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宝函谷关 康百万庄园有感 <p class="ql-block"> 灵宝函谷关,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雄关,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这里不仅有壮观的关楼建筑,更有老子著述《道德经》的传奇故事,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历史的踪迹。</p><p class="ql-block"> 我和朋友们于10月25日从关东大地白鹿原一路向东走进灵宝函谷关,仿若踏入历史的长河。雄伟的关楼矗立眼前,砖石斑驳,似在诉说往昔的金戈铁马。函关古道蜿蜒其间,狭窄幽深,两旁绝壁峭立,让人不禁想象当年关隘之险要。函谷关不仅是一处地理要冲,更是文化圣地,老子在此著下《道德经》,留下无尽智慧光芒。漫步其间,抚摸古老的城墙,遥想岁月风云变幻,既为其壮丽的景色所震撼,更为深厚的历史底蕴所折服,这一趟游览,是一次与历史的深情对话。</p> <p class="ql-block"> 踏上函关古道,石板路蜿蜒千年;转角遇见太初圣宫红墙,听晨钟暮鼓回荡山谷。</p><p class="ql-block"> 函谷关,这座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千年古关,承载着厚重的华夏文明。不管是历史爱好者,还是渴望探寻古迹的旅人,都能在这里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河南巩义康氏家族的统称,康百万家族,以财取天下之抱负,利逐四海之气概,创业于明代,渐兴于清初。康熙、雍正时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为全盛时期,这个时期康家开始与清廷合作,获得大量军服、棉被的供应订单,全国多省份都有土地与店铺。因时局动荡,咸丰以后逐渐没落,民国中期走向衰败。</p><p class="ql-block"> 靠漕运发家的康百万家族历经数代艰辛创业,鼎盛时期,船行洛、黄、运、泾、渭、沂六河,富甲豫、鲁、陕三省,民间有“头枕汉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之说,两次悬挂“良田千顷”的金字招牌,土地达18万亩,财富无以计数,成为民间供奉的“活财神”。它依“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传统文化选址,靠崖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建成了规模宏大、各成系统、功能齐全、布局谨慎、等级森严的、集家、官、商为一体的大型地主庄园。</p> <p class="ql-block"> 庄园里的石雕、木雕、砖雕,以及众多的对联、楹联、匾额等。匾额犹为独特,主宅区最为集中,有皇家御赐、家族家训、经商、百姓捐赠等;以内容而论,大体分传承家教、倡导儒风、弘扬商德、修养身心等方面。房檐的葡萄藤蔓砖雕寓意多子多福、家庭绵延,窗户的竹子纹寓意节节高升,门楣上蝙蝠嘴里衔着算盘寓意“福”中有商,细节里全是中原文化的谐音梗。“寿”字砖雕竟有33种不同形态。留余匾是康家教育子弟的家训匾,由清朝翰林牛瑄撰写。长1.65米,宽0.75米,用黄杨木雕刻而成的,悬挂于康百万庄园主宅区一院过厅内。留余匾造型独特,形似一面展开的上凹下凸型旗帜。上凹意为:上留余于天,对得起朝廷;下凸意为:下留余于地,对得起百姓与子孙。</p> <p class="ql-block"> 门枕石:主宅区的三院有一组门枕石,是国家一级文物。这对门枕石选用整块青石上下分三层雕刻而成,构图新颖,雕工精湛,人物、动物形象生动逼真、情景交融、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 石案铭全文如下:顽然一块石,谁道有精神。岂知经镂刻,还能见天真。刮去垢佤磨其光,棱角铮铮類珪璋。上下砥柱如山丘,形器转形德之方。留于子孙赏拂拭,因之威仪自抑抑。砺得节操如此贞,瓜瓞绵绵远矜式。金石为开历千秋,硁硁坚确撼不得。浸作主人石案铭,敢云星精到处说生色。</p><p class="ql-block"> 贞节牌坊:约100年前康家向清朝皇帝请旨修建的,立在庄园门前广场上。石墩、石柱、石匾各部位均精雕着《二十四孝图》、《渔樵耕读》、龙凤、珍禽异兽等图案,记录着康氏家族的荣耀。</p> <p class="ql-block"> 国是家之本,家为国之根。一生家国梦,世代赤子心。康百万家族家风中的家国情怀,对今人来说,仍具有非常现实的教育意义!</p><p class="ql-block"> 到康百万庄园实地走一走,坐一会儿,相信绝对有不一样的感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