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二小学~难忘的广玉兰

星星月亮

<p class="ql-block">作者:星星月亮(美篇39375110)</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照片来源:作者自摄</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在重阳怀旧的时节,我想写一写我读的小学:海宁路二小。海二在四川北路和乍浦路之间的海宁路上,学校由一座东洋庙改成,我在那里读书时学校大门开在国际电影院隔壁的恒善里,进了校门左手是门房传达室,右边是广播室,朝前走十几步是一块有屋顶的交通要道小方地,从那里右转要么进入通向小天井的过道,要么上楼梯去楼上的教室,继续往前走就是学校的中心:庙堂和它前面的大天井,庙堂后是泥地操场,操场的尽头还有约4~5间教室。一年级教室在小天井,中高年级在楼上(即庙堂二楼)和操场后,所有的教室都很简陋,尤其是操场后面的教室灯光很差,我本来1.5的视力,一年后变成近视眼,这不止是我一个人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庙堂被叫作大礼堂,它和大天井都是石板地,礼堂和天井之间没有门,所以显得比较宽敞,学校的集体活动包括开大会,文艺表演以及体育课都在那里(操场则大多为学生课间活动用),礼堂两侧的房间是老师办公室,楼上有几间教室,<span style="font-size:18px;">所有建筑都很破旧灰暗,但是</span>天井里有两棵非常引人注目的高大的广玉兰树,它们生机勃勃,树干挺拔树枝高伸,厚厚的树叶带着铜绿光泽,每年初夏时开乳白色的手掌般大的花,据说两棵树已经上百岁,树根已经渗透到学校的每一处,<span style="font-size:18px;">任何工程都会伤到树根,</span>因此学校不能改建。那两棵广玉兰无意地在我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很长的岁月里每当看到高大的光玉兰树我就想到海二小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教育革命我进小学是在秋季而毕业是在春季,所以我读了六年半小学,最后半年是7年级,这也算是当时的一种“新生事物”。但是我记忆最深的是一年级的班主任梁老师,她不仅是教我们识字也是教育我们做人的启蒙老师,梁老师那时还很年轻,但她教育孩子有方,比如她关照我们去同学家进门先要“叫人”(向大人打招呼),因此我们全班同学都养成了叫人的习惯,不要小看这点基本规矩,我后来意识到孩子不是天生懂礼貌的,在文革期间造反派流行的年代梁老师那样教育孩子更为可贵。</p> <p class="ql-block">海二小学早就被拆了,和它命脉相连的广玉兰当然也不在了,两者都没有留下任何照片,但是有时我闭上眼睛,依然能看到那高过楼上教室的树枝,那掉在地上的花瓣,还有在树下的小时候的我们。</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本文照片摄于海宁路和虹口公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