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人爱逛展销会

坐看云起

<h3>石家庄人爱逛展销会<br> 从10月26日开始,中俄蒙商品博览会在石家庄展览馆开幕。周日上午得空,我和老伴带着小孙子过去转了一圈。买了瓶云南菌酱、东北蓝莓干、俄罗斯大列巴。与那些大包小包的人相比,我们这就不叫买东西了。<br> 展销会开始后,展览馆门前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展厅内前呼后拥,人头攒动。此次展销会,除了衣服、食品的众多开放展位之外,还开辟了俄罗斯、蒙古、东北、大连、云南、新疆、内蒙等多个独立的半开放式展厅。诸多特色产品,一应俱全。前来赶会者,以中老年男女居多。<br> 因为这次展会是寒露之后,所以与春季展会以丝绸类为主不同,衣服以皮草、保暖衣物为主。食品与春季展会差别不大,依然是各地特色产品。至于俄罗斯与蒙古国展厅提供的特色产品是真是假,也不得而知。<br> 从展厅出来,顺手拍了几张照片。看到这么多人,从四面八方赶来逛展销会,心里生发出一丝感想。<br> 石家庄每年春秋两季,都会在市中心举办类似展销会。而且每次展会期间,都会引来众多顾客前来选购。虽然不知道交易规模记录,但从人们提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估计展会效益应该是不错的。<br> 展销会爆火于石家庄这种现象,估计不会出现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这种现象,与城市规模应该是有关系的。二三线城市,人口密度相对小,管理要求相对松。<br> 除了城市规模小之外,与石家庄的人均收入相对低也有关系。石家庄的人均收入,在省会城市中排名比较靠后。与江、浙、沪相比,上班的人们挣钱差距很大,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也差不少。手里钱少,到哪里买东西,就会选择场所。展销会的东西与大商场比起来,相对要便宜些。这应该是展销会爆火石家庄的重要原因。<br> 除了以上因素,可能还与石家庄的“庄”字有关。展销会这种形式,是由过去的“物资交流会”演变而来。目前在石家庄辖区内的广大农村,依然流行着每五天过一个集的传统交易方式。人们对这种交易方式比较认可,买卖双方面对面,看上东西讲讲价,成交走人。<br>  为了方便石家庄市区的人们赶集,市公交公司还专门开通了到元氏县南佐赶“二、七”大集的公交专线。平时在石家庄市区坐公交车,时不时的就会听到:到南佐赶大集,往返票价20元。可见,赶集的观念多么普及。市里有了展销会,四面八方的人们赶过来逛逛,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