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荐]信仰,军人的灵魂

余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昵称:余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篇号:39383063</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片:自拍/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背景音乐:荣耀征程·团结的队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近些日子,像很多国人一样,我连续收看了央视八频道播出的39集谍战电视连续剧《沉默的荣耀》。综观剧情概述,最令我震撼的经典台词就是:"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嗟堪对我翁。"这恰似一把钥匙,开启了我对那些在黑暗中潜行的无名英雄认识的视野。他们以沉默的坚守与决绝的牺牲,在民族解放的关健时刻点燃了灯塔,照亮了祖国统一的前行之路。通过导演的演义笔法与演员们的精彩演绎,再加上沉默的叙事,我感觉里面藏着很多炽热的信仰,引起了曾经作为军人的我的联想,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深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战争年代军人的信念是单纯的。斗争的风雨会使他们的头脑变得复杂、思虑趋向深沉,然而他们对既定目标的追求,却坚定地执着,义无反顾。历史,走着曲折的路,军人的信念,也在生活中经受着锤炼。由于革命有涨潮和退潮,斗争有胜利和失败,因此先辈曾经告诫我们:"要做失败时的英雄"。陈毅同志就说过,"在胜利发展的情况下,做英雄是容易的,在失败退却的局面下,做英雄就困难多了"。所以,只有经过失败考验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何为真正的英雄,我认为是信仰让他们成为了英雄。特别是在面对着笼罩在台湾的严重的白色恐怖下,在极度恐惧的伴随下,还能有勇气面对一切折磨,这个勇气是最了不起的。因为这个勇气是时刻受到生命威胁的,这才是真正的勇士。纵观片中的英雄人物们,当他们的勇气已经用尽了,当他们的体能也即将耗尽了,甚至已经进入绝望的状态了,凭什么,有人说是他们的意志力,而意志力是什么,就是信仰,是信仰决定了他能够坚持下去。</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军旅生涯中,虽说生处和平年代,但也常听人说着同样的话语:"军人自有军人的抱负,从零开始,永远前进;一切可耻的行为,只能使人感到羞耻"。的确,人生在世,要么为自己的私欲而孤独寂寞地活着,要么为自己的理想、信仰而呕心沥血地工作和学习。前者,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他为我奋斗的本钱,因而他的时间,他的努力,他的幻想,一切都只是服从他的私利的需要;而后者,则把自己的生命同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紧紧地连在一起,因而他的青春,他的理想,他的奋斗,都只有一个目标——为人类社会更美好的明天生命不息、战斗不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部队学习时,我常常会与战友们一起议论理想、信仰问题。显然,一开始我们对信仰和理想并不是十分了解,在认识上应该说是比较模糊的。似乎感觉理想、信仰就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过上共产主义那样要啥有啥的生活。其实,这跟人所具有的信仰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而真正的信仰是要付出巨大的勇气,要用自己的言行去约束,甚至还要付出热血和生命的代价来换取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明确了理想和信仰的本质时,我才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了清晰的认知。这种认知,最终让我在面对服役期满就复员和超期继续服役时的选择起了重要的作用。当初的我,在明知继续在部队服役,既无提干当将军的机会,又没有任何价值可言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可以肯定地说,是理想和信仰为我提供了精神支撑,帮我在面对艰难抉择时保持了自己的信念。是理想和信仰赋予了我对未来的希望,是理想和信仰让我宁可选择每月几元的津贴超期服役,也要舍弃提早回到地方工作每月至少几十元钱的工资。是理想和信仰激发了自己积极向上的情绪,保持了乐观的心态,才能坚守住自己的初心,在冰雪纷飞,生活艰辛的北部边疆熬战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训练间隙,我常长久地呆坐在连队后面的山坡上。我学的是吹号技能,要知道,要学好这个技能,没有坚定的毅力和信念,是根本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司号员的。为此,我曾起早贪黑地苦练过;我曾一度在睡梦中被紧急集合号惊醒过;我更无数次地忧郁、徘徊、无聊、孤独过;我甚至怀疑自己根本就不是吹号的料而想要放弃过。然而,更多的时候我还是沉浸在自我安慰中。当兵为什么?我从哪儿来,又向哪儿去?我肩上的责任是什么?我曾经的梦想还在吗?我的青春还能发出光彩吗?又能在哪里闪光呢?带着这一系列问号,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青春,是人生中精力最旺盛的岁月,是生命中的春天。凡是有作为的人,都是在青年时期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刘胡兰,董存瑞,雷锋等无数青年英雄的名字浮现眼前,是他们的英雄事迹首先打开了我的心结,并回答了我所有的人生课题。部队历来都是有志青年锻练自己和施展才华的极好场所,我必须要让个人爱好服从于工作需要。最后,我克服了很多难以启齿的困难和困惑,立足于现有的工作岗位,发挥出了自己应有的水平,算是对自己信仰的告慰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对于部队生活,人们一方面在赞叹美妙的旋律,另一方面又在艰苦的环境中厌倦眼前的生活。觉得这也"没前途",那也"没意思"。看到有的战友整天沉醉在个人的小天地里,不思进取,不学无术,浪费着朝阳般的生命火花。曾记得有个老乡战友,对军事训练缺少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总是说"英雄无用武之地",动不动就泡病号饭,三天两头就往医院里面跑。作为老乡,我经常利用去医院看他的机会,对他进行开导和安抚。其实,在人民军队这所大学校里,历来都是培养自己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我们既然选择了从军生活,就应该好好珍惜眼前的一切,勇于承担"改造自我的生活",去克服和战胜一切艰难困苦,这才不辜负自己这身绿色的军装和军人的称号。不管怎样,都要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去面对一切事物。后来慢慢的发现他真的开始改变了很多,不再消极悲观地看待人生,利用他酷爱文学的天赋,开始了新的军旅生活,得到了战友们一致的赞誉和肯定。再后来复员到了地方工作,在新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做事,成为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地方干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战友间互相溶合,互相促进是最美好的生活。探索一下英雄们成长的道路,就使人懂得,能否为人民作出贡献,能否坚守自己的信仰,不取决于做什么工作,而在于有没有为国为民有所贡献的志气,有没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不寻常的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信念,这是军人的灵魂,是必须坚守着的思想阵地。因为动摇以至于丧失了这种信念,军人也就不成为军人了。正是这一点,突出地显示着庸人和军人的分明界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