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史话

老庞

<p class="ql-block">各位朋友:</p><p class="ql-block"> 重阳节到了!</p><p class="ql-block"> 重阳节的意义,核心在于‌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承载着对自然、祖先和生命的敬畏,并弘扬孝道与家庭伦理。‌</p><p class="ql-block"> 下面介绍一下这个有意义的节日的来龙去脉。</p><p class="ql-block"> 祝老年朋友们节日快乐,耄耋春永!</p><p class="ql-block"> 庞戢武(83岁)书</p><p class="ql-block"> 2025.10.28</p> <p class="ql-block">  咏重阳</p><p class="ql-block"> 金风送爽桂飘香,</p><p class="ql-block">老骥登高兴味长。</p><p class="ql-block">遍插茱萸祈福寿,</p><p class="ql-block">一杯菊酒贺安康。</p><p class="ql-block"> 庞戢武</p><p class="ql-block"> 于2025年重阳节</p> <p class="ql-block">  重阳节史话</p><p class="ql-block"> 四川达州 庞戢武/文</p><p class="ql-block">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而今又称老年节)。</p><p class="ql-block"> 一.为什么叫重阳节</p><p class="ql-block"> 因为,在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重阳,也叫重九。</p><p class="ql-block"> “九九重阳”,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了。</p><p class="ql-block"> 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p><p class="ql-block"> 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p><p class="ql-block"> 二.关于重阳节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1.相传,东汉时期有个桓景的人,他的父母因瘟疫去世后,他上山拜师学艺,学成后回到村里,用菊花酒解除了瘟疫,因此被人们尊崇和纪念。</p><p class="ql-block"> 桓景是南朝梁吴均所作的志怪小说集‌《续齐谐记》中的主耍人物之一。</p><p class="ql-block"> 书中说,桓景为了救百姓,在九月初九这一天,拿着宝剑和茱萸叶,登上高山,打败了瘟魔。</p><p class="ql-block"> 故,人们在每年九月九日要外出登高,躲避灾难,代代相沿,己成习俗。</p><p class="ql-block"> 2.源于汉代的道学。</p><p class="ql-block"> 道家奉为经典的《易经》中,把奇数视为阳数,偶数视为阴数,阳数中“九”又被视为“极阳”,九月九日是两个“极阳”相遇,所以称作“重阳”。阳又表示钢,重阳是“二钢相逢”而相克,所以被视为“厄日”,登高和系茱萸,目的是为了“解厄”,重阳习俗也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 3.源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战国时代的齐景公。</p><p class="ql-block"> 九月初九的这天他带了很多人登高山,爬城垣,感到秋高气爽,心旷神怡,于是认定是个吉日。以后,每年这天他都要外出登高,后人仿之,形成习俗。</p><p class="ql-block"> 这三种说法究竟哪种正确,历史学家和民俗学家们尚无定论。</p><p class="ql-block"> 三.重阳节开展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古时候,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晒秋、赏菊、饮宴祈寿等习俗。</p><p class="ql-block"> 后来,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p><p class="ql-block"> 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p><p class="ql-block"> 四.国家的相关规定</p><p class="ql-block"> 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p><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重阳节习俗项目保护单位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估合格。</p><p class="ql-block"> 2025.10.2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