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电视剧《在那遥远的地方》由俞钟执导,李幼斌、殷桃、沈晓海、吴健等人主演,于2009年7月26日播出 。20世纪70年代初,昆仑军区来学校招兵,袁鹰、丁浩天、吕强、方扬等四人报名参军。袁鹰的父亲袁有生曾为掩护韦铁负伤,失去生育能力,韦铁便将女儿袁鹰送给袁有生抚养,并承诺不再相见,因此袁有生夫妇反对袁鹰当兵,但袁鹰仍违背父母意愿独自前往部队。韦铁此时已担任昆仑军区司令,妻子桂红云是医院科主任,女儿韦洁在医院当护理员。袁鹰的到来让韦铁又惊又喜,但他还是决定遵守承诺,不敢收留袁鹰。袁有生和翠莲赶到部队想带袁鹰回家,后来袁有生被女儿的信念感动,同意她留下。</p><p class="ql-block"> 丁浩天暗恋袁鹰,他给袁鹰写的诗却被吕强偷去送给袁鹰。吕强因吃不了山上的苦想当逃兵,被丁浩天发觉后劝回。袁鹰跟随医疗队来到圣女峰哨所,丁浩天为她违反纪律去寻找雪莲。吕强因抢险立功,与袁鹰的感情进一步发展,但后来为了前途,他选择与韦洁结婚,抛弃了袁鹰。边界加强备战,丁浩天要求回边防连,吕强被留在军区。桂红云得知袁鹰是自己的女儿后,想亲近袁鹰却遭到拒绝。后来,袁鹰为寻找掉进雪洞的吕强脚部骨折,桂红云上山救护时遇到泥石流受重伤,最终去世。吕强提出转业去南方发展,韦洁得知其结婚目的后提出离婚。袁鹰考上大学,她表示学成后还要回到昆仑山。然而,在一场抢险救灾中,袁鹰不幸牺牲,韦铁亲手为她竖起了墓碑。</p><p class="ql-block">       该剧以两代军人的故事为主线,通过展现高原边防军人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岗位、无私奉献,歌颂了他们“缺氧不缺精神”的崇高境界和“献了青春献终身”的伟大情怀。同时,剧中也通过吕强这一反面角色,展现了自私、背叛等人性的丑恶,与丁浩天、袁鹰等人的善良、坚守形成鲜明对比,寄寓着深刻的思想反思与精神启示,告诫人们要坚守道德底线,从善尚德 。</p>  <p class="ql-block">  昆仑山脉的风雪,是天然的试炼场,既淬炼着边防军人的钢铁意志,也剥开了人性的层层伪装。电视剧《在那遥远的地方》中,丁浩天、袁鹰与吕强三位年轻人的命运纠缠,如同三面镜子,清晰映照出人性的光明、软肋与丑恶。透过他们的故事,我们得以直面“人性丑恶”的本质,更能读懂从善尚德、止于至善的重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丁浩天的善,是逆来顺受中藏着的坚韧,是为朋友甘愿牺牲的赤诚。训练考核时,吕强为抢功劳篡改他的成绩,导致他错失评优机会,他察觉后却未当众揭穿——不是懦弱,而是不愿让战友在众人面前难堪;袁鹰因高原反应咳嗽不止,他明知私自下山违反纪律,仍冒着风雪去寻找稀缺的雪莲,回来后却把功劳全推给“运气好”,绝口不提自己冻伤的手;吕强擅自脱离巡逻队险些酿成大错,他主动向连长承担“未及时提醒”的责任,替吕强挡下了处分。最令人动容的,是那次“粮票风波”。当时部队物资紧缺,粮票是战士们维持生计的关键,吕强因私下给家里寄钱,挪用了同宿舍战友的粮票,被发现后却谎称“是丁浩天借走未还”。面对连长的质问,丁浩天看着吕强慌乱的眼神,没有辩解半句,默默从自己的粮本里取出同等数量的粮票补上,还替吕强解释“他只是一时忘了说”。那段时间,丁浩天常常饿肚子,训练时体力不支摔倒,却始终没提粮票的真相——他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不愿让吕强因贪念被处分,这份“宁可亏己、不亏朋友”的牺牲,让他的善良更显厚重,也与吕强的自私形成刺眼对比。</p>  <p class="ql-block">  袁鹰的单纯无知,却成了人性丑恶滋生的温床。她出身军人家庭却毫无防备心,吕强偷拿丁浩天写给她的诗当作自己的心意,她轻易便信了这份“浪漫”,甚至在丁浩天隐晦提醒时,还替吕强辩解“他只是太害羞”;吕强为逃避艰苦的哨所任务,谎称自己“有高原心脏病”,她信以为真,主动向父亲韦铁求情,帮吕强调离了一线;直到吕强为攀附权贵、转头追求韦铁的女儿韦洁,她才猛然惊醒——自己的“单纯”,其实是缺乏辨别善恶的能力,是对丑恶的纵容。这种无知不是天真,而是没有守住人性底线的“软弱点”,不仅让自己深陷情感骗局,更间接助长了吕强的自私与虚伪。</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吕强的丑恶,则是人性中最该警惕的毒瘤,阴险狡诈是他的生存信条。为争夺提干名额,他偷偷修改丁浩天的训练记录,将“优秀”篡改为“不合格”,事后还假意安慰丁浩天“是考核系统出了错”;得知袁鹰是军区司令的亲生女儿后,他立刻收起对他人的敷衍,用“我会陪你守一辈子昆仑山”的谎言骗取信任,实则想借袁鹰的关系铺路;边境备战紧张时,他害怕上前线,故意拖延训练进度,还编造“家庭困难”的理由申请转业;甚至在袁鹰为救他掉进雪洞、脚部骨折时,他第一时间考虑的不是送袁鹰就医,而是担心“这事会影响自己的前途”。他的每一步算计,都踩着他人的信任与牺牲,把“自私”“欺诈”“怯懦”当作向上爬的工具,最终不仅失去了所有战友的信任,被韦洁识破后离婚,更落得被部队严肃处理的下场,印证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真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那遥远的地方》从不是简单的军旅叙事,而是对人性的深刻叩问:当诚实遭遇欺诈,当善良面对利用,当坚守碰撞自私,我们该如何选择?吕强的结局早已给出答案——人性的丑恶或许能换来一时的利益,却终会被真相揭穿,被道德审判;而丁浩天的坚守则证明,善良与赤诚或许会让我们暂时吃亏,却能赢得最珍贵的尊重与内心的安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止于至善”从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藏在每一次小小的选择里:不因为他人的算计而放弃诚实,不因为一时的诱惑而违背良心,不因为单纯无知而放任丑恶滋生。愿我们都能以丁浩天为镜,警惕吕强式的诱惑,摒弃袁鹰式的轻率,在人生的风雪中守住内心的光明,让善念扎根,让丑恶无处遁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