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1992年,那年我们一家三口住在上海大厦百老汇商场的二楼,日子过得简单而踏实。每天下楼,就能看见百老汇商场的玻璃门在阳光下泛着光,像一座不属于我们生活的水晶宫殿。我和爱妻常牵着儿子的手下楼逛,不为买什么,只为感受那份热闹与新鲜——橱窗里摆着没见过的玩具,店里飘出陌生的香水味,顾客来来往往,穿着穿得体面的人们,仿佛藏着另一个世界。</p><p class="ql-block">我们那时都在国企上班,工资按月到账,不多不少,刚好够过日子。商场里的价格标签总让我们心惊,一件衬衫的价钱能抵上我半个月工资,只好笑着对儿子说:“这个等以后再买。”其实心里知道,这样的“以后”遥遥无期。但我们并不觉得苦,反而有种默契的满足——看着儿子趴在玩具柜台前眼巴巴的样子,我和妻子相视一笑,那笑里有心疼,也有温柔的坚持。</p><p class="ql-block">那时的上海正悄悄变样,外滩的风开始吹进寻常人家的饭桌,人们嘴上聊的不再是票证和单位分房,而是“下海”和“港资”。我们走在百老汇的大理石地面上,脚步轻,心却沉甸甸的,仿佛踩在时代的门槛上,一边是熟悉的安稳,一边是未知的喧哗。</p><p class="ql-block">如今翻出那张爱妻和儿子在商场门口的照片,只有母子俩在阳光下的影子斜斜地落在台阶上,模糊却清晰。那一年,我们没买什么,却记得很清楚——儿子第一次说“爸爸,我长大了要买整个商场”的时候,我和妻子笑出了眼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