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提起济州岛,人们首先会想到韩国的济州岛,这些年去韩国济州岛旅游过的中国游客可是真不少。 </p><p class="ql-block"> 告诉大家,我们南京也有一个济州岛。现在叫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新济洲最初由长江上游携带的泥沙在江宁段沉积形成,约在南宋时期露出水面。清朝嘉庆年间,渔民开始在此栖息,成为长江下游的重要渔村。 </p> <p class="ql-block"> 1950年代前,该岛被称为“救济洲”,因民国时期政府曾在此设立救济贫民的机构而得名。2000年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后,岛上居民全部迁出,更名为“新济洲”,成为无人岛。 </p> <p class="ql-block"> 济州岛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渔村,位于南京江宁区西南。其东南相接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与新济洲隔江相望。1954年建渔业合作社,后为渔业村;2001年撤销了渔业村,设立江宁镇渔业居委会;2002年7月,为适应江宁撤县设区后城市化进程的需要,撤销了渔业居委会,建立江宁镇渔业社区居委会;2006年3月变更为江宁街道渔业社区居民委员会。</p> <p class="ql-block"> 济州岛渔业社区是南京市从事长江捕捞的5个专业渔业村中人口最多、渔船最多的渔业单位,也是江宁区唯一从事长江捕捞的专业渔业单位,有渔民146户505人,拥有捕捞船只150多艘,个体运输船10余艘。捕捞水域上至安徽省慈湖口,下至南京秦淮河,捕捞水域35公里。</p><p class="ql-block"> 为了长江大保护,渔业村村民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逐步"退渔还江""退耕还湿",搬迁至滨江开发区盛江花苑(盛江社区)。渔业村长江的捕捞已成为历史,在这里只留下曾经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关于长江干流江苏段水域禁捕的通告》等规定,长江江宁段水生生物保护区,自2020年1月1日0时起,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长江干流江宁段自2020年7月22日起,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江苏省渔业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国家和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常年禁止捕捞和垂钓。长江干流江苏段和省规定的禁渔区在禁渔期内禁止捕捞。长江干流江苏段在禁渔期内禁止垂钓。</p> <p class="ql-block"> 回顾历史,长江流域江河纵横,湖泊密布,干流贯经八省一市。水域宽广,水产资源极为丰富,渔业甚为发达。由于长江上、中、下游地理水文条件各有差异,鱼类品种繁多,习性不同,因而渔民所用渔具种类多,渔船的船型吨位种类亦多。</p><p class="ql-block"> 渔船类型繁多,从动力上,可分为人力、风力、机械动力三类;从用途可分为捕鱼、运鲜、生活、科研等类;从渔具作业上看,可分为刺网船、围网船、拖网船、地拉网船、张网船、钓钩船及其他等类。</p> <p class="ql-block"> 我国渔船建造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杭嘉及太湖以东地区的良诸文化遗址(距今约五千年),出土有木桨及渔网上用的木浮标,证明当时已造独木舟用网到宽广水面中去捕鱼了。</p><p class="ql-block"> 古籍纪载公元前8000多年黄帝时期刳木为舟,剡木为辑,及殷商后期和西周前期已用木板造船,并用风帆行驶。以后历代劳动人民根据江湖水文情况及不同作业要求,逐渐发展为各种类型的大小渔船。</p> <p class="ql-block">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长江捕鱼似乎天经地义。但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增强,<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font-size: 24px; font-weight: 700;">绿水</span>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被普遍接受。禁渔以后,这里沿江6,7公里范围内,于2016年成为南京市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通过生态修复吸引220多种鸟类栖息,并保留了明清时期堤坝遗址等历史痕迹。<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font-size: 24px; font-weight: 700;"><br ></br></span></p> <p class="ql-block"> 江苏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是中国首家独具特色的洲滩型国家湿地公园,规划面积2666.8公顷,由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管理。公园地处长江南京段最上游,涵盖新济洲、新生洲、再生洲、子母洲、子汇洲五个洲滩,形成南京市第三大江中岛屿群,兼具省级以上多类保护区功能。</p> <p class="ql-block"> 在新济州湿地公园的东北部,建有江苏省水行政执法长江南京铜井基地,位于南京市西南部,坐落于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紧邻苏皖交界。该基地2002年初成立.具备采砂管理执法、停靠执法船艇、扣押非法采砂船只等功能.主要担负长江苏皖交界至大胜关高铁桥水域内的禁采江砂管理工作,管辖水域全长约30公里。</p> <p class="ql-block"> 中国渔政(CHINA FISHERIES LAV )在这里建有一个江宁区智慧禁渔视频调度中心(ENFORCEMENT )。</p> <p class="ql-block"> 新济州国家湿地公园是长江干流进入江苏段的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这里记录有1937种生物,包括8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如丹顶鹤)和3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如水杉)。2000年实施生态移民,搬迁3668名居民,2025年生物种类较建设初期增长13%。</p> <p class="ql-block">立碑:国家级水产种资源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 这里生态系统完整,记录维管束植物366种,含红豆杉、水杉、莼菜3种国家Ⅰ级保护植物及5种Ⅱ级保护植物;野生动物包括赤腹鹰等12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及其他濒危物种和江苏省重点保护动物。</p><p class="ql-block"> 该公园2011年获批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2022年5月5日入选国家级自然公园公示名单。作为南京重要生态屏障,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及低碳经济发展具有示范意义。</p><p class="ql-block"> 公园占地面积2666.8 公顷。</p> <p class="ql-block"> 为建设湿地公园,对新济洲上的1123户居民进行整体搬迁,拆除全部生产生活设施,将其从人类聚居地转型为生态保护区。通过系统性生态修复,湿地率从39.98%提升至69.9%,形成12.5公里的环岛生态防护林带。 </p><p class="ql-block"> 公园涵盖新济洲、新生洲、再生洲等五个洲滩,兼具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教等功能。截至2024年,已记录生物资源1704种,包含61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p> <p class="ql-block"> 通过智慧监测系统(74个生态点位实时采集数据)和专业化管理团队(原渔民转岗为专职护渔员),实现了对候鸟迁徙通道和长江江豚等物种的有效保护。2024年入选江苏省"生态岛"试验区一级建设等级项目,正推进国际重要湿地申报。 </p> <p class="ql-block">资料</p><p class="ql-block"> 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水域面积约为16.22万平方公里,位于江西省北部,承纳江西省五大河流,经调蓄后由九江市湖口县石钟山附近注入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河、淮河、海河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p><p class="ql-block"> 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水域面积约为2820平方公里,位于湖南省北部,是中国第四大湖,北与长江相连,通过松滋等"四口"吞纳长江洪水,湖水由东面的城陵矶附近注入长江。</p><p class="ql-block"> 太湖:水域面积约为2427.8平方公里,位于江苏、浙江两省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是中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的第三大淡水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 巢湖:水域面积约为750平方公里,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与淮河两大河流之间,属长江下游左岸水系,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基本形状如鸟巢状,故得名巢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