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赋能科技,实践点亮成长”—西夏三小二年级“小小建筑师”创意造房记

银川市西夏区第三小学

<p class="ql-block">  当教科书中的“造房子”跃出纸面,当废弃纸箱与塑料瓶邂逅童真的奇思妙想,二年级的课堂悄然化身为一座充满生机的“创意建筑工坊”。这场以“变废为宝”为核心的活动,生动诠释了《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强化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理念,更让科学知识在孩子们的指尖落地生根。</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房子该是什么模样?”“哪种材料更结实耐用?”在教科版科学“造房子”单元的引领下,孩子们围绕“物质的结构与性质”这一核心概念,通过观察实物、动手实验、小组探讨,层层揭开房屋结构的奥秘。让抽象的知识在亲手操作中变得可触可感。课堂不再是单向传授的讲台,而是思维碰撞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  随后,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庭寻宝行动”悄然展开。孩子们与家长携手翻找家中闲置物品:厚实的快递箱、洗净的饮料瓶、五彩的瓶盖、旧布料……这些曾被视作垃圾的物件,在孩子们眼中化作珍贵的“建筑材料”。</p> <p class="ql-block">  创意在指尖奔涌流淌:有小组匠心打造“环保阳光屋”,呼应“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的融合理念;有小组筑起梦幻“童话城堡”,将审美想象融入工程实践;还有小组还原传统民居,展现对生活的细致观察。</p><p class="ql-block"> 协作的暖流在教室中悄然流淌。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会沟通与支持。“众人同心,其力断金”,一座座独具匠心的小屋,不仅是手工成果,更是合作精神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一番精心雕琢,“幸福小院”“雪房子”“彩虹小屋”等形态各异、创意纷呈的民居作品逐一亮相。班级“小房子展览会”正式启幕,各小组化身“小小解说员”自信展示。</p><p class="ql-block"> 教师与学生从结构稳定性、创意表现、环保理念、协作水平等维度进行多元点评,实现“教—学—评”一体化。</p> <p class="ql-block">  在“小房子展览会”上,孩子们穿梭于作品之间,赞叹、交流,在彼此的创意中学会欣赏与借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场展览不仅是作品的集中呈现,更是核心素养的全景映照。每一个细节的打磨,每一次合作的默契,都在诉说着成长的故事,也呼应课标“关注学生在探究与实践中的真实表现”的评价导向。</p> <p class="ql-block">  这场“小小建筑师”创意造家活动,是教科版科学“造房子”单元的精彩延伸,更是课标理念的沉浸式落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小建筑师,创意无边界!愿他们怀揣这份探索之志与实践之力,在科学的星辰大海中扬帆远航,用智慧与双手筑造属于未来的美好家园。</p> <p class="ql-block">  编辑:张小丽</p><p class="ql-block"> 初审:张晓蕾</p><p class="ql-block"> 终审:马 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