震动,雨衣在风中猎猎作响。孩子们弯腰前行,教官提醒避开“电线杆”与“广告牌”。刹那间,仿佛置身真实街头,风雨扑面,寸步难行。有人想起放学路上的狼狈,此刻才明白:风雨中行走,不仅是体力的考验,更是判断力与冷静的较量。原来,自然的威力面前,智慧才是最坚固的伞。</p> <p class="ql-block">海姆立克法:</p><p class="ql-block"> “这是拯救生命的拥抱。”教官话语坚定,示范动作利落。孩子们两两一组,轮流扮演施救者与被救者。握拳、抵住上腹、向上冲击——动作简洁,却蕴含千钧之力。当“患者”成功咳出“异物”,掌声瞬间响起。那一刻,他们意识到:救人并非遥不可及的壮举,而是人人可学、随时可用的技能。一个简单的动作,或许就能改写一场悲剧的结局。练习中,有男孩做完一组后认真地对同伴说:“你要记住我今天救过你。”笑声中,是责任的萌芽。</p> <p class="ql-block">烟雾逃生:</p><p class="ql-block"> 浓烟弥漫,视线模糊,空气灼热难耐。孩子们用湿毛巾紧捂口鼻,弯腰扶墙,一步步摸索前行。“就近撤、扶墙走、低姿行”——九字口诀在脑海中回响。有人急促前行,险些碰撞;有人停下轻语:“别慌,慢慢来。”短短几十米,走得像一个世纪。当出口的光亮终于出现,所有人几乎同时松了口气——那不是演习结束的轻松,而是对“生命通道”最真实的敬畏与体悟。走出烟道那一刻,阳光刺眼,有人眯着眼说:“原来光这么亮,活着真好。”</p> <p class="ql-block">报警电话:</p><p class="ql-block"> 关键时刻,一次准确的报警可能挽救一场危机。教官向同学们示范如何冷静、清晰地拨打110、119、120等报警电话,包括说明地点、事件、人数及联系方式等关键信息。通过分组模拟报警演练,学生们提升了应急沟通能力,增强了面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与应对信心。一个女孩在模拟拨打120后红了眼眶:“我说完‘病人呼吸很弱’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真的能帮上忙。”这通电话,不只是一次练习,更是一次心灵的觉醒。</p> <p class="ql-block">触电:</p><p class="ql-block"> 电,点亮生活,也潜藏杀机。教官通过真实案例剖析与低压触电体验装置,让学生感受电流穿过身体的瞬间刺痛。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中,孩子们学习识别漏电隐患,掌握断电流程,理解“安全用电无小事”的深刻含义。一次轻微的麻感,换来长久的警醒——原来,敬畏电流,就是守护生命最细微的防线。有个孩子摸完设备后喃喃道:“我回家一定要检查插座有没有坏。”</p> <p class="ql-block">食品安全:</p><p class="ql-block"> 儋州教育实践基地食品安全课上,教员为孩子们讲解常见垃圾食品及其高盐高糖高脂的危害,再带大家通过影像直观查看其生产过程与添加的防腐剂、人工色素等成分,让孩子们真切懂了垃圾食品对健康的隐形伤害,牢记守护成长需拒绝垃圾食品。屏幕上播放着辣条制作的流程,有人捂嘴:“原来它是这样做的……我再也不吃了。”教室里响起一阵小小的惊叹与讨论,健康的选择,从看见真相开始。</p> <p class="ql-block">公共交通安全:</p><p class="ql-block"> 骑行安全,从年龄与装备开始。教官明确:年满12周岁方可骑自行车上路,年满16周岁才能驾驶电动自行车;骑行必须佩戴符合3C认证的安全头盔,并扣紧系带。通过情景模拟与规则讲解,孩子们树立“头盔就是护盾”的理念。每一次佩戴,都是对生命的郑重承诺,为平安出行筑起坚实屏障。在模拟骑行区,孩子们轮流试戴头盔,调整系带,动作认真得像在执行一项神圣任务。</p> <p class="ql-block">交通安全:</p><p class="ql-block">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教员带领学生观看真实车祸案例,辨识交通标志,学习斑马线通行规则,并模拟交警手势指挥。