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由于第三单元的习作是观察日记,班里就风靡起了种蒜苗。孩子们的窗台上,书桌的一角,乃至教室后头的空置柜顶上,都摆上了各式各样的盆盆罐罐。有的用的是豁了口的搪瓷碗,有的竟是可乐瓶剪的半截,底下还细心地钻了几个孔。清水是盈盈的,那些个白胖胖的蒜瓣,便你挨着我、我挤着你地立在里头,像一群安静而满怀期待的娃娃。</p><p class="ql-block">起初的几日,是顶难熬的。孩子们的心是热的,眼是切的,一天里不知要跑去看多少回。那蒜瓣却只是静静地沉着,除了底部生出些短短的、白绒绒的根须,便再无别的动静了。性急的孩子便有些耐不住,跑来问我:“老师,它是不是睡着了?怎的还不肯出来呢?”我只好笑着宽慰他们:“莫急,它是在土里——哦,不,是在水里,悄悄地使劲儿呢。”</p><p class="ql-block">果然,在一个平平无奇的早晨,不知是哪个眼尖的先嚷了起来:“绿了!绿了!”大家便一窝蜂地围过去。真真是绿了!那蒜头的顶端,裂开了一个米粒大小的口子,里头钻出一抹娇嫩的、鹅黄色的绿意,像雏鸟才探出壳的喙,带着一种怯生生的试探。这一下,可算是点燃了全班的热情。自此,那观察日记,才算真正地有了着落。</p><p class="ql-block">孩子们的日记,起初是干巴巴的。“今天,蒜苗长高了一点点。”——这“一点点”是多少呢?谁也不晓得。我便提醒他们:“你们的眼睛,便是最精密的尺子呀。那新生的绿芽,是像绣花针一般尖,还是像小宝的指甲一般圆?它的颜色,是像初春的柳芽,还是像深潭里的水藻?”</p><p class="ql-block">这一下,可算是打开了他们的话匣子。再交上来的日记,便活色生香起来了。有一个孩子这样写道:“我的蒜苗姑娘,今天终于肯脱下她土黄色的旧睡衣,换上了一件翠绿的新衣裳。那衣裳的领子,还是卷卷的,像个怕羞的小姑娘。”另一个则俨然一副严父的口吻:“老三(他给他的一瓣蒜编了号)长得最慢,真是个懒孩子;老大却已蹿得老高,像个神气的士兵了。”更有那心思细腻的,写道:“我用尺子量了,它今天长高了两毫米。我仿佛能听见它‘咕咚咕咚’喝水,又‘噌噌’往上窜的声音呢。”</p><p class="ql-block">读着这些文字,我常常会不自觉地微笑起来。他们将自己的欢喜、焦急、乃至一点点无伤大雅的偏心,都毫无保留地倾注在这小小的生命上了。这哪里是在种蒜苗,这分明是借着那一方清水,养育着自己的一份温柔敦厚的心意。</p><p class="ql-block">日子一天天过去,窗台上的那一片绿色,也愈发地蓊蓊郁郁了。先前那怯生生的绿芽,如今已舒展开来,成了修长的、碧绿的叶片,齐刷刷地立着,像一畦微缩的麦田。风从窗户的缝隙里钻进来,它们便集体摇曳着,泛起一层层绿色的柔波,仿佛在低声合唱着一支无声的生长之歌。</p><p class="ql-block">然而,生命的教育,似乎总不只有欣欣向荣的一面。</p><p class="ql-block">那天,小宇——就是那个给他蒜苗编号的男孩——红着眼圈来找我。他的“老二”,那棵原本长势喜人的蒜苗,不知怎的,从根部烂了,软塌塌地倒在水里,像了一个打了败仗的兵。“老师,”他带着哭腔说,“我天天都给它换水的,它怎么就……死了呢?”</p><p class="ql-block">我一时语塞,竟想不出什么妥帖的话来安慰他。生命的荣与枯,得与失,本是这世间最朴素,也最深刻的道理,它就这样不由分说地,在一个孩子面前,露出了它冷峻的一面。我只好拍拍他的肩,和他一起将那块腐烂的蒜瓣清理出来。它底下的根须曾是那样洁白而富有生机,如今却变成了一种污浊的、半透明的褐色,摸上去滑腻腻的,带着一种终结的气息。</p><p class="ql-block">小宇的日记,在那一天,只写了一行字:</p><p class="ql-block">“老二死了。它没有陪我走到最后。”</p><p class="ql-block">我看着那一行字,心里沉沉地叹了一口气。这失败的苦味,或许比那成功的甘甜,更能让他记住些什么吧。</p><p class="ql-block">又过了些时日,蒜苗们已经长到了一拃来长,郁郁葱葱的,算是“功行圆满”了。有孩子问:“老师,它们接下来会怎么样呢?”我笑了笑,没有回答。第二天,便有那手巧的孩子,带了小剪刀来,小心翼翼地齐根剪下那一把青碧,用红头绳扎了,宝贝似的捧回家去。我听说,有的成了鸡蛋炒蒜苗里最鲜活的那一味清香,有的,则被细心地栽进了花盆的土里,期待着下一次的生发。</p><p class="ql-block">窗台上,忽然间就空荡了许多。那些承载过生命与期待的盆盆罐罐,被洗净了,静静地倒扣在角落里,等着下一次不知由谁发起的、热闹的使命。</p><p class="ql-block">我翻看着孩子们这一沓厚厚的观察日记,从最初那几个干瘪的字,到后来充满想象与体温的句子,再到小宇那篇关于死亡的、沉重的记录。这一场看似寻常的种植,于他们而言,竟像走过了一个浓缩的四季。他们学会了观察,学会了等待,懂得了生命需要耐心与温柔来滋养,也懵懵懂懂地触碰了凋零与失去的滋味。</p><p class="ql-block">这青青的蒜苗,终究是被剪去了。但我想,有些东西,却借着这个过程,悄悄地种在了他们的心里。那是对生命最初始的敬畏与惊喜,是一份静待花开的耐心,是如同那清水滋养蒜瓣一般,无声无息,却真实发生的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