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遇金秋。 2025年10月27日

曹振琴

<p class="ql-block">天气晴好,阳光明媚,相约好友香山植物园小聚。</p> <p class="ql-block">金秋十月,阳光像被筛过的金粉,洒在香山的每一片叶尖上。我们说好今天来走走,不为别的,就为这一季最浓的秋色。刚进园,远远就看见花坛中央那个巨大的红色花环,像一团燃在秋风里的火,热烈得让人挪不开眼。它静静立在那里,仿佛在宣告:秋天,正以最盛大的仪式谢幕。我忽然觉得,这哪里是花艺,分明是一封写给季节的情书。</p> <p class="ql-block">我们站在花艺装饰前,笑着挥手让朋友帮拍照。这景致太像某幅被精心构图的画,可我知道,它的真实名字叫“此刻”。节日的气氛藏在每一处细节里——花丛间的标牌、路边的灯笼、人们脸上不自觉扬起的嘴角。秋天不只是颜色,更是情绪。那一刻,快门按下,不只是留住了笑容,也定格了阳光落在肩头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穿过一座彩绘牌坊,秋天的热闹才真正铺展开来。有人举着手机对焦屋檐上的雕花,有人倚着石栏拍远处的山色。牌坊两侧的树已染上深浅不一的红黄,像是谁打翻了调色盘,又怕太张扬,悄悄用绿意压了边角。我们慢下脚步,不赶路,只为把这份喧闹里的宁静收进心里。香山的秋,从不孤傲,它愿意被看见,被分享,被一群笑着拍照的人,轻轻记住。</p> <p class="ql-block">牌坊下人来人往,古建筑在秋阳里显得格外精神。飞檐挑向天空,瓦片泛着微光,像披了一层薄金。游客们穿行其间,有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走,有孩子举着糖葫芦追着落叶跑。我忽然觉得,这些老屋檐之所以能挺过百年风雨,或许正是因为总有这样一双双眼睛,带着欢喜望向它们。秋天给了香山颜色,而人,给了它温度。</p> <p class="ql-block">走到一处水边小筑,中式建筑倒映在池中,屋角与树影交错,像一幅未干的水墨。门前小桥流水,水声轻得几乎听不见,却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几位游客站在桥头,仰头看树,低头看影,谁也不说话。阳光穿过叶隙,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点,像时间撒下的碎金。我忽然明白,所谓“香遇金秋”,不只是遇见红叶,更是遇见这一刻的静。</p> <p class="ql-block">她站在石桥上,粉色外套在秋色中格外亮眼,帽子遮住半张脸,太阳镜后藏着笑意。她举着手机,镜头对准水面漂浮的落叶,又转而拍向远处层林尽染的山影。那一刻,她不是在记录风景,更像是在和秋天对话。桥下流水无声,却把她的倒影轻轻推远,像一封寄往季节深处的信。</p> <p class="ql-block">古建筑前,一位男子正踮脚拍屋脊上的瑞兽,旁边女子笑着提醒他别错过门前的香炉。那香炉黑沉沉的,炉身雕着云纹,炉顶有瓦盖,像一座微缩的殿宇。金黄的叶子落在炉口,仿佛真有香火余烬未散。秋阳照在红墙金饰上,暖意融融。我忽然想,古人烧香祈福,今人拍照留念,形式不同,心底那份对美的敬畏,却从未改变。</p> <p class="ql-block">一棵金黄的树立在路旁,阳光从叶间穿过,整棵树像在发光。它不争不抢,却成了整条小径最亮的一笔。树影斜斜地铺在青砖地上,我踩着光影走,仿佛踏着秋天的脉搏。远处屋檐的轮廓在树后若隐若现,人与自然、建筑与季节,在这一刻达成了最温柔的和解。</p> <p class="ql-block">蓝底金书的牌匾悬在檐下,字迹端庄。阳光落在木梁上,照出年轮般的纹理。周围的树已换上秋装,黄与橙在风中轻轻摇曳,与古建的沉稳形成奇妙的对仗。我抬头看那匾,虽未识其字,却已懂其意——有些美,无需翻译。