在沉浸式体验中,红绿灯意识、停车线意识、斑马线意识、靠右意识与路权意识悄然扎根。孩子们在模拟道路上行走、停驻、指挥,每一步都踏出对规则的尊重。文明出行,从此刻开始,从脚下起步。一个小男孩学完手势后,站在路口认真地“指挥”同学:“现在是绿灯,走!”那模样,俨然已是小小交通卫士。</p> <p class="ql-block">防溺水:</p><p class="ql-block"> 水波荡漾,美得令人心醉,却也暗藏危机。孩子们学习“仰漂”与“水母漂”,平躺在模拟水面,感受身体缓缓浮起。教官反复强调:“同伴落水,呼叫优先,绝不盲目下水。”那一刻,他们真正明白:真正的勇敢,不是冲动跳水,而是冷静呼救、智慧施援。在水的温柔与危险之间,冷静,才是最坚固的救生衣。练习结束后,一个男孩说:“我会游泳,但今天才知道,救人比游泳更重要。”</p> <p class="ql-block">止血包扎:</p><p class="ql-block"> 止血包扎课上,孩子们两两一组,用绷带为“伤员”包扎手臂与头部。有人缠得太紧,被喊疼后立即松开重来;有人包得松散,反复调整直至达标。绷带一圈圈缠绕,缠住的不只是模拟伤口,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原来,我们虽年少,也能在他人危难时,成为值得依靠的力量。一个女孩包扎完,轻轻拍了拍同伴的肩:“别怕,我给你包得很牢。”</p> <p class="ql-block">防踩踏:</p><p class="ql-block"> 人潮汹涌,如何自保?教官教授“人体麦克法”:双臂交叉护胸,一手握对侧手腕,形成保护空间。孩子们在模拟人流中练习撤离,有人摔倒,立刻有人伸手扶起。原来,防踩踏不仅是自我防护,更是彼此守护。在拥挤中守住呼吸空间,也在慌乱中传递温暖——这,是文明在危机中最动人的模样。演练结束时,大家手拉着手走出模拟区,像一支小小的救援队,彼此照应。</p> <p class="ql-block">绳结:</p><p class="ql-block"> 一根绳子,能做什么?在绳结课上,孩子们学习平结、双重单结、外科结。手指被磨得微红,却乐在其中。当终于能快速打出一个牢固的结时,心中涌起踏实与成就感。原来,生命的希望,有时就系在这小小绳结之中——它能救人于危崖。一个男孩举着打好结的绳子,笑着说:“我以后要当探险家,这个结我可不能忘。”</p> <p class="ql-block">科技馆:</p><p class="ql-block"> 在一间明亮的科技体验区,一群学生围在桌前,专注地观察着一个发光的装置。光束在透明管道中穿梭,像被驯服的闪电,牵引着他们的好奇心。有人轻声提问,有人伸手比划,试图理解光的路径与反射原理。这不像课堂,倒像一场秘密的科学探险。原来,在安全教育的背后,还藏着流动科技馆的奇妙世界——知识不再沉默地躺在书页里,而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跳进他们的眼中,落在他们的心上。</p> <p class="ql-block">国家安全:</p><p class="ql-block"> 国家安全,不只是军队和边境。教官说,它还包括网络、生态、信息。我们举手提问:“我们小学生能做什么?”他说:“不传谣言,不乱拍军事设施,节约资源,就是守护国家。”我们听得认真,笔记写得密密麻麻。那一刻,我们不再是孩子,是这个国家未来的守护者。</p> <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 回程车上,大家都很安静。有人望着窗外,有人小声背“火灾九字诀”。这一天,没有考试,可每个人都考了一场关于生命的试。那些在烟道里弯下的腰,地震时护头的手,高空缓降时迈出的一步,都成了身体的记忆。儋州安全教育基地,不只是一个地方,它是一面镜子,照见危险,也映出希望。我们带走的,不只是技能,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从此,警钟在心,安全随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