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朋友圈里,一张随手拍下的深秋傍晚,却让我凝视良久。</p><p class="ql-block">天色是奇异的暖橘色,像画师倾尽所有暖彩,却又吝啬地留住最后一缕天光,酿出这满天的醇厚。它不刺眼,只温润地暖着,连带着想象中的空气,也清冽得能涤荡肺腑。</p><p class="ql-block">在这片融融暖色里,星子还未登场,月亮便急急地现了身。它并非攀爬而上,倒像是早已悬停在那里,静待天光让步。那是一轮将满未满的月,清辉凛冽,边缘如新开的刃,泛着孤高的青白色。它不属于这温暖的人间,是神话里的玉璧,是太白杯中那个遥远而沉默的知己。它的美,带着亘古的寒意,将我的影子拉得长长,投下一地清寂。</p><p class="ql-block">正神往于月色的清寒,目光却被图景一隅的光团攫住——那是一盏路边的地灯。它的光,与月光全然两样。是暖的,柔和的,谦卑地只照亮脚下寸土。光晕如融化的琥珀,温润流淌,将几片落叶的脉络映得金黄。一只飞蛾正绕着它翩跹起舞,固执地将此当作整个世界的信仰。</p><p class="ql-block">我蓦地怔住了。</p><p class="ql-block">天上一轮,地上一盏。一个高悬,一个低伏;一个清冷,一个温润;一个普照洪荒,一个独守一隅。</p><p class="ql-block">我们人类,何其奇妙。灵魂总被那明月牵引,向往高处的真理、不朽的功业,那是神性的飞升;而身体却眷恋尘世的灯火,需要一碗热汤、一个眼神、一盏专为夜归人点亮的灯,这又是根植于大地的凡俗本性。</p><p class="ql-block">月,固然伟大,催生哲思与诗意,是精神的坐标。但它太远太高,光辉平等洒落,却不为任何人温柔。它能照亮前路,却暖不了人心。</p><p class="ql-block">而地上这盏微末的灯,却是有“心”的。它由某双手点亮,为某个具体的行人而设。它不言不语,光晕里却包裹着无声的体谅,仿佛在说:“累了,就回来吧。”</p><p class="ql-block">这便是人间的美好了。不在宏大,而在这具体、微末、触手可及的温暖里。是寒夜的热茶,困顿时的慰藉,是无数被我们忽略的瞬间。</p><p class="ql-block">古人将渺远的寄托付与明月,“千里共婵娟”;而真正能熨帖心灵的暖意,从来只在人间——是“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邀约,是“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等候。张岱湖心亭遇知己,杜甫渴望广厦庇寒士,所求莫不是一点人情的微火,一盏尘世的暖灯。</p><p class="ql-block">图中,天际的橘红正沉入绀青,明月愈发皎洁。而那盏灯的光,仿佛穿透屏幕,漫上我的指尖,轻轻拂去因仰望而生的清寂。</p><p class="ql-block">忽然想起远方的儿子,此刻应是在灯下伏案。点开微信,写下:“努力工作,但别饿着……”</p><p class="ql-block">我知道,他的窗外或许没有诗意盎然的月,但案头一定有一盏安静的灯火。天上的月,且让它清辉漫洒吧,那是玄思与远梦的归处。而人间的暖意,就在这一盏盏为你我而明的灯里,在这具体而真实的生活里。</p><p class="ql-block">这张图,因了月与灯的对照,让我品出了人间至味。美好,从不是单一的。它需要我们仰望苍穹,追寻那理想之光;更教会我们俯身耕耘,守护这咫尺的温情。能安于从这咫尺温情中汲取力量,大约便是生而为人的那份从容与智慧了。</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