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与神为友》</p><p class="ql-block">“你们找不到其他办法来教育那些你们口口声声说你们深爱的人吗?威胁、恐吓或伤害他们是你们唯一能想到的教育方式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作者这锐利一问,宛如惊雷劈在心上,让我瞬间僵住,连呼吸都慢了半拍。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划破那些让我刻意尘封的愧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我总羡慕别人家“情绪稳定”的父母:孩子犯错时,他们温言安抚,冷静拆解,从不用“惩罚”做武器。而我在育儿路上,不知不觉竟活成了自己最厌恶的“专制家长”——要求孩子无条件遵从我的指令,他稍有异议,我就拿他珍视的玩具、喜欢的活动做威胁,看着他红着眼眶挣扎,却被怒火裹挟着不肯退让。情绪失控时,我甚至不惜动手在他小小的身上留下一道道印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回想,心口仍会发紧:我们明明渴望孩子快乐、平和,却用粗鲁、暴躁做示范,让他在恐惧里学着“听话”,殊不知,这样的教育,不过是让他复刻我的偏执与失控。我口口声声说“为他好”,其实是把自己的期待,变成了套在他身上的枷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想起那天我跟他道歉,说“妈妈以前做错了”,他却扑进我怀里,小手拍着我后背:“妈妈,我爱你。”那一刻我才懂,孩子的爱比我们纯粹千百倍——我们总说“无条件爱孩子”,却偏爱“听话的他”;而他,从没想过“条件”,只知道“我爱妈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书中一再提醒我们,通过谴责,我们什么也改变不了,只会让它变本加厉。唯有用爱包裹,才是解决方法的途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也把这句话真切送给所有为人父母的读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请花更多时间陪你们的孩子,关心并参与他们的生活,跟他们的老师聊天,和他们的朋友交朋友,以身作则地影响他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最重要的是,要让暴力从你们的生活中消失。你们是孩子最大的榜样,如果他们看到你们使用暴力,他们就会使用暴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也许,育儿从不是“管教”,而是一场相互陪伴地成长和修行。孩子也不是我们的“养老工具”,不是“人生附属品”,而是带着我们看清自己、补全自己的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再陪他时,我不再催他“快点”,而是跟着他蹲在路边看蚂蚁;不再逼他“优秀”,而是笑着说“你开心就好”。感谢这本书,让我在错过孩子童年之前,重新学会了“如何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