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重阳节的风总是带着一点秋的凉意,却吹不散人心的暖。社区广场上那幅“重阳节”主题海报在晨光里静静立着,橙与绿交织的底色像极了这个季节的模样——成熟又温柔。白鹤展翅飞向天空,仿佛把祝福也捎上了云端。我走过时,看见几位老人驻足凝望,他们眯着眼,嘴角微扬,像是在看一场属于自己的节日预告。</p> <p class="ql-block">活动还没正式开始,主持台前已有了动静。两位年轻的身影并肩而立,手里攥着粉色文件夹,语调轻快却有力。她们的声音穿过微凉的空气,像一缕阳光照进秋日的缝隙。“关爱老人,行孝莫等”,这句口号从她们口中说出,不像是念稿,倒像是心底自然流淌出的叮嘱。我站在人群后,听见身边一位阿姨轻声说:“现在的年轻人,真懂得敬老。”</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一群穿红上衣的志愿者正和孩子们排练。孩子们戴着小小的牛仔帽,手里举着五颜六色的手工画,画上是他们心中的“爷爷奶奶”。一个男孩踮着脚,把画举得高高的,笑着说:“我要送给王奶奶,她说最爱看我画画。”那幅画上,是一位坐在藤椅里的老人,头顶飞着一只白鹤,和海报上的那只,竟有几分神似。</p> <p class="ql-block">阳光渐渐铺满整个广场,红衣志愿者和蓝校服的孩子们站成一排,像一道流动的风景。他们挥着手,笑容灿烂,仿佛不是在参加活动,而是在庆祝一场久违的团聚。有孩子偷偷比了个“V”,被老师轻轻拉下手又重新举起,惹得大家笑作一团。这笑声里,没有距离,只有属于社区的亲密与自在。</p> <p class="ql-block">老人们陆续落座,穿红的、穿彩的,像秋天里最鲜艳的那几片叶子。他们三三两两地聊着天,有人讲起年轻时的故事,有人笑着摇头:“现在日子好啊,年年都有人惦记。”一位奶奶摸着围巾说:“这红,喜庆,穿上去觉得自己都年轻了十岁。”我坐在一旁的长椅上,看着他们脸上的皱纹在阳光下舒展,忽然觉得,这才是重阳最动人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的合唱开始了。他们站在麦克风前,小脸绷得认真,歌声清亮地飘在空中。唱的是《九月九的酒》,调子稚嫩却真诚。有个小女孩唱到“爸妈,你们辛苦了”时,声音微微发颤,台下一位爷爷悄悄抹了下眼角。那一刻,风都静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舞台边,四个男孩背对观众,手里举着竹竿,正准备参加“赶猪入圈”的趣味比赛。他们穿着蓝白校服,背后印着“GCH”,脚步整齐地往前走,像一支小小的仪仗队。旁边“奖”字箱红得醒目,孩子们眼里闪着光,仿佛奖品不是糖果,而是整个秋天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比赛间隙,四个小女孩从后台走出来,踩着轻快的步子。她们身上的蓝白校服在阳光下格外清爽,背景墙上的“99”和花簇像是为她们特意点亮的舞台灯。一个女孩回头笑了,露出缺了颗牙的可爱笑容。我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曾在这样的活动中,蹦跳着走过人群,心里装满了被注视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活动渐入高潮,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跳跃,有的模仿老人拄拐杖走路,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有的围坐一圈听志愿者讲重阳习俗。一位老师坐在边上,轻轻拍着手,看着学生们的笑脸,像在看一片正在生长的森林。这不只是一场活动,更像是一颗颗敬老的种子,在童心里悄悄发芽。</p> <p class="ql-block">一位穿黑皮夹克的女性站在话筒前,声音清晰而坚定。她讲起社区为老人做的点餐服务、健康义诊,每说一项,台下就响起一阵掌声。阳光落在她手中的粉色文件夹上,映出淡淡的光晕。她说:“敬老不是一天的事,但今天,是我们共同记住它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的游戏环节到了。