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济景区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是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佩群

<p class="ql-block">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查济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村落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里曾是徽商的重要集散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有“查村查(遮)半天”的美誉。</p> 以下是其著名景点介绍: <p class="ql-block">古建筑丰富精美:现存古代建筑140余处,包括桥梁40余座、祠堂30座、庙宇4座等。建筑以徽派风格为主,融合江南水乡的灵动,形成了“三雕一彩”,即砖雕、石雕、木雕、彩绘的独特艺术体系。代表性建筑有德公厅屋、二甲祠、红楼桥、宝公祠等。</p> <p class="ql-block">• 德公厅屋:查济唯一残存的元代建筑,位于村中水郎巷。门楼上的砖雕“鲤鱼跃龙门”是徽派三雕精品,厅内前檐较低,檐柱为楠木质,粗矮浑圆,显示了当时查氏家族的财富和地位。</p> <p class="ql-block">• 二甲祠:又名光裕堂,建于明末清初,为纪念中兴六世祖查祈宝而建。采用五凤楼式门楼,门楼上精雕“空城计”等戏文图案,其“见木不见砖”的建筑风格较为独特,木雕、石雕十分精致,堪称“三雕”精品艺术宝库。</p> <p class="ql-block">• 红楼桥:是一座明代建造的石桥,坐落在洪公祠前。桥南曾建有三层小红楼,为古时官宦、乡绅及名人雅士品酒、饮茶、作诗、赏景之处,桥也因此得名,它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写生的热门地。</p> <p class="ql-block">• 宝公祠:始建于明代,又称敦素堂,是查济现存最大的一座祠堂。宝公祠坐南朝北,正立面凹形大门,两侧花砖贴面墙,其奇特之处在于没有台阶,平地而建,墙体高耸,面积庞大,气势磅礴。</p> <p class="ql-block">• 洪公祠:依势建在山坡之上,使祠堂和山连为一体。天井的设置十分独特,挖掘了两口天然泉水的井,代替了传统的金水池,井水大旱不竭、暴雨不溢。</p> <p class="ql-block">自然景观优美:景区依山傍水,许溪、岑溪和石溪自西向东穿村流过,村落因地就势,布成大大“人”字状。四周有丹山、由山、菥荻山、柏岭等名山环绕,山水田园景观特色明显,形成了“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环绕万户间”的天然画卷。</p> <p class="ql-block">李白与查济古镇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传李白在桃花潭与汪伦别后,受查济人中书郎查师模之邀,来到查济的石门碧山游历栖息。他被这里的美景所陶醉,流连忘返,挥笔写下了《山中问答》一诗。诗中“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佳句,成为了赞美查济古镇的千古绝唱。这些诗句不仅体现了李白对查济山水的喜爱,也为查济古镇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民俗文化丰富:查济是民俗文化的鲜活载体,保留了许多传统民俗活动,如春节舞龙灯、端午赛龙舟、新年踩高跷等,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p> <p class="ql-block">写生氛围浓厚:查济享有“中华写生第一村”的美誉,是写生、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这里静谧古朴、小桥流水的环境,吸引了众多美术院校的学生和绘画爱好者前来采风写生。</p> <p class="ql-block">商业化程度低:与一些商业化严重的古镇相比,查济古镇保留了更多的原始风貌和生活气息,物价相对较低,能让游客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古镇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