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当金风染透层林,菊香漫过篱墙,重阳节便循着千年的时序,成为镌刻在中国人文化基因里的温暖印记。它不仅是专属于秋日的人文盛典,更是承载着“孝亲敬老”内核与“天人合一”哲思的文化瑰宝,在中国传统节日谱系中,占据着连接自然节律与人间温情的独特坐标。</p><p class="ql-block">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与公益意识,2025年10月24日下午18:00,在株洲市八中校团委的号召下,班主任欧阳瑜鲜老师和实习班主任吴旋老师带领2505班的46名同学(含20名团员)以及5名家长志愿者(徐慧宣爸爸,徐慧宣妈妈、易蕊琴爸爸、黄恋茗爸爸、黎睿博爸爸)随着夕阳一同抵达静安医院银馨养老院,通过与老人们的互动交流,传递温暖与关爱,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与服务精神。</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自然地坐在老人身旁,听他们讲述岁月里的故事。有位奶奶轻拍着学生的手说:“孩子们来了,这儿就亮堂了。”那些紧握的双手,那些会心的微笑,让时光都变得柔软起来。</p> <p class="ql-block">“骨头都要给我按烂啦!”一位爷爷爽朗的笑声回荡在走廊。正在为他按摩的男生腼腆地笑了,手上的动作却更加轻柔。这温馨的玩笑里,盛满的是祖孙般的亲昵与信任。</p> <p class="ql-block">窗边,几位男同学正为视力不好的老人读报。清脆的声音如清泉流淌,带着最新的消息和古老的故事,为寂静的午后注入了新鲜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那个秋日的午后,阳光透过梧桐叶洒下斑驳光影。欧阳老师与同学们围坐在老人们身旁,像久别重逢的亲人般交谈甚欢。同学们微微俯身,将耳朵贴近老人的唇边,专注倾听那些被岁月浸润的故事。有个女孩细心地为说话的老人续上热水,氤氲的蒸汽模糊了彼此的笑颜。这一刻,弯腰的姿态成了最动人的语言,杯中升起的热气化作最温暖的问候。在秋光正好时,青春与白发完成了一场最美好的相遇。</p> <p class="ql-block">欧阳老师和家长代表们从车上搬下一袋袋大米、一箱箱水果。不需要指令,同学们默契地搬起这些爱心物资放入后勤部,用年轻的臂膀传递着温暖。看着他们额角的汗珠,欧阳老师和各位家长代表不约而同地竖起了大拇指。</p> <p class="ql-block">这个重阳佳节,2505班的同学们用行动为“敬老”二字写下了青春的注脚。他们走进暮年的世界,以真诚的陪伴、用心的服务和温暖的物资,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古训焕发出新的光彩。这份心意,不仅慰藉了长者,更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种下了名为善良的种子。</p><p class="ql-block">但这份温情与责任,不应只是团员的任务,更是我们2505班每一位同学的共同担当。 尊老敬贤,是刻入中华民族血脉的传统,它呼唤我们所有人的践行。因此,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是此次重阳敬老,还是团支部发出的任何一项号召,我们都倡议: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参与,集体行动。 让我们将个人的力量汇聚成集体的暖流,让2505班作为一个完整的集体,去传递温暖,承担责任。</p><p class="ql-block">这份跨越代际的温情,恰如秋夜里的星光,当每一束微光汇聚,便能照亮彼此的生命旅程,也必将照亮我们共同的、名为2505的青春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