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行之佛教圣地五台山

八千里路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和同学的山西自驾行接近尾声,除了沿途的美景和车马颠簸的疲惫,更多的是心灵的慰籍。这一路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绝对是人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旅程的最后一站是佛教圣地五台山,关于此山的记忆,始于小学时期。那时候我在村里民办学校上三年级,给我们代数学课的老师,印象中他常穿一身黄色的确良衣服,对学生还好,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去五台山皈依佛门。前几年听人说他到了甘肃,在陇右的一家寺庙做主持。</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游览完悬空寺,开车风尘仆仆赶到五台县境内,一路沿太行山系向上,气温逐渐降低。快到北台附近,见山上碧绿草甸一望无垠,远山风车闪耀,还有云团如气球,又像蘑菇云,觉得有趣,便停车稍息。站在草地上远望拍照,风景这边独好,只是气温太低,站了几分钟,穿着夏装的我竟感觉凉风瑟瑟,寒意难耐。看来五台山的另一个名称“清凉山”,绝不是浪得虚名。在北门检查站被告知非预约车辆不能进入核心景区怀台镇,我们不得不入乡随俗,把车停好坐景区大巴到镇里预定住处,填饱肚子,做好攻略,早早休息。</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五台山属太行山系的北端,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组成。其中五座高峰顶部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见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属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佛教名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第二天五台山核心区怀台镇已是游客熙熙攘攘,随处可见的寺庙,景交车把游客接送到想去的景点。想象中的清净之地,竟是繁华闹市。我们先到五爷庙,是五台山香火最旺的一座寺庙。寺内供奉的五爷就是传说中的广济龙王菩萨,可以保佑众生平安,所以全国各地来此祈福求愿的信众络绎不绝。</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白塔前面就是五爷庙,可惜塔正在维修之中,脚手架和纱网将其裹得严严实实,难识庐山真面目。五爷庙有广济龙王殿、古戏台、万佛阁、文殊殿四座建筑。在文殊菩萨殿和万佛阁,我们见识了熙熙攘攘,人山人海的香客朝拜场面。摩肩接踵的信众拿着供奉的物品,争先恐后的递上去,穿着红袍的寺人接住放在贡品堆里。然后他们选择合适位置,依规焚香跪拜祈福求愿。</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香火是众生和神灵交流的媒介,而朝圣的人流中,各色的脸孔和各色的装束包藏着各色的心态。他们怀着各自的目的涌向这里,向神灵倾诉的应该是佛家所说的人生七难八苦在他们心中的体现。在许愿者中我看见有许多的年轻人,手举高香长跪不起,不知是他们所求太多,还是面临的压力山大,不得而知。其实谁家的锅底都有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你看到别人风光无限,也许他们身后隐藏着一地鸡毛。</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五爷庙出来,因显通寺较远,我们去了塔院寺。寺中有大白塔耸人云天,在红墙、琉璃瓦殿顶的陪衬下,显得巍峨壮观,早已成为五台山的标志,只可惜如前所述不能拍照打卡。塔院寺建于北魏,是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这里游客不多,倒也是清净所在。路过五台山毛主席路居馆,原来伟人也在这里住过。史料记载,1948年春天,毛泽东率党中央机关离开延安,路经晋西北,开赴河北省西柏坡。4月9日一行人抵达五台山台怀镇,毛泽东和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住进了塔院寺方丈院。路居馆展示了当年的历史情形,院内有一座碑,上面有毛周二人合影。参观该寺门票10元,票价不贵,只是穿着土黄长衫的秃顶售票者板着脸,拿着类似棍子的东西对着买票人不耐烦的指指划划,态度之差令人讨厌。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最近火爆全网的五台山和尚扔米事件,真感佛陀慈悲,而人心险恶。</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到殊像寺,也是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因寺内供奉着文殊菩萨而得名。这里游客也很多,许愿的,看热闹的人进进出出,香火旺盛。在殊像寺外牌楼的前下方,有一股清澈泉水,冬天不结冰夏天清凉,叫“般若泉”,可惜没有看到。接下来到大文殊寺,作为五台山最早的文殊道场之一,该寺在唐代成为不空三藏译经场所,奠定汉传佛教文殊信仰理论体系。清代被确立为章嘉活佛五大驻锡地之一,现存康熙时期确立的黄庙管理制度实物遗存。</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五台山有寺庙124座,像黛螺顶、菩萨顶等,建筑精美,又兼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代帝王13次朝拜五台山,曾驻跸于菩萨顶。本想登顶,可惜昨天在恒山、悬空寺走路过多,腿子酸痛,无力攀登,只能望寺兴叹。其实五台山游玩的地方很多,如最高点北台叶门峰海拔3061米,被称为“华北屋脊”。五峰耸立,峰顶平坦如台。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有很多游客或信徒连续徒步朝拜上述五台,称之为大朝台。这样的朝圣之旅虔诚浪漫,但体力耗费巨大,非一般人可为。</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拖着沉重的脚步离开了佛国胜地五台山,虽然身躯已疲惫,心中却是满满的喜悦和惬意。何以慰人心,唯有这如画河山。这是我记述山西之行的最后一篇小作文,从四月份开始动笔,到今天陆陆续续才写完,总共11篇。既是对山西之行的记录,也是对自驾旅途美好的回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写成于2025年7月10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