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十四章</p><p class="ql-block">出去招商的头一天晚上,桂萍听说朱明华要出差,把朱明华的换洗衣服和领带熨好,折叠起来放到旅行箱里,日用品,茶叶,茶杯毛巾等用专门的旅行代装好,再仔细地检查一遍,一边检查一也想,看所有东西都准备齐全了,才去洗澡睡觉。</p><p class="ql-block">朱明华回来得有些晚,本打算整理一下明天出差的行李,打开旅行箱看桂萍都准备齐全了,心里一丝温暖,还是老婆好啊,这些小事都不用自已操心。</p><p class="ql-block">朱明华洗完澡推开房门一看,柔和的床头灯,映得房间里格外温馨,桂萍把空调开到24度,自已在床上躺成了一个大字,今晚是怎么了?连内裤都没穿。朱明华心里一动,有一个多月没交”公粮”了吧?自已就要出远门了,总该尽尽丈夫的义务。他慢慢把手摸向了挂萍的半边乳房,然后一翻身压在桂萍的身上。</p><p class="ql-block">桂萍的情欲一下子点燃了,配合着朱明华的动作,扭动着身子,迎合着朱明华的进进出出。</p><p class="ql-block">朱明华突然像泄了气的皮球,插入桂萍体内的器具一下子软了下来,他没能完成一个男子汉应有的动作,半途中止了。</p><p class="ql-block">桂萍正在兴头上,用柔润的手反复摩娑着朱明华的下体,鼓励他再来,通过两人长时间的努力,终于达不到双方应需的效果,朱明华只有无奈地桂萍身上滑落下来。</p><p class="ql-block">桂萍有些生气地问朱明华说:“你怎么了?”</p><p class="ql-block">朱明华无奈地说:“老了。”</p><p class="ql-block">桂萍逼问着说:“老了?你有多老,你今年才四十五岁。”</p><p class="ql-block">朱明华解释着说:“最近太累,烦心事又多,又没有休息好。”</p><p class="ql-block">桂萍说:“这么说是我的不是了,丈夫这么辛苦都不知道体贴。”</p><p class="ql-block">朱明华说:“我没说你,你也看到了,是我自已不行。”</p><p class="ql-block">桂萍冷笑了一声说:“是跟我不行吧?我老了,身体又不好,想换换口味也是人之常情。”</p><p class="ql-block">朱明华说:“你这话什么意思?怎么越说越离谱了。”</p><p class="ql-block">桂萍说:“到底什么意思,你自已清楚,谁也不是傻子,别看我只顾家里单位两头跑,只能封坛口,封不住人口。”</p><p class="ql-block">朱明华说:“你别总喜欢听别人的闲言碎语,现在的人就是喜欢传别人的花边新闻。”</p><p class="ql-block">桂萍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你如真是行得正,坐得稳,你怕别人说什么?”</p><p class="ql-block">朱明华没有再回答桂萍,他有点儿心虚了,女人是怎么回事?难道她们都有心灵感应。桂萍几句没头没脑的话让朱明华对桂萍有了全新的认识。人这一辈子,茫茫人海,谁和谁能结为夫妻,都是月下老人抛的红绳。古语说得好:“百年修得同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朱明华是唯物主义者,不相信命运,但有时命运又如影随行。夫妻更是如此,要共同生活一辈子,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男女之间,一旦成为夫妻,要一同睡在一张床上,做那些难于启齿的事情,要共同生儿育女,居家过日子,待候老人。一想到待候老人,朱明华就感觉心中愧对了桂萍。</p><p class="ql-block">桂萍虽是农村姑娘,但心灵手巧,聪明贤慧。从嫁到朱家后,待母亲那是无微不至的照顾。朱明华是家里老大,弟弟,妹妹读书需要钱,桂萍从无怨言,有时朱明华的工资不够家里开支,桂萍总是从娘家拿钱来帮着一起支撑这个家。桂萍起床贪黑地劳作,地里农活,家里猪、鸡、鸭安排得井井有条。</p><p class="ql-block">朱明华在外工作,家里事一点都不用操心,星期天回来,看着桂萍忙里忙外,有时想帮帮忙,桂萍总是说:“你去忙你的事,没事就看看书歇着,农活和家务事你都没有做习惯,你一做反而对我碍手碍脚。”</p><p class="ql-block">桂萍需要的是简单的幸福,只要朱明华回家,桂萍的眉毛眼睛都是笑,农村女人,家就是她的精神寄托,那怕再苦再累,有疼爱她的老公,有活泼可爱的孩子就心滿意足。</p><p class="ql-block">弟弟,妹妹毕业后,在外地成家,都是桂萍去外地一手包办。古话说:“长哥当父,长嫂当母。”母亲因为一直身体不好,在这个家里桂萍在弟、妹的问题上已经替代了母亲的角色。因桂萍的贤慧,家庭分外和谐,二十多年来,从没有因家庭瑣事发生过不愉快,以至于弟、妹对这个大嫂更是尊敬有加。</p><p class="ql-block">朱明华和桂萍结婚的第五年,妈妈因病得了脑溢血,后来经过救治虽说命保住了,但转化成了老年痴呆。弟、妹要读书,朱明华要工作,孩子还小,照顾老人就只有桂萍了,妈妈病十年,桂萍照顾十年,从未对朱明华和弟、妹面前抱怨过,更没有拖过他们工作的后腿,任劳任怨地扶持老娘,直到老娘去世。可以这么说,朱明华的家庭负担这么重,没有桂萍的贤慧和任劳任怨,就没有朱明华今天的仕途。</p><p class="ql-block">桂萍的文化不高,只读了小学六年级,农村女孩,能读完小学算是好的。她们只要能劳动挣工分,能做家务事就行。到了结婚的年龄找个婆家嫁了,生儿育女,居家过日子,重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宿命。</p><p class="ql-block">嫁给朱明华,桂萍已经很知足了,朱明华是大学生,是吃工作饭的,这就是桂萍的知足之处。无论是从朱明华在磷矿做小职员,还是他后来的一路飙升,桂萍总是那么平平常常,她从来没有以官太太自居,也从不以丈夫的位高权重而自豪、炫耀、张扬。在她眼里,丈夫是床上的伴侣、是孩子她爸、是她的依靠、是家的顶粱柱。至于自已的丈夫和别人的丈夫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她是从来不往这方面想,也不做比较的。人生烦恼自认字始,读书少的人就是活得简单。</p><p class="ql-block">朱明华细细品读着桂萍今晚说的话,可就与平常直来直去的桂萍判若两人,显然桂萍话出有因,已开始对他怀疑了,仅仅是怀疑?还是有什么把抦?抑或是外面有什么流言蜚语传到了她的耳朵里……?</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