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贺兰山岩画,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贺兰山东麓。贺兰山岩画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p> <p class="ql-block"> 贺兰山岩画记录了远古人类3000~10000年前放牧、狩猎、祭祀、征战、娱舞、交媾等生产生活场景,成为研究远古人类文化史、原始艺术史的文化宝库。顺着这个多彩的岩画万花筒,可以窥见古代游牧人一幕幕富有生气的社会生活,唤起对人类一致性的认识,理解人类的发展历史。</p> <p class="ql-block"> 雄浑贺兰山、绵亘五百里,西御大漠,东拥黄河,孕育了悠远璀璨的宁夏文明,也造就了“塞上江南”银川平原。</p> <p class="ql-block"> 贺兰山岩画景区于2014年被国际岩画峰会组委会正式确定为永久会址。 </p> <p class="ql-block"> 神龟🐢石,此石原在贺兰山口,其形如龟,栩栩如生,当地人称为“龟石”。因龟长寿,亦能化煞辟邪,当地人为镇洪防汛,祈福求子,消灾祛病,四时祭拜,香火不断。</p><p class="ql-block"> 斗转星移,<span style="font-size:18px;">“龟石”历经风霜雨雪,腹部右侧渐现浅红“心”字图案,人人称奇,认为冥冥中暗示——“心安之人,一生便可喜悦、安详、自在、幸福;心安神静,长寿自来”。遂敬称为“神龟石”。</span></p> <p class="ql-block"> 银川世界岩画馆坐落于贺兰口岩画风景区内,总占地面积7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06平方米,展区面积2000平方米,连续战线长556米。是我国首座以岩画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整个岩画馆主要由序厅、中厅、世界岩画展厅、中国岩画展厅、贺兰山岩画展厅、原始艺术展厅、专题展厅及岩画资料信息中心等8部分组成,并附设报告厅、专家研究室、修复室。集中展示全世界31个国家、200多个地区546件最具代表性的精品岩画图录、拓片、脱模复制品、油画仿制品、实物,以及与岩画同时代产生的原始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 复活节岛是智利的一个岛,岛上矗立的石像,被称为"露天博物馆",全岛发现1000多尊巨大的半身人面石像,其中600尊整齐地排列在海边的石岛上,石像大小不等,有的高3.5米-6米,也有的高达12米,重约90吨,有的石像一顶帽子就重达10吨之多,石像均由整块的暗红色火成岩雕凿而成,所有的石像大同小异,面部表情丰富,它的眼睛是专门用发亮的黑曜石或闪光的贝壳镶嵌上的,格外传神,个个额头狭长,鼻梁高挺,眼窝深凹,嘴巴噘翘,大耳垂肩,胳膊贴腹,所有石像都面向大海,表情冷漠,神态威严,远远望去,就像一队准备出征的武士,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贺兰山岩画博物馆,一座凝固时光的殿堂,将远古先民的智慧与信仰镌刻于苍茫山岩之间。这里不仅是石头的史诗,更是人类文明的基因库,每一道刻痕都跃动着生命的脉搏,每一幅画面都诉说着跨越千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漫步博物馆展厅,兽首图腾与象形文字在展柜中低语。一幅围猎场景的岩画里,猎手们拉满的弓弦仿佛能穿透时空,让观者听见箭头呼啸的破空声。祭祀圈舞的岩画中,手挽手的人形衣袖飘动,将三万年前先民对天地的敬畏化作可视的韵律。这里收藏的不仅是岩石上的刻痕,更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思维轨迹——那些看似简单的几何符号,实则是先民认知世界的密码本。</p> <p class="ql-block"> 贺兰山岩画博物馆,不仅是一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更是一场永不落幕的时空之旅。</p> <p class="ql-block"> 贺兰山岩画没有现代艺术的刻意雕琢,却以最本真的方式呈现生命的张力。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动物的灵动,抽象的符号蕴含着深邃的哲思。这种原始的美,像山间清泉,纯净而直击人心。</p> <p class="ql-block"> 贺兰山岩画如一部凝固的史书,将远古人类的狩猎、祭祀、图腾崇拜,以质朴的线条镌刻在岩壁上。每一道刻痕都是先民与自然的对话,是穿越时空的文明密码。站在岩画前,仿佛能听见千年前的风声,诉说着人类最初的智慧与信仰。</p> <p class="ql-block"> 贺兰山在20亿年前是一片碧波荡漾的海洋,它受中生代的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山的造山运动在板块的挤压之下隆出水面,经过风吹雨淋,剥离了大量的粘土砂砾。随着时间的流逝,沉积物越积越厚,在距今17亿年,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造山运动,海洋呼啸,大地沉浮,贺兰山拔地而起。经过三四亿年又沉没于海中,至今还留有古老的生物化石﹣﹣三叶虫。经过漫长的海陆交替,冷暖变换,在距今8千万年时贺兰山一举升起,形成了今天的地貌。