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9月份,北京情系远山基金会捐赠的科学实验材料包走进托克托县新营子镇第一小学三年级的课堂,抽象的科学原理便有了具象的载体。自本学期启用材料包以来,三年级2个班级的学生全员参与,在“拆包—操作—探究”的过程中,亲手解锁科学奥秘,让科学课从“听讲解”变成“做实验”,从“看演示”变成“亲体验”,真正让探究精神在孩子们心中扎下了根。</p> <p class="ql-block"> 🌸让科学探究“人人可及”🌸</p><p class="ql-block"> 为匹配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北京情系远山基金会精心筛选的科学实验材料包,涵盖“天气”“水”“物体的运动”三大领域,包含“观测风”“水能溶解多少物质”“各种各样的运动”等主题实验。每个材料包内,器材分类清晰,搭配图文并茂的实验手册,不仅解决了“器材不足、分组受限”的难题,更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专属的实验工具,真正实现“人人能动手、个个可探究”。</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孩子们化身“小小科学家”:拿到“观测风”材料包,先对照手册辨认风向盘、风向标模型;做“水沸腾了”实验时,依次将冰格袋、色素、放入塑料杯中,认真记录变化过程;观察运动和能量时,孩子们认真记录小球撞击木块,分别从斜坡上和纸轨道滑行的距离,在日记本上写下滑行过程。曾经需要围在讲台前看老师演示的实验,如今每个孩子都能亲手操作,专注的眼神、认真的动作,成了三年级科学课最美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让科学教育“看得见成长”🌸</p><p class="ql-block"> “以前讲‘水到哪里去了’,孩子总问‘什么是沸腾’,现在他们通过亲手实验用蜡烛加热水,通过加热装置,了解了水珠的形成过程,不用多解释就懂了!”三年级科学老师柴晓敏、王晓娜感慨,材料包让抽象知识变得可触摸,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原来的60%提升到95%以上,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孩子,都会主动分享实验发现。</p> <p class="ql-block"> 在孩子们眼中,材料包更是“科学魔法盒”。三(1)班柴百合高兴地说:“通过材料包做实验,我知道了不是重的东西都会沉,比如橡皮泥捏成船型就能浮起来,这是我自己发现的科学道理!”</p> <p class="ql-block"> 🌸让科学实践“走得更远”🌸</p><p class="ql-block"> 截至目前,三年级已完成材料包中的4个主题实验,累计生成学生实验报告40余份、实验照片20余张,部分优秀实验记录还被展示在学校的“科任教师”群里。</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学校将结合学生兴趣,鼓励孩子们利用材料包中的剩余器材,开展“家庭小实验”,让科学探究从课堂延伸到生活,真正让科学精神成为孩子成长的“助推器”。</p> <p class="ql-block">图片:柴晓敏、王晓娜</p><p class="ql-block">文字:王美霞</p><p class="ql-block">初审:吕军亮</p><p class="ql-block">复审:王美霞</p><p class="ql-block">终审:高光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