</p> <p class="ql-block">低角度仰拍时,树冠与屋檐在蓝天背景下交织成画。橙黄的叶簇拥着飞檐的尖角,像自然与人工在秋日里握手言和。游客的身影在远处模糊成剪影,走动间为这幅静物添了生气。我忽然觉得,香山的秋,是立体的——它不止在树上,也在屋檐下,在人影里,在每一次抬头与驻足之间。</p> <p class="ql-block">红金相间的屋檐下,彩绘依旧鲜艳。前方案树的叶子已染成金橙,与建筑的华彩遥相呼应。几株黄花点缀在石阶旁,像是秋天特意安排的花束。我蹲下身,拍下一角屋檐与一片落叶的合影——它们本不相干,却因这季节,成了彼此最美的陪衬。</p> <p class="ql-block">一棵树,满冠红黄渐变的叶,在阳光下亮得惊人。它的枝伸向右侧,恰好与屋檐的曲线重叠,像自然伸出的手,轻轻搭在历史的肩上。建筑的彩绘细节在光下清晰可见,而树影斑驳,为它添了一层流动的诗意。我站在这里,忽然觉得,秋天不是结束,而是一场盛大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屋檐的瓦片深沉如墨,与蓝天对峙。前方案树的叶红中带橙,几片绿意尚未退尽,像是季节的留白。远处常绿的松柏静静守望,让这秋色不至于太过浓烈。香山的秋,从不一味张扬,它懂得留白,也懂得克制。</p> <p class="ql-block">那座雕刻精美的香炉静静立在树下,炉顶有瓦盖,炉身云纹缠绕。金黄的叶子落在炉边,像一场无声的祭献。红墙建筑在背景中若隐若现,几位游客缓步走过,脚步轻得怕惊扰了这一刻的静。我忽然想,若真有香,那一定是秋的味道——清冽、微甜,带着阳光的体温。</p> <p class="ql-block">青铜香炉前,游客往来不绝。有人绕炉拍照,有人伸手轻触炉身的纹路。树影斑驳,落在红墙与金叶之间,像时间洒下的碎光。阳光照在香炉的花纹上,泛出古铜色的暖意。这一刻,秋天不只是风景,更像一种可触摸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池塘如镜,倒映着蓝天与红叶。几艘小船静静浮在水面,像被时间遗忘的玩具。远处红亭中有人倚栏而坐,一动不动,仿佛与秋色融为一体。我坐在池边石上,看落叶缓缓飘落,水纹一圈圈漾开——这宁静,是秋天送给人间最温柔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朋友站在池边,粉外套在秋色中格外亮眼。她望着池中落叶与荷叶交织的画面,忽然说:“这像不像一幅画?”我没答,只按下快门。其实我知道,比画更真的,是她眼中那份宁静的欢喜。秋天最美的颜色,从来不在树上,而在人心里。</p> <p class="ql-block">池面如镜,几片红叶静静漂浮。岩石错落,绿植攀附,阳光穿过树冠,在水面投下斑驳光影。我坐在池边,听风过林梢,看叶落无声。这景致无需言语,它自己会说话——说的是岁月静好,说的是此刻值得。</p> <p class="ql-block">路边出现一个红色拱门,上面写着“#我在香山拍照”,旁边还有一行小字:“251027人在香山打卡”。我笑了,这数字像是某种默契的暗号——原来有这么多人,在同一天,为同一场秋而来。有人站在框里比心,有人踮脚自拍,阳光正好,连空气都带着笑意。</p> <p class="ql-block">她站在拍照框前,框上印着“我在香山拍美照”和双清红亭的图案,旁边一块石头刻着“香炉峰”。她没急着拍照,只是静静望着远处的山影,风吹起她的衣角。那一刻,她不是在打卡,而是在和一座山、一个季节,悄悄约定。</p>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27日,香山的秋,被阳光晒得通透,被脚步走得温柔。我们来过,笑过,也静过。所谓“香遇金秋”,不过是心与景,在某一瞬,悄然相认。</p> <p class="ql-block">五颜六色的小菊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