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光阴似箭,岁月如歌。50多年前, 我们随着时代大潮被卷进了历史。 那是一段渐行渐远的日子,珍藏在心底,等待记忆闸门打开:还记得1975年深秋,一个从未听过的地名—澄城县,我急忙回家翻开地图🗺找,他在陕西省的最北边,俗称渭北高原。1975年10月30日,我和我的乡友们👬👭就下乡插队来到这个地方!从此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知青!</p>  <p class="ql-block">半个世纪过去了,“知青”这个特殊的名词,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符号;“知青”这一称呼,已超出了当初的界定,成为有着同样经历人的专称。 </p><p class="ql-block">作为这个特殊群体的一员,知青的身份永远不会改变。 时光流逝,隔不断当年知青的情!历史孕育了知青,知青也创造了历史。那个时期的经历,是对人生的一种历练,更是一笔精神财富。 每一名知青都留下了难以忘怀的人生经历;每一个知青都是有故事的人,都有一部曲折的生活磨难史。 那曾经的岁月留下了太多的无奈, 太多的遗憾和感慨……时光荏苒,青春已逝。然而,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仍让我们热血沸腾。</p>  <p class="ql-block">当年下乡的知青名单</p>  <p class="ql-block">踏上这片热土,我的心潮澎湃,这里是我们人生的起点,是我们的青春怀念,是我们洒下热血和汗水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2日,部分知青回村里!</p>  <p class="ql-block">历经五十载今天我们回来了!</p>  <p class="ql-block">澄城县镇吉村,我们的第二个故乡,今天我们一起回家了!来看看我们的乡亲,看看我们曾今耕耘的土地,看看我们流过汗水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女知青</p>  <p class="ql-block">男知青</p>  <p class="ql-block">如今,岁月已逝,青春不在。可村落中那一排排大院的知青点,依然是今生难忘的牵挂和回忆。</p>  <p class="ql-block">镇吉村涝池,见证了镇吉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在那个靠天吃饭的年代,我们吃的是窖水,从来没见过涝池有水,如今,这里已成了养鱼塘,变化真大呀!那个时候为了节约用水,我们都是把第一天晚上洗完脸的水放到第二天接着用,很少在村里洗衣服,都是到周日赶集时带到县上去洗,要不就是下雨天接雨水洗!</p>  <p class="ql-block">曾今我们都是青涩的少年,少女!</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芳华</p>  <p class="ql-block">我们当年的物件,那个时候我们很年轻很天真也很自信!那时我们也只不过是18.19岁的孩子,我们甚至还不懂得如何开启即将面临的复杂生活,就懵懵懂懂跌跌撞撞走入了完全陌生的农村社会。于是,幼稚的我们,被迫开始先学着照理自己: 从管理我们的一日三餐开始……这些东西虽已从青春记忆中淡出, 却永远镌刻在我们心底,成为不可磨灭的印记。 </p>  <p class="ql-block">一队</p>  <p class="ql-block">三队</p>  <p class="ql-block">六队</p>  <p class="ql-block">十队</p>  <p class="ql-block">多年不见,好想好想你们,我们相拥!</p>  <p class="ql-block">一生缘,一世情!我们相知,相惜,相守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情!聊不完的话题!当年的情景又浮现在我们眼前……</p>  <p class="ql-block">我们下乡时用的农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首往事,我感慨万千,刚下乡时,我们还五谷不分,但都要和社员们一起干农活了。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麦收,其实是抢收,龙口夺食,男女老少齐上阵,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我们每天天不亮4点多背上书包,带上两个杂粮馒头就下地割麦子了,晚上12点以后等一天收的麦子都打完归仓后才回来,三天下来,腰疼的都不行不行的,就这还要坚持。我们这一代人太能吃苦耐劳了,毅力太强了,能战胜一切困难👍👏👏</p>  <p class="ql-block">到了秋收季节,那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挖红薯,掰玉米,收豆子,摘棉花……笨重粗糙的农具,常常磨破我们的双手,磨出血泡,这个时候,我们也只能强忍着满眼的泪水,不让它夺眶而出……!</p>  <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我们和社员享受一样的待遇,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无处不在,林场工人,兽医站,喂猪🐖,砸石头🪨,修水坝……都有我们知青的身影!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我们似乎忘记了季节变化,却分外关心村里的工分登记簿上挣到的工分够不够糊口👌</p>  <p class="ql-block">聊聊我们这些年的生活和镇吉村翻天覆地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大会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李王鹏</p>  <p class="ql-block">镇吉大队书记韩志讲话</p>  <p class="ql-block">知青代表刘伟平发言</p>  <p class="ql-block">知青翁金菊献诗一首</p>  <p class="ql-block">如今,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已是花甲之年,“上山下乡”、“知青”等历史词汇,在我们身上却成了一个个鲜活的、曲折、动人,美好的回忆。 </p>  <p class="ql-block">无论岁月蹉跎,或是青春无悔,我们都从仿徨绝望中走过,经历了艰难的心路历程。</p>  <p class="ql-block">一起品尝澄城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起去澄城县城隍庙</p>  <p class="ql-block">参观澄城县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我们依然很美👭</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很帅😎</p>  <p class="ql-block">经历了五十载,归来我们依然是少年👬👭🎶</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了!一段历史,一段回忆,我们一起同甘共苦,在艰苦的岁月里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们曾一起劳动,同吃同住。一起哭一起笑,一起赶集,一起看日出日落,日月星辰!</p>  <p class="ql-block">亲人们送的家乡的特产</p>  <p class="ql-block">我们把美好瞬间的时光都放在这手机里📱他将随着岁月永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十周年,半个世纪,韶华易逝,记忆难泯。广阔天地磨练了意志, 我们有激情,有悲怆,有痛苦有彷徨,也有欢歌笑语;我们把人生最美好、最壮丽的青春抛撒给了澄城县镇吉村,用自己的宝贵年华,书写了历史难得一见的一页。 岁月改变了我们的青春容颜,但剥夺不了这段厚重的记忆;知青岁月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一份沉甸甸的生命旅程和宝贵的人生财富。上山下乡的过程,不仅是我们为农村做出贡献的过程,也是我们自身成长的过程。我们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珍惜。我们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锻炼了意志,磨练了品格,收获了成长。那段岁月,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回首过去,我们感慨万千。那段青春的足迹,已成为我们永恒的记忆。那段岁月,让我们深刻理解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是奉献。同时,我们也为能亲身参与那场伟大的社会实践而自豪。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