他们戴着牛仔帽,穿着格子衫和背带裤,在装饰墙前又唱又跳。有人举手抢答“重阳节吃什么”,答对了就蹦跳着领一块重阳糕。那面墙五彩斑斓,像打翻的调色盘,也像孩子们此刻的心情——纯粹、热烈、毫无保留。</p> <p class="ql-block">一位系着红围巾的阿姨坐在前排,鼓掌时笑得格外灿烂。她身边的朋友打趣:“你比孩子们还投入!”她摆摆手:“这氛围,谁不想开心?”掌声一波接一波,像秋日里最温暖的回响,把每个人的心都轻轻托起。</p> <p class="ql-block">两位阿姨并肩坐着,一个裹着粉色围巾,一个穿着绿色羽绒服,桌上摆着纸笔和温热的茶。她们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像学生,又像在为回家后给孙子孙女讲故事做准备。我听见她们低声说:“这个节目明年还能办,咱们也来当志愿者。”</p> <p class="ql-block">鼓声响起时,整个广场都跟着节奏轻颤。三位阿姨穿着红外套,手握非洲鼓,笑容灿烂地敲出欢快的节拍。鼓点像心跳,一下一下,把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她们说,这是特意排练了一个月的节目,“年纪大了,手脚慢,但心还热着呢。”</p> <p class="ql-block">活动后台,几位工作人员在桌边忙碌。穿黑西装的那位胸前挂着红绶带,正低头核对名单;旁边穿红马甲的阿姨一边看文件一边接电话,声音轻却利落。她们像幕后织网的人,把每一个细节都缝得妥帖。没有她们,这场温暖的聚会,或许只是秋风里的一阵念头。</p> <p class="ql-block">那位挂红绶带的女士站在树影下,神情庄重。她整理了下领带,抬头看了看天空,又低头确认流程。阳光穿过树叶,在她发髻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她不是明星,也不是领导,但那一刻,她像这个节日的守护者,用沉默的坚持,撑起了一片温情的天空。</p> <p class="ql-block">她又出现在另一处协调工作,黑西装、红绶带、眼镜、发髻,一丝不苟。她说话不多,但每句话都落地有声。我悄悄想,社区里总需要这样的人,不张扬,却让一切井然有序。</p> <p class="ql-block">手鼓队的演出开始了。五位阿姨站在楼前空地,红黑相间的服装在阳光下格外精神。她们的鼓声不快,却稳,像老朋友的絮语,娓娓道来。背景的宣传语写着“老有所乐”,她们用节奏回应:我们正乐着呢。</p> <p class="ql-block">合唱团的阿姨们站成一排,手捧歌谱,唱起《夕阳红》。她们的声音或许不再清亮,却饱含岁月的温度。有人唱到动情处,微微闭眼,像是在回忆一生中最美的黄昏。我站在后排,忽然觉得,这歌声,是给所有默默付出的父母的礼赞。</p> <p class="ql-block">又一支红衣合唱队登场,他们微笑着,歌声里满是欢喜。纸张在风中轻轻翻动,像一群欲飞的鸟。他们不追求完美,只求投入。一位大叔唱错了词,旁边人笑着提醒,他也不恼,挠挠头继续唱。这哪里是表演?分明是一场属于普通人的节日庆典。</p> <p class="ql-block">一群人站在一起,红衣白纸,笑容如秋阳般温暖。他们不说话,只是静静站着,像一幅定格的画。背景的标语模糊了,但那份和谐清晰可见。我忽然明白,社区的意义,就藏在这样平凡却真挚的瞬间里。</p> <p class="ql-block">他们又唱了起来,声音比刚才更响亮。有人抬头看天,有人低头看词,有人悄悄对同伴比了个心。他们的表情生动,像在诉说:我们老了,但我们依然热爱生活。这热爱,不需要宏大叙事,只需一首歌的时间,就能传遍整个秋天。</p> <p class="ql-block">几位阿姨在树荫下笑着交谈,红衣衬得她们气色红润。她们说的不是家长里短,而是下个月的舞蹈排练、社区茶话会的菜单。她们的笑容,是对“老去”最温柔的反驳。</p> <p class="ql-block">两位阿姨在游戏区互动,一个穿黑外套,一个穿红马甲,配合着完成“你画我猜”。旁边有人喊“是‘重阳糕’!”她们同时笑出声。那一刻,年龄被笑声轻轻抹去,留下的,是朋友间的默契与轻松。</p> <p class="ql-block">麻将桌前,一位戴绿头巾的阿姨笑得合不拢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