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末,遂宁舍得干队以平均年龄30+的阵容主场迎战成都锦城队。两队实力悬殊,遂宁队又雪上加霜,比赛四十五分钟时守门员犯规被罚下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所有人都以为胜负已定,成都将大比分拿下遂宁时,遂宁队用不知疲倦的奔跑,永不放弃的信念,以少打多,不可思议的逼平成都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终场哨响,我的眼泪直接飞出眼眶。足球就是这样磨人,让人欢喜让人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场球也激活我的球迷记忆,将我带回三十年前的甲A联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正是中国足球最火的时代,我在成都读大学,有幸见证了成都作为四川全兴队的主场和甲A联赛最火爆的城市的发展历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全兴队的主场一票难求,从几天前开始,成体中心就人山人海,球迷通宵达旦排队买票,黄牛党的生意兴隆得无以复加。比赛当天,全川各地,包括当时未分家的重庆球迷云集成都,将拥有四万个座位的体育场,塞得满满当当,场场爆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没爱上足球之前,我其实超级喜欢乒乓球、篮球。受大学同学鼓动,去成体中心看了第一场足球比赛后,迅速见异思迁,成为当时还不算太多的女球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穷学生而言,看球赛是一项奢侈的消费,我不得不此消彼长,节衣缩食。后来,美术基础好的同学,开始琢磨起球票的设计,帮我们画票。没错,用碳素笔画票。庆幸当时科技不发达,不像现在的票都有防伪标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场比赛看得多了,渐渐从一个凑热闹的小白,慢慢入门,逐步搞明白了越位、反越位、定位球、角球、手球犯规、442、532阵型等专业术语,也可以评判出每个球员的技术特点。当时的全兴队星光灿烂,拥有魏群、马明宇、姚夏、周侑根、黎兵、马麦罗、彭小方、翟彪等球星,在甲A联赛中表现不俗。现在还记得很多球员的招牌动作,如进球后把自己跑成飞机的姚夏,魏群一声怒吼,大脚起,弧线球从后场直扑对方球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全兴队,甲A其他球队也球星云集。我也是在成都主场,分清了当时赫赫有名的赫海东、范志毅、孙继海、李铁、李霄朋、宿茂臻、王涛,等等。还记得全兴队主教练塔瓦雷斯评价赫海东,说,哪个球队有了赫海东,就是我大姨妈当主教练都可以打赢。赫海东的速度无与伦比,中国队的尖刀。范志毅的肩膀耸得比头高,常常满场飞,大哥式的人物。有他们的存在,当时的我们可比现在的球迷幸福多了,2022年春节中国女足亚洲杯夺冠这天除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候外援的质量也蛮高的,价格也不贵。全兴队马麦罗黑得透亮,球迷叫他黑蝴蝶。他的颠球技术和他的桑巴舞一样棒,1997年马麦罗与深圳队的比赛,杂耍般的脚后跟进球,令很多球迷都不可思议。每次进球后,马麦罗总会兴奋的跑到观众面前,来段即兴的桑巴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当时球市的火爆不是没有原因的,成都更是在全国掀起黄色旋风。我曾亲眼见证了一个老太太“火线”成长为球迷的过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5年夏天的一场比赛,黄牛还剩最后一张票,索性递给我身边一个路过的老太太,说,“老妞,送给你,不要钱。”老太太一脸懵逼跟着我进场,爬上看台。球场内山呼海啸般的人浪翻过来,全场喇叭齐鸣,威风锣鼓震耳欲聋。老太太跟着我,激动万分的造着人浪,站起又坐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场球全兴队赢了。看完比赛,老太太满面红光,手拍麻了,嗓音也哑了。足球,会让人疯魔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心潮起伏。在那些拼命摇着扇子也不抵事,汗珠子掉地上的夏季,在那些裹着大衣,跺着脚御寒的冬夜,全兴队的球迷们眼睛里顶着小星星,忠心耿耿追随主队,征战主客场,为胜利欢欣鼓舞,为输球沮丧难过。毫不夸张的说,全兴球迷,笑也全兴,泪也全兴。一载追随,终身牵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这样忠诚的球迷,我们的主队怎会不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忆甲A联赛,绕不过1995年11月19日成都保卫战,这是让全兴队和全国球迷眼泪横飞、刻骨铭心的一场比赛,如果输了,全兴队将铁定降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赛当天,满城尽带黄金甲。