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梅系列之七,紫红色的记忆

英子(拒闲聊)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英子</p><p class="ql-block">摄影:英子</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69285749</p> <p class="ql-block">  三十余年的时光洪流里,许多画面都已模糊成褪色的旧胶片,唯有1991年初冬宁德招待所外的那片紫红,始终鲜活如昨,像一枚温热的印记,烙在关于迁徙与初见的记忆深处。</p> <p class="ql-block">  那年我从舟山群岛调离,带着对海岛咸腥海风的眷恋,辗转来到闽东的宁德飞鸾。初到之日恰逢初冬,北方早已寒意浸骨,宁德的空气里却还裹着南方特有的温润。住处安排在临时的招待所,出门需走过一段缓坡,正是这段寻常的路,让我与紫红三角梅撞了个满怀。</p> <p class="ql-block">  至今仍清晰记得初见时的震撼:坡边的灌木丛里,三角梅不是零星绽放,而是以一种近乎蓬勃的姿态铺满枝头。肥厚的叶片间,紫红的苞片层层叠叠,不是单薄的花瓣,却比花瓣更具张力——像被阳光染透的丝绒,又像点燃的一簇簇小火苗,从枝头垂落下来,竟形成了半面“花瀑”。风过时,串串紫红轻轻晃动,不是娇弱的摇曳,而是带着一股子热烈的劲儿,连带着周围的空气都仿佛暖了几分。</p> <p class="ql-block">  在此之前,我从未见过这般热烈的花。舟山的冬日比福州冷的多,常见的是耐寒的松柏,或是庭院里零星的山茶,从未有哪种花,敢在初冬时节这般“张扬”。三角梅没有浓郁的花香,却用最浓烈的色彩,把南方的暖意具象成了眼前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后来随部队搬迁居福州,也见过其他品种的三角梅——粉色的娇俏,橙黄的明媚,白色的素雅,却始终不及初见时那片紫红的分量。它不仅是我认识的第一种三角梅,更像是那段人生转折期里的“慰藉者”:初到陌生城市的局促,对旧地的思念,都在每次路过花瀑时被悄悄抚平。它让我明白,陌生的土地上,总会有不期而遇的美好,像这三角梅一样,在看似萧瑟的季节里,也能绽放出独有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如今三十年过去,每当看到紫红三角梅,记忆总会瞬间拉回1991年的初冬,那片垂挂的花瀑,早已不是简单的风景,而是一段关于初见、温暖与接纳的故事。它让我懂得,有些花会谢,有些时光会走,但那些曾打动过我们的瞬间,会永远留在心底,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再次绽放出温柔的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