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韓國投資美國為什麼會受限?</p><p class="ql-block">文/林倫理</p><p class="ql-block">韓國是美國在亞洲盟友,但對美投資受限的原因主要包括美方國安審查、技術管制、地緣政治緊張與產業政策保護。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對外國投資進行審查,尤其是涉及敏感技術、基礎設施或數據的交易。韓國企業若投資美國半導體、電信、AI或國防相關領域,可能遭遇嚴格審查甚至被否決。美國對某些高科技領域,如半導體製造設備、量子技術,實施出口管制,限制韓企取得技術或與美企合作。美國對中國的技術封鎖也間接影響韓國企業,因為韓企常在中美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要美盟友聽命於美政策。</p><p class="ql-block">美國要求盟友在科技與安全領域選邊站,加入”晶片四方聯盟”,若韓企與中國有密切合作,美方可能對其在美投資設限或施加壓力。美國鼓勵本土製造與投資,對外資則設有補貼門檻與條件。韓國企業如三星、SK海力士在美設廠,需符合美方補貼規定,並可能受限於技術轉移與營運模式。美國對外資企業在勞工待遇、環境保護等方面嚴格要求,提高了韓企的營運成本與合規風險。這些限制並非單一針對韓企,是美國在全球投資政策中的普遍做法。韓美總統李在明和特朗普準備在29日APEC峰會期間展開談判。</p><p class="ql-block">美國希望韓國在地緣政治中扮演技術與安全同盟的角色,在對抗中國方面,維持自主外交與經濟利益間尋求平衡。特朗普在談話中反映出他希望李在明在貿易與安全議題上展現更大配合度,但韓國是否屈服,仍取決於國內政治與民意壓力。在地緣政治上,美國希望與韓國結成技術同盟,減少對中國依賴,在印太戰略中發揮作用,成為對中國的制衡力量,與中國保持距離,加入”晶片四方聯盟”,支持台海安全議題。但李在明強調韓美同盟重要,但韓國與中國有地理、歷史與經濟連結,不能完全切斷,避免選邊站。</p><p class="ql-block">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的談話展現開放態度,但實則對韓施壓,要求加快談判進程,塑造我願意合作,但你要先讓步的氛圍。美國希望韓國成為其在東亞的技術安全支柱,但韓國在外交上仍保有一定自主性。李在明的回應則顯示韓方不願完全屈服,而特朗普的語氣則是典型的談判施壓與姿態展示。韓國應避免被美國利用作遏制中國的工具,在中美之間保持平衡,避免激化矛盾。我們希望韓國不要完全倒向美國,維持中韓之間的經濟與外交互信。這對中韓雙方都有利,對亞洲發展更有利,可以迎來亞太發展的新機遇。</p><p class="ql-block">http://nationyouth.blogspot.hk/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