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踏秋】重阳登高八大处

杨秋娜

<p class="ql-block">美篇名:杨秋娜(北京)</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265674</p><p class="ql-block">探秘景点:北京八大处</p> <p class="ql-block">八大处公园位于北京市著名西山风景区南麓,为国家AAAA级景区,是建国后首批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历史悠久、盛名远播、风水宜人的山地佛教寺庙园林。</p><p class="ql-block">重阳节就要到了,我和几个同事一起相约来到八大处公园登高品茶过重阳。虽然我们都是70岁左右的老人了,但我们一点不觉得老,感觉就像年青人一样充满活力。</p><p class="ql-block">在重阳节来临之际,我们敬老感恩与祈福安康,亦寄望秋日美好、一生平安!健康!快乐!幸福!</p> <p class="ql-block">八大处公园因二处灵光寺供奉世间罕存的释迦牟尼灵牙舍利而驰名海内外,近年来灵光寺内先后修建的《般诺波罗密多心经》墙,500罗汉浮雕与佛牙舍利形成了佛法僧一体的圆满。八座古刹中最古老寺庙是八处证果寺,建于隋末唐初,历经宋元明清历代修建而成,最大的寺庙是康熙、乾隆的帝王行宫香界寺。八大处公园虽以八座古刹而得名,但在2000年发现明代摩崖石刻则以八大处第九处轰动京城,吸引着石刻爱好者和众多的佛教信徒。礼部尚书贵庆曾隐居于此。</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来到许愿树前,树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祈福与祝愿。我也衷心祝愿老爸老妈(90多岁)身体健康,平平安安,远离病痛,长寿百年!</p> <p class="ql-block">八大处最值得游览,最具灵光圣境的当属二处灵光寺。始建于唐代大历年间(766—779),初名龙泉寺,辽代曾扩建,金大定二年(1162)改名觉山寺,明成化十四年(1478)重修后,改称灵光寺,一直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山门前的台阶路向上,山门殿高耸于数十级石阶之上,给人以敬仰之感。山门殿朱漆黄瓦、玉砌雕栏、香烟袅袅,匾书“佛牙舍利塔”五个金字。殿内铜胎贴金巨制释迦牟尼佛,供奉于莲花宝座之上,背倚“圆通殿”,奉千手千眼观音菩萨。</p> <p class="ql-block">八大处圆通殿供奉的是千手千眼观音菩萨。</p><p class="ql-block">圆通殿也因被认为是京城求姻缘的第一庙而知名,信徒们常来此祈求桃花。</p> <p class="ql-block">【佛牙舍利塔】汉白玉石铺砌的塔基、八角塔身和十三层碧瓦密檐,顶部是鎏金宝瓶。塔内作七层阁室,二层为佛牙舍利堂,供有释加牟尼佛灵牙舍利。</p> <p class="ql-block">清末义和团曾在此设坛组队,1900年寺内建筑全被八国联军烧毁。重兴后的灵光寺坐北朝南,分南北两院,北院为塔院,除宝塔巍峨外,分布有客堂、卧佛殿、迎客厅、龙王殿、玉佛殿、心经壁、罗汉墙等;南部有金鱼池、辽塔、观音殿等。</p> <p class="ql-block">佛牙舍利塔以北,心经壁宽30米,高7米,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260个贴金大字,令人叹为观止。再上的罗汉墙宽25米,高8.35米,通体为花岗岩雕砌,五百罗汉图,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辽·招仙塔基。</p><p class="ql-block">灵光寺辽招仙塔中曾供奉释迦牟尼佛牙舍利,1900年毁于八国联军炮火,建国后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新建佛牙舍利塔。</p> <p class="ql-block">水心亭建在金鱼池中央,池上架有一座精美的汉白玉拱桥,桥东是辽招仙塔残基,桥西连水心亭。金鱼池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有关传说:清光绪年间,慈禧曾幸临水心亭观鱼,鱼儿似通灵性,都聚拢在她面前欢蹦乱跳,慈禧一时兴起,让太监捉起一条最大的金鱼,给鱼戴上纯金耳环,封其为“领头”,此事口口相传,水心亭观鱼遂成为灵光胜境中的一大趣事。</p> <p class="ql-block">这是北京八大处灵光寺内的“罗汉墙”(或“五百罗汉浮雕墙”)。墙上以高浮雕手法雕刻了五百尊神态各异的罗汉形象,人物表情、动作栩栩如生,充满艺术想象力;墙面旁搭配传统中式门楼,红门、灰墙与精致的石雕相映成趣,是灵光寺极具代表性的佛教艺术景观,展现了古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工匠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喝茶的好去处,供游人们小憩。我们来到这里品尝、聊天、打牌,共享生活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之后,我们继续前行,云水石吸引了大家。石上隐现云山瀑布,酷似一幅浓淡相宜的山水画。中国画中有“墨分五色”的技法,在“水云石“上有着充分的体现。石上纹理景物寄形于似与不似之间,使人流连忘运,驻足观看,耐人寻味。</p> <p class="ql-block">八大处的第四处大悲寺,该寺建于元、明两代,是名刹之一。寺内有山门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和药师佛殿等建筑,供奉着观音大士、释迦牟尼佛和药师佛等众多佛像。寺内环境清幽,雕塑精美,特别是十八罗汉像由元代著名雕塑家刘元创作,胎体使用檀香木粉制成,七百余年后仍散发香气。</p> <p class="ql-block">寺内主供大悲观音像,历史上以“十八罗汉像”(传为元代雕塑家刘元作品)闻名,是佛教信众礼佛、游客探访人文古迹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寺内漂亮的藻井</p> <p class="ql-block">时间关系没有再往上去,以后找时间还会再来,非常值得来!</p><p class="ql-block">八大处是个春夏秋冬都值得来的地方,景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换,特别是秋季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的岁月,像这趟登山,有坡有坎,却也有赏不完的秋景、品不尽的暖。重阳的意义,大抵就是这样:在登高里念过往,在烟火里惜当下,岁岁年年,皆有回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