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此时,午后的阳光正好,透出窗帘的缝隙照射进来。这岁月静好,安静的秋天午后,我的心绪却颇不安宁,看完《沉默的荣耀》已经两天了,但是这剧的后劲实在是太大了,痛彻心扉的难过,一缕淡淡的追思始终缠绕着我。这几位隐蔽战线中的英雄们,通过一部真人真事的历史剧,被我们熟知。然而,在那些个等待黎明的暗夜里,漫长的等待,和绞尽脑汁也传不出情报的煎熬,我们都不得而知,也没法感同身受。</p> <p class="ql-block"> 当《沉默的荣耀》用一个个镜头生动地还原历史,当《沉默的荣耀》用一句句对话细致的诉说历史,我的泪水与感动不断升华为无限的崇敬——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 感谢导演,感谢节目组把一部这么细腻,这么写实的剧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得以重新穿越历史,去体验他们在暗潮涌动的台湾,地下工作中的诸多不容易,让我在感动中读懂信仰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看剧的过程中,感觉好像跟着剧里的吴将军,聂曦一起在那个时代重活了一遍。在传递情报时,在特务头子眼皮子底下,要把情报送出去,我看的心跟着紧张的砰砰跳;在家庭戏里,又好像吴将军是我的慈父,看着他和母亲恩爱有加,伉俪情深。妈妈经常像个小女孩一样跟他撒娇,嗔怪他又喝了不少酒,回家又这么晚,感受到他对家人细腻的感情和无声的爱。尤其是与妻子碧奎的约法七章,表面看起来吴先生是“妻管严”,但实则是不想妻子担心,表现出夫妻两人之间一种浓浓的爱。</p><p class="ql-block"> 好男人,总是最会宠老婆的,但是想到最后在狱中妻子探望他时的那一幕,“夫人,可能没有下一次了”真是让人撕裂般的心痛。看着妻子难过的语无伦次,怪特务们把凤梨酥都掰碎了,“哪怕留一块完整的呀”那种心疼的眼神,真是看的人泪如雨下。这,就是我们隐蔽战线里的无名英雄,他们是暗夜里的一道光。舍小家为大家,舍己为国。就想她给夫人的一封信中写的:吾之选择,不为派系,实为苍生!</p> <p class="ql-block"> 该剧摒弃传统谍战爽剧套路,聚焦吴石、朱枫等烈士的真实事迹,以冷峻镜头语言和人性化刻画,让无名英雄从历史档案走向大众视野,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不像传统的谍战剧那样,故意营造紧张的抓捕、追击画面,或者是凸显主人公的神奇手段,以智取胜,最后结尾皆大欢喜。而《沉默的荣耀》恰恰相反,它更拍的扎实沉稳,更贴近史实,每一位英雄人物更加有血有肉。</p><p class="ql-block"> 吴石将军更像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有为了完成任务犯愁的时候,更多的是在与反动派周旋时候的稳重。每一次喝茶倒茶的手势,每一次与敌人谈话,被怀疑时候的语言对抗,都是那样泰山压顶下的不喜形于色。还记得去香港接受英国援助那一次在药店传送情报,在二厅的人的眼前,差点暴露,钱币里裹着的纸条还好没有被发现。他们真的是在钢丝上跳舞,每天都是这样高压状态下,小心翼翼地活着,是坚定的祖国统一的信仰让他们得以做到向死而生!</p><p class="ql-block">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态使他扛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随着白色恐怖的加剧,交通员的断联,没有人手去传送好不容易得来的情报,成了最最难过的一关。故事最后的最后,在他亲眼目睹了亦子亦友的聂曦被捕,任务可能无法完成的时候,他只能只身涉险,用国防部机电室的电台去发报,做好了必死的决心。这是何等的英武?何等的坚定梦想?普通人,绝对做不到!</p> <p class="ql-block"> 就像网友们说的一样,这部剧是唯一一部不想看结局的剧,观众早知英雄必死的结局,却仍被过程揪住心弦——吴石赴台前那句"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朱枫一口一口吞掉掰碎的金饰守密的决绝,聂曦33岁就义的青春戛然而止,都在已知中迸发未知的人性光辉。陈将军为了保住东海,自己甘愿包揽下所有罪名的大义。虽然整体看上去,家庭感情戏有点点多,但总体上是非常成功的,每位演员都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刻画的那样生动自然,无论是造型上,还是坚定刚毅的眼神里都诠释的很成功。文化元素的加入,比如闽南语对白、布袋戏元素、旗袍盘扣传递信号等细节,既还原历史场景,也隐喻两岸文化血脉同根同源。</p> <p class="ql-block"> 与战场上的冲锋陷阵不同,情报工作者的荣耀注定沉默。他们墓碑无名的牺牲(如北京西山无名英雄广场846位刻名烈士),恰是对"功成不必在我"精神的最佳诠释。尤其让人感动和痛心的,是吴石将军牺牲后,他在台湾的家人们的不公遭遇更让人难以释怀。</p><p class="ql-block"> 英雄的荣誉称号,也应该颁发给他们——牺牲烈士的家人们(顶着叛党,国民党遗孀,国民党之后的身份,在那样的年代工作都没有人敢给他们,还要遭人排挤,遭人白眼。)妻子王碧奎被关押了七个月,这期间,他们的两个孩子被房东赶出了房子,十六岁的姐姐带着弟弟露宿街头,忍饥挨饿。一度用给人擦皮鞋换一碗粥喝,从堂堂将军之女,沦为要饭的。不知将军若泉下有知,得多么难过。好在,吴将军牺牲二十多年后,在他大儿子吴韶成给中央不断写信反映后,终于在两岸关系缓和的1973年给他追任为革命烈士。</p> 这部剧的名字取得甚好,沉默是这部电视剧的核心,更是在特殊年代的历史背景之下隐蔽战线英雄最鲜明的生命底色。 沉默不是懦弱的退缩,而是蕴含着千钧之力的坚守,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与牺牲,这种沉默换得如今天下太平、国家昌盛。今天的我们,或许很难想象吴石将军在作出抉择时的内心挣扎,也无法完全体会他面对死亡时的复杂心境。但通过那张穿越时空的临刑前的照片,那坚毅的眼神,从容赴死的平静面容,通过解密档案中的点滴记录,我们得以触摸到一个真实的灵魂 —— 他不是艺术作品中完美无瑕的英雄符号,而是一个在历史洪流中坚守信仰的普通人。正是这种普通中的不凡,让吴石精神具有了跨越时代的感染力。 <p class="ql-block"> 荧幕上的剧结束了,而历史的大剧还在上演,两岸三地《沉默的荣耀》火爆背后,是年轻人们对同根同源血脉的觉醒,是文化认同的觉醒,希望祖国早日统一,以告慰英烈之灵!</p><p class="ql-block"> 烈士不死,精神长存!</p><p class="ql-block"> ——小杨老师于10.27日完稿</p><p class="ql-block"> 备注:建议年轻人们都好好看看这部剧,了解那一段血雨腥风中的坚守,关于信仰,关于爱国。再次致敬吴石将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