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多山,归程中的意外惊喜

泛海

<p class="ql-block">——川西行记之七</p> <p class="ql-block">  车灯劈开黎明的黑,我们便是在这半梦半醒的天地间,几个孤独而执拗的旅行者。折多山是由“关外”回“关内”唯一的通道,前一天因大雪管制的318国道已顺利放行,旅途笃定而踏实,但心却悬着,不知今天早上日出景致,值不值得如此戴月披星的早起与劳顿。然而,当车子开始沉闷地喘息,沿着盘山的公路蜿蜒而上时,窗外的世界,便开始悄悄地改换妆容了。先是路旁偶见些许碎珠乱玉,像是康巴夜神不慎洒落的盐巴,车灯掠过时,闪动一丝丝羞怯的光。渐渐地,那雪便恣意起来,从薄薄的一层,积成茸茸的厚毯,从山岩的背阴处,一直铺到路肩上来。天地间那股凛冽、清澈的寒气,仿佛也透过紧闭的车窗,一丝丝地渗了进来,教人精神为之一振。</p> <p class="ql-block">  而最妙的,还是那天空。沉沉的靛蓝底色上,东方的天际,不知被谁用一支无形的巨笔,抹上了几道惊心动魄的胭脂。那云彩,本是夜里酣睡的、团团絮絮的影子,此刻却被那尚在群山襁褓中的太阳的光,一点一滴染透了。是那种最温柔,又最决绝的红,从浅浅的玫粉,到浓烈的橘金,如同上好的绸缎,被一双巧手缓缓地铺展开来。我们都不说话了,只是怔怔地望着。方才那一点因寒意与困倦而生的踌躇,顷刻间,便被这漫天燃烧的温柔,融得干干净净。</p> <p class="ql-block">  待到车子在折多山观景台下停稳,那朝霞的盛宴,已到了最辉煌的章节。东方的天际,简直像打翻了一整个熔炉的赤金与丹砂,浩浩荡荡地泼洒下来,将连绵的雪峰都映成了暖暖的蔷薇色。我们迫不及待地跳下车,那铺陈在海拔4400米山脊上的大约两百级台阶,此刻便成了一道考验意志与心肺的云梯。每一步,都像踩在厚厚的棉絮里,胸口揣着一只狂奔的小鹿,咚咚地,要撞破那层薄薄的胸腔。寒风像小刀子似的刮在脸上,生疼,可鼻腔里因急速呼吸发出的声音像风箱在拉动,又像马达在轰鸣,淡化了有些刺骨的寒冷。这短短的攀登,竟比来时翻山越岭的漫长车程,还要觉得辛苦。然而,那头顶蔓延的无边霞光,便是一道最诱人的敕令,指引着我,喘着,累着,却一步也不肯停歇。</p> <p class="ql-block">  终于,踉跄着踏上最后一级台阶,站稳在这雪域世界的观景台上。所有的辛劳,所有的喘息,在目光触碰到南方那一片景象时,全都化作无声的惊叹:那是贡嘎!</p> <p class="ql-block">  那座被誉为“蜀山之王”的雄伟山体,此刻正安然端坐在一片雪峰的簇拥之中,遥遥地与我们对望。虽然隔了层层群山,没有子梅垭口贴近时的压迫感,但他的美,不是秀媚,不是奇巧,而是一种顶天立地的、庄严的沉默。也就在这一刻,太阳,那宇宙间最伟大的画师,终于跃出地平线,将它的第一缕光,毫无保留地赠予了这巍峨的王者。</p> <p class="ql-block">  那光,是活的,是流动的金子,先是从那最高的山尖吻起,一点璀璨的金芒,如同神祇王冠上最亮的宝石被瞬间点亮。这金色随即迅速地向下流淌,像融化的金液,漫过嶙峋的肩胛,覆上坚毅的脊梁。不过顷刻之间,整座贡嘎的主峰,便通体笼罩在一片纯粹、圣洁、耀眼夺目的金色光华里!这便是传说中的“日照金山”了!这不应是人间的景象,倒像天国的大门豁然开启,不经意间泄漏出的辉煌一瞥。</p> <p class="ql-block">  而更令人心神摇曳的,是那一缕始终飘荡在山巅的“旗云”。它本是一带缥缈的、乳白色的水汽,此刻,竟也被那金色的火焰所点燃,成为一条在湛蓝天幕中猎猎飞舞的金色哈达!山是沉静的金,是永恒的磐石;云是飞舞的金,是绚丽的流光。这一静一动,一实一虚,共同谱写出一首壮丽、恢弘的光与山的交响曲。</p> <p class="ql-block">  我静静地站着,忘了寒冷,忘了海拔,甚至忘了按动手中相机的快门。在这样的天地壮阔面前,感觉任何声响都是一种亵渎。只觉得心胸被那金色的光芒涤荡着,扩充着,平日里的那些琐屑的烦扰,在此刻,渺小得如同脚下的尘埃。这并非我们行程计划中的主角,却成了这趟归程最慷慨、最意外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  下山的路,轻松而明亮。来时披着的星月,已换成了满身的霞光与雪色。我频频回首,那金色的贡嘎,连同他飘扬的金色哈达,已深深镌刻在心底。这折多山的清晨,这归程中不期而遇的惊喜,就此长存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