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赏长江大桥,参观中山陵</p> <p class="ql-block"> ①、欣赏“南京长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和江北浦口区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大桥,公路桥长4589米,铁路桥长6772米,其中正桥1576米,上层公路桥四个车道,两侧各有两米人行道,下层是双轨铁路桥,江上桥墩九个,桥洞高24米,可供千吨巨轮通过,大桥历经十年工程,1958年动工,1968年末建设完成。</p><p class="ql-block"> 如今,大桥每天有280列火车,8万多辆汽车通过,流量超过设计十倍,依旧非常稳固,“南京长江大桥”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大桥被国人誉为“争气桥,幸福桥,强国桥”,成为了长江两岸横跨南北的交通大动脉,真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埑变通途”(这是毛主席畅游长江,“水调歌头”诗词),大桥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新中国经济建设两大奇迹之一(另一个是河南林县的“红旗渠”),被国家列为上世纪建设遗产和文化保护单位,被载入世界跨度最长铁路公路两用大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上个世纪就接待100多个国家首脑和600多个外国旅游团,国内游客更是不计其数。</p><p class="ql-block"> 此次欣赏“南京长江大桥”,不在旅游团计划之内,是我们自发的,当年大挢建成时,全国人民扬眉吐气欢欣鼓舞,那热烈欢庆场面如今还记忆犹新(听广播看报纸,真是振奋人心),我年轻时就有个梦想,要是能亲眼看看“南京长江大桥”多好啊!这次旅游来到了南京,机不可失,利用傍晚入住宾馆前的空闲时间提议前去欣赏,得到了家人和老年旅友的一致赞成,就这样“美梦成真”了,我们共同欣赏了著名的“南京长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下面12张,是欣赏“南京长江大桥”,拍照留念照片</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我们十几人,进入景区“大桥公园”画面</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是著名的“大桥头堡”画面(高70米,相当于20层楼高,顶层是“三面红旗”,内有上桥参观电梯,可惜当天去晚了,已关闭没能上桥欣赏)</p> <p class="ql-block">长江大桥江上画面</p> <p class="ql-block">这是东侧小桥头堡,墙壁上毛主席语录画面</p> <p class="ql-block">这是左右小桥头堡顶端画面,“工农商学兵”雕像</p> <p class="ql-block">这是西侧小桥头堡,毛主席语录前,拍照留念(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大小桥头堡远景,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家人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这3张,是航拍“南京长江大桥”美景画面(夜晚的大桥,灯火辉煌,宛如一条巨龙,横跨长江之上),图片来自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这张是江南“鼓楼区”,主城区傍晚美景画面(向南回看,正是我们当天居住的宾馆方向,远处发光的尖楼,就是南京第一高楼“紫峰大厦”)</p> <p class="ql-block">“南京长江大桥”,是南京著名的48个景区之一(桥头堡两侧就是“大桥公园”景区,我们当天游玩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赞南京长江大桥》</p><p class="ql-block">南京长江架彩虹 亿年天堑坦途通</p><p class="ql-block">桥上汽车追风过 桥洞铁路列车鸣</p><p class="ql-block">半个世纪仍负重 车水马龙伴金陵</p><p class="ql-block">自力更生成大业 领袖英明国繁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②、参观“中山陵园”景区</p> <p class="ql-block"> “中山陵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陵园由建筑师吕彦直设计,平面成警钟形,象征“唤醒民众”,陵园占地约2000亩,中轴线从南至北依次“孝经鼎、牌坊、墓道、陵门、碑亭、392级台阶、祭堂和墓室”,陵园主道均长700米,高差70米,392级台阶(代表当时3.92亿人民),八个平台上三下五(象征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筑采用白色花岗岩和钢筋水泥,覆蓝色琉璃瓦,融合中西风格。</p><p class="ql-block"> 中山陵是孙中山“归葬紫金山”的遗愿的具体体现,旨在纪念辛亥革命,强化国家认同,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下面26张,是参观“中山陵园”,拍照留念照片</p> <p class="ql-block">景区服务中心和景区标志碑前,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景区广场文化长廊,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穿过“梧桐大道”画面(陵园路,中山路,博爱路当年绿化最好,进口法国的梧桐树苗栽植的最多,是南京人的骄傲)</p><p class="ql-block">这方面导游有故事:梧桐树为南京的市树,1928年3月12日,在孙中山先生祭日这一天,南京市召开植树大会,由林业负责人付焕光亲自动员和组织市民开展栽树工作,市内三条主街道直至中山陵全部栽植梧桐树,如今已经有90多年历史,树形高大挺拔,树冠开阔优美,放氧量大,净化空气佳,就这样,3月12日植树节就这样诞生了!