</p> <p class="ql-block"> 太阳神:这幅神面岩画位于距地面20米高的垂直岩壁上,是贺兰口目前所发现的地理位置最高的一幅岩画。其造型严谨,形象威严,重环双眼、炯炯有神,光芒四射、俯视山谷。犹如太阳普照万物,又如神灵护佑众生,故被尊称为"太阳神",是集自然崇拜、神灵崇拜于一体的典型代表。"太阳神"头部放射性光芒的数字排列分别为24、12、6,有学者认为,很可能与中国的24节气或太阳历有关。</p> <p class="ql-block">坑穴与虎🐯:这块巨石原位于贺兰口东面冲积扇平原,上面刻有52个大小不一的坑穴,右下方刻有一老虎躯干。整幅岩为石器磨刻,线条粗犷,刻槽圆润,制作年代久远,是贺兰口岩画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幅动物和符号岩画。有学者认为,这是典型的远古先民征服自然和猛兽,用于驱灾避祸、趋吉求福的祭祀活动产物。</p> <p class="ql-block"> 驴羊图:该岩画位于距地面3米、呈50度夹角的岩面上。画面中一驴驮载一羊面向山谷,从容行走,其右上方有一鸟翩飞做引路状。此图构思独特,似给人一种寓意:该山谷内有无限的神秘蕴藏其中。</p> <p class="ql-block">手印图: 在距离地面七八米处崖壁上,分布有两个手印以及动物、人面像和符号。最上方的"桃形"人面像为重环双眼,代表神灵;两只手印大小不一,代表了两个强弱不同的部落。小手印左方有一向左箭头,表明小手的部落即将离开此地而迁往它处,且小手下方有一头牛,向着大手印的方向前膝跪倒,象征臣服,小手部落的"财产"全部归大手部落所有,有神、人作证,并"盖手印"以达成契约,永远有效,不得更改。</p> <p class="ql-block">岩画群: 此石坡之上分布着上百幅岩画,有人面像、人体、动物、符号等。大部分岩画清晰可辨,少量岩画因洪水等侵蚀出现剥落、模糊现象。此处岩画个别动物身上出现点状纹饰,这种表现形式在贺兰山岩画中发现较少;也有一幅形似汉字"豆"字的符号岩画,被认为是祭祀文化的产物。</p> <p class="ql-block">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此幅岩画是贺兰山中面部表情最为丰富的一幅人面像岩画。一眼圆睁,一眼微闭,额头有"十"字符号。有人说这是孩子淘气的"鬼脸"也有人说是猎手拉弓射箭瞄准的状态。但根据图案组成的符号,也有专家认为圆睁的眼象征"太阳",代表"阳",微闭的眼象征"月亮",代表"阴"再结合额头上象征阴阳交合的"十"字符号,以及象征阴性的"四片瓦"状的外轮廓,该幅岩画反映的是生殖崇拜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狩猎图:在此山体之上十米处有一幅岩画,描绘了一猎人在后方拉弓射箭,前方动物向前奔逃的场面。该画线条简练,富有动感。人物刻画较小,动物普遍较大,反映的是狩猎大型动物的场景。有一体型较小的动物面向猎人张望,应为猎犬,可为研究早期人类狩猎方式和驯养动物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依据。</p> <p class="ql-block">古猿观天 :从此位置朝对面山脊望去,有一自然山石造像, 形状酷似古猿, 傲然矗立, 抬头望天,似在镇守山谷,或冥冥之中有无穷的玄机有待询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动物与人面像:此处岩画由人体、动物、人面及符号等组成,由于风化而浸漶不清,但主要部分尚可辨清。其中有一幅人面像和动物尾部紧紧相连,有人认为这是"动物生人"的场面,反映的是早期先民动物崇拜观念。</p> <p class="ql-block">动物与手印:在这面石壁上凿刻有一头雄鹿和六匹马,形态饱满,刻制精细,反映了先民精湛的制作技巧和虔诚的态度。在动物中间刻有一只手印,象征"我的"之义佐证这些动物的所属关系。</p> <p class="ql-block">大眼睛人面像:这幅人面像岩画造型奇特,是贺兰口人面像岩画中极为少见的一种表现风格。椭圆形的脸部轮廓非常规整,两只呈倒U形的眼睛硕大、夸张,几乎占了整个面部的三分之一,额头有一个横竖相交的"十"字符号,专家们认为这种"十"字符号象征明阳交合,反映的是生殖崇拜文化,因此又被称为"大眼睛生殖女神"。</p> <p class="ql-block">大小巫:这幅岩画由一大一小两个"蛙形"人体形象组成,均双臂屈肘上举,五指分开,两腿作"马步"状,伴有"尾饰",脚上有环形法器。学者普遍认为是古代巫师形象,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中也发现了类似的图案,可为这组岩画的断代提供参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单体岩画:路边这些单体岩画石是从山前洪积扇上或当地老乡家里收集而来。观其面貌,可帮助后人了解当年古人类生活内容,为岩画得解读提供一定的信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贺兰山岩画是刻在石头上的史诗,当脚步踏上贺兰山的土地,六千幅岩画如星辰般散落在灰褐色的岩体上,仿佛一部被岁月风化的史书正缓缓展开。这些沉默的石壁,承载着远古人类最原始的生命印记——野马扬鬃的线条在风中嘶鸣,舞者扭动的身躯凝固成永恒的狂欢,放牧的牛羊与狩猎的箭矢交织成先民的生活长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