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重要跨越。这个十月,诺敏民族中心幼儿园大一班围绕“能力准备、习惯养成、责任萌发”核心,开展了《整理大调查》《整理小达人》《值日生标志》等关于身心准备健康发展的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观察、实践、创作中,悄悄做好迎接小学的准备。</p> 社会活动:《整理大调查》——发现差异,主动行动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的图书角按大小摆得真整齐,可我家的玩具散在地上找不到……”带着这样的发现,孩子们化身“整理小侦探”,开启了一场“幼儿园+家庭”双场景调查。</p><p class="ql-block"> 在幼儿园,他们分组观察衣帽柜、水杯架,认真记录“图书有没有排好队”“水杯是不是对齐了”;回到家,他们仔细查看玩具柜、书桌,用画笔记录如何整理混乱的角落,还和家长讨论“怎么让家里变整齐”。</p><p class="ql-block"> 这场调查,让孩子们跳出“被动整理”的舒适区,主动发现整理的意义——原来幼儿园和家里的整理习惯可以保持一致,自己也能成为家里的“整理小帮手”。</p> 艺术活动:《值日生标志》——创意设计,扛起责任 <p class="ql-block"> “谁负责整理玩具?谁来分发餐具?”为了让值日任务更清晰,孩子们又化身“小小设计师”,动手创作专属的值日生标志。</p><p class="ql-block"> 活动中,大家先一起梳理值日生职责——整理玩具、擦桌子、分餐具、接送水杯,再观察老师带来的范例:“‘整理玩具’用玩具箱+小扫帚图案,一看就懂!”随后,孩子们拿起彩笔、剪刀、彩纸,发挥创意:有人画“小抹布+笑脸”代表擦桌子,有人剪“盘子+勺子”象征分餐具,还有人给标志贴上亮片……</p> 健康活动:《整理小达人》——掌握方法,快乐成长 <p class="ql-block"> 《整理小达人》孩子们探索玩具、图书、衣柜、鞋子的整理妙招:玩具组学会按分类装盒,并在家中也完成此项活动……</p> <p class="ql-block"> 从“发现整理问题”到“掌握整理方法”,再到“用标志明确责任”,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整理玩具、图书、衣物,更重要的是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萌发了服务集体的意识。</p><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不是“提前学知识”,而是像这样,在生活化的活动中,帮孩子积累能力、建立自信。未来,我们会继续陪伴孩子们,用更多有趣、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带着勇气和本领,从容迈向小学新阶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