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曝光!礼县市场监管公布专项行动典型案例

💘️ 敢为天下先💘

<p class="ql-block"><b>典型案例一.礼县某生活超市经营不合格的鲜大葱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案件来源:监督抽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基本案情:2025年7月9日,我局执法人员对该超市的食品进行抽检,2025年8月12日,我局收到甘肃科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的《检验报告》No:GKS202508134LX,鲜大葱经抽样检验,噻虫嗪项目不符合GB2763-2021要求,检验结论为不合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案件定性及处理结果: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构成经营农药残留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的违法事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结合《甘肃省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涉案财物或者违法所得较少的。经集体讨论决定,给予以下减轻行政处罚:1.没收违法所得118.5元;2.罚款5000元;3.罚没款合计5118.5元。(大写:伍仟壹佰壹拾捌元伍角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典型案例二.礼县某餐饮厅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案件来源:日常监督检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基本案情:2025年9月19日,我局执法人员对礼县某餐饮厅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发现操作间冷藏柜内存放4盒“伊利老酸奶”,生产日期:20250828,保质期:21天,经查询已超过食品保质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案件定性及处理结果:当事人使用超过保质期食品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构成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的违法事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结合《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规范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的指导意见》第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二)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并主动提供证据材料的;(三)违法行为轻微,社会危害性较小的规定。经集体讨论决定,给予当事人减轻行政处罚:罚款5000元(大写:伍仟圆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典型案例三.礼县某大药房经营超过有效期药品和失效期医疗器械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案件来源:日常监督检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基本案情:礼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于2025年8月6日在礼县某药房检查时,在片剂区第五层摆放次硝酸铋片1瓶,国药准字:H41024920,生产厂家:上海金不换兰考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221003,生产日期:2022年10月,有效期至:2024年10月;葡萄糖酸锌片半瓶,国药准字:H46020030,生产厂家:海南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日期:2022年7月18日,产品批号:3220706,有效期至:2025年6月。在阴凉区货架上摆放先德GP-100医用红外额温计1台,生产企业:哈尔滨先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日期:2022年3月1日,有效期:2025年3月1日,产品批号:20220301,医疗器械产品技术编号:黑械注准20202070055。以上两种药品和一种医疗器械均已过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案件定性及处理结果:礼县某药房经营超过有效期药品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条第一款、第三款第(五)项之规定;其经营过期医疗器械的行为违反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五十五条的规定。构成了经营过期药品和过期医疗器械的违法事实。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款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八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之规定,结合《甘肃省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三)涉案财物或者违法所得较少的;”的规定,经集体讨论决定,对当事人给予减轻行政处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针对经营过期药品的行为处罚如下:1、没收过期药品(次硝酸铋片、葡萄糖酸锌片)2瓶、2、罚款10000元(大写壹万圆整)针对经营过期医疗器械的行为处罚如下:1、没收(先德GP-100医用红外额温计)1台。 2、罚款5000元(大写伍仟圆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