成体中心涌进了6万多人,全兴队球迷身穿统一的黄色助威服,挥舞印有“雄起”的黄色旗帜,在威锋锣鼓的助威中,“雄起”声震耳欲聋。他们堪称全国最训练有素、最有组织纪律的球迷,此刻,也是最悲情的球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兴队员们憋着一口气,表情凝重,悲壮出场。他们别无选择,唯有在球迷和父老乡亲面前,拼尽全力,背水一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样一种低气压下,成体中心上空乌云密布,场内旌旗猎猎,号角声声,说不出的紧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保住西部唯一的甲A球队,全国球迷破天荒的化干戈为玉帛,众志成城,对成都涌出无限的惋惜和挽留。很多非川籍球迷带着标语,跋山涉水自费到成都为全兴队摇旗呐喊。更多的球迷买不到球票,也不肯离开,密密麻麻的蹲在体育场外集体听球,誓与全兴共进退。(后来这种场景,我在刀郎演唱会现场,再次看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外地球迷说,该是多好的球队,才配得上这样铁杆的粉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连中国足球报都摒弃了一贯的中立原则,连篇累牍重磅分析球迷支持成都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足球界空前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感动得全兴队将士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激发出狭路相逢的孤勇——终场前十分钟,翟彪头球建功,击败八一子弟兵。这颗金子般的头球,帮助全兴队艰难保级。成体中心球迷疯了,又哭又笑,眼泪与鼻涕齐飞,扯着嗓子吼全兴队队歌——全兴将士万难不屈,全兴将士无坚不摧,家乡父老是我们坚强后盾,永远沿着胜利征途前进!前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场球,入选建国七十周年的成都七十件大事。后来的四川足球,否极泰来,迎来发展的春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写道这里,我突然发现,当年的成都保卫战,和三十年后遂宁舍得干队打成都锦城队这场球的形势惊人相似——四川观察网络直播,遂宁队实力本就弱,祸不单行,守门员红牌离场。全川球迷助威,遂宁队难而为之不可为而为之,悲壮摆出531阵型防守,艰难逼平成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天晚上,全兴球迷彻夜狂欢,十冠王辽宁队的球迷就没有这样幸运了,他们经历了主队最黯淡的时刻——降级。当看到姜峰流着泪,孤独落寞走出体育场的身影,还有数万打火机照亮球迷泪水模糊的眼睛,远在千里之外庆贺全兴队保级成功的黄色旋风们,也五味杂陈,怅然若失。风萧萧兮五里河寒,川渝辽沈球迷兮泪涟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足球就是这样磨人,让人欢喜让人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当年甲A这些轰轰烈烈、让亿万球迷魂牵梦绕的大事儿,早已化为云烟,成为回不去的历史。那些星光熠熠的球员也陆续退役,从台前走向幕后,隐于球迷间,重归于平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二年后,我有幸牵头了原四川全兴队球员到我市开展友谊赛的工作。感谢岁月仁慈,他们还好。记忆在今昔之间比照,我逐一叫出魏群、刘斌、姚夏等的名字,让他们欣喜不已——真球迷呀!好多年轻人都不记得他们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多少年,中国男足每况愈下,一年不如一年,我几乎不再关注甲A之后的中超。有时,和球友聊起西甲、意甲、英超,内心的遗憾溢于言表。如果国足能争点气,那该多好啊!前几年打越南那一场,终场哨响,球迷心碎成一地,中国男足的老本终于快被吃完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在,中国足球的土壤终究是肥沃的,球迷也不曾走远,苏超、川超、渝超、村超如战鼓,重新点燃了球迷几近冰凉的心。“花落自有花开时,蓄芳待来年!”</p><p class="ql-block">(本文刊发在2025年11月《四川日报》)</p><p class="ql-block">遂宁图片摄影:小岳岳、林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