(解放后付焕光仍然在中央林业研究部门工作,为国家林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还是新中国首届“中山陵园负责人”)</p> <p class="ql-block">进入了“中山陵园”,第一个景点青铜“孝经鼎”画面(位于陵园的最南端,坐落在八角形花岗岩基座上,高4.25米,径宽1.21米,重五吨,是1932年金陵兵工厂制造,国民党元老广州中山大学校长戴季陶和全体师生捐赠修建的,鼎外刻有“智、仁、勇”中山大学校训三个大字,鼎内有六角铜牌,刻有戴母手书的“孝经”全文。“孝经鼎”是对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具象化载体,其铸造工艺与铭文内容体现了民国时期纪念建筑的文化特征)</p> <p class="ql-block">第二个景点“牌坊”,上面刻有孙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字</p> <p class="ql-block">“中山陵”第三个景点“墓道”,这是游客行进在墓道上,拍照留念(墓道全长440米,宽36米,两侧是雪松和柏松,像卫士一样在守护)</p> <p class="ql-block">“中山陵”第四个景点“陵门”,拍照留念(陵门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寓意是建立天下共和,天下是所有人的天下)</p> <p class="ql-block">“中山陵”第五个景点“碑亭”,内有重万斤的墓碑,高8.1米,宽4米,正中有24个鎏金大字(是由国民党元老谭延凯所提)</p> <p class="ql-block">“中山陵”第六个景点“392级台阶”,代表着当时三亿九千二百万人民,平台是上三下五,三象征着“三民主义”,五象征着五权宪法(神奇的一幕出现了,从下往上看,只能看到台阶,看不到平台,从上往下看,一马平川,只能看到平台,看不到台阶,太神奇了!)</p><p class="ql-block">据导游介绍:此寓意是按孙中山先生的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设计的,不愧是时代宏大工程,太有创意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中山陵”第七个景点“紫铜鼎”,是当时上海市政府为大典捐赠的(鼎高1.5米,直径1.3米,坐落在第四平台上,鼎上面刻有“奉安大典”四个大字,象征着庄严和神圣,左右各一个,西侧宝顶上有一个很深的弹坑,据导游介绍,这是日寇侵华时留下的,有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我们在东侧“紫铜鼎”前,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中山陵”顶峰平台上(从上往下看,真全是平台,一马平川,看不到下边的台阶,拍照时如果再退一步,一个台阶就都看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中山陵”第八个景点“俯瞰南京城”(这是到达台阶顶层,“祭堂”前平台上,“南京城”近在眼前),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儿子的身后正西,是玄武区和鼓楼区</p> <p class="ql-block">我的左肩上方,正是秦淮区,夫子庙方向</p> <p class="ql-block">下面5张,是“中山陵”第九个景点“祭堂和墓室”,拍照留念照片</p><p class="ql-block">(孙中山先生(1866年一1925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三民主义的倡导者,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为救民先学医,为救国后从政,走南闯北,奔波一生,出国留学组织同盟会,起义失败后创办黄埔军校,联俄联共,百折不挠继续革命,在他的领导下,推翻清朝,灭掉帝制,因此积劳成疾,于1925年3月1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灵柩暂存北京香山碧云寺四年,1929年6月1日移回遗体,在“中山陵园”举行了“奉安大典”,隆重国葬)</p> <p class="ql-block">这是祭堂外景画面,上额正中是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天地正气”四个大字,门楣的正中有国民党元老,书法家张静江先生手书的“民族、民权、民生”六个鎏金的篆字</p> <p class="ql-block"> 祭堂内正中,是孙中山穿着汉服长袍的坐像,庄严肃穆,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不让拍照,抓拍留念)</p> <p class="ql-block">墙壁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手书的“民国建国大纲”全文</p> <p class="ql-block">这是祭堂棚顶的“青天白日国民党旗”画面(据导游介绍,因为是党葬,没用民国旗,墓室棚顶与祭堂棚顶相同)</p> <p class="ql-block">这是墓室内画面(室内正中就是孙中山先生的卧像,遗体就埋葬在这下面5米深的紫铜棺内,上面用汉白玉按同样比例塑成孙中山先生卧像,这是由捷克的雕塑家高祺所塑。据网上介绍,中山陵园过去,只有在孙中山先生的诞辰日和祭日对外开放,2018年至2019年对外全面开放,只开放两年,后因墓室活动面积小,游人太多等原因,现在陵园规定每周二至周五,还有先生的诞辰祭日,才能对外开放,并采取严格预约参观,我们有幸正赶上了开放期,能亲眼目睹中山陵全貌,真是太幸运了!)</p> <p class="ql-block">下面3张,是航拍画面,图片来自于网络(这是祭堂和墓室高空画面,墓地北依青山,南临平川,依山就势,气势雄伟,使人有仰止崇高之感)</p> <p class="ql-block"> 《赞革命先驱孙中山》</p><p class="ql-block">革命先驱孙中山 壮志凌云意志坚</p><p class="ql-block">三民主义定纲领 天下为公博爱观</p><p class="ql-block">为国为民不畏难 呕心沥血打江山</p><p class="ql-block">推翻清朝灭帝制 民主共和功在先</p> <p class="ql-block"> 作者:</p><p class="ql-block"> 赵国志</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2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