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瀛湖公园位于五台县城的东面。它原先叫唐家湾水库,主要用于蓄水灌溉下游一些村庄的土地。十几年前,随着五台县新城区开发和居住人口増加,特别是随着五台创建全国卫生县城活动的开展,县政府加大了对水库四周景观建设的投入。连续几年的建设,公园形成现在的规模,而名字也由一开始的般若湖改成现在的瀛湖公园。公园占地面积据说有一百多公顷,湖水面积据说有七十八公顷之多。早晨,当你在初升朝阳下在湖岸林荫道上散步时,浩渺的湖水宛如一块晶莹透亮的镜子,让你的心境无比的怡悦开阔;而傍晚,当你下班后骑车沿着唐家湾大桥返家时,残照满铺的江面又让你怀想起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美好诗句。总之,瀛湖对于五台县城人们来讲,已然成了他们美好生活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瀛湖的美,在于它的小巧,在于它的恬静。</p><p class="ql-block"> 说他小巧,主要是因为它纯靠四周的明暗泉水汇聚而成,不象南方的洞庭湖和太湖等,有大江大河汇入,从而形成“衔远山,吞长江”的宏大气势。因为水量小,所以近岸水浅的地方不少。于是,便因地制宜在这些地方搭建了观景台,修建了许多的亭台楼阁。最奇的是东面的湖心小公园——那里通过从岸边架设小桥延伸到湖中央,在湖中心堆起土台上,建起了既能观景又能供人休憩的公园。盛夏季节,携三五好友在亭子里面临水而坐,此时湖上清风徐徐,碧波荡漾,这种感觉真是连神仙都不得不羡慕,更不用说那些正在饱受酷热煎熬的南方人了。而那些窄狭的湖岸上,则沿湖边修筑了长长的小道。这些小路用鹅卵石铺成,路的两边都遍植草木,这就使长长的小路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是凉爽宜人,空气无比的清新。</p><p class="ql-block"> 瀛湖公园东面北面的高岸上便是四通八达的公路。但就是这供人们上下的缓坡上,工匠们也没放过对它们的精心雕刻。这里随处都有装了不锈钢栏杆的通道和台阶,台阶用青石铺成,以供人们进出公园公路。各处也是遍植各种草木,形成遮天蔽日的阴凉环境。半坡里稍微缓阔的地方便辟出一个平台,上面都备有木质的长椅供人躺卧,或者还有石桌石椅供人们喝茶打牌。这一切都显示出政府对打造宜居城市的决心,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生活的关心。</p><p class="ql-block"> 说了瀛湖公园的小巧,咱们再说它的恬静。上面说了,瀛湖公园没有大河汇入,就靠四周的明暗泉水汇入,这就使它少了浩大的气势,也少了浊浪排空的喧响。如果上游不下大雨,下游的村庄也用不着它的湖水去灌酒溉,那么它好像永远就是那个脾性——不涨不落,不温不和,只有天光云影日复一日地映照在它里面。间忽有水鸟在它湖面掠过,甚至还有幸捉到一条不小的鱼,它也只是微微得泛起几圈涟漪,很快又归于平静。瀛湖公园的这种安静似乎也影响到了它周边的游人。很多人来了湖边,不是静坐一天,便是由一开始的高谈阔论很快变得安静下来。因为他们觉得,语言在这里纯粹是多余,对于周边的氛围更是一种破坏。此刻,安静地在湖边小道上走走,在宽阔处的长椅上晒晒太阳,在茂密的树下踢踢腿,让劳累的身体舒展,把心里的一切放下不是更好吗?而想的更深的人便由瀛湖的静联想到自己——为什么不像瀛湖那样入定安静,而要为各种情绪欲望支配呢?在名利面前,人为什么做不到像瀛湖那样淡定从容呢?</p><p class="ql-block"> 瀛湖公园的小巧与安静与它四周的公路上的䌓忙热闹形成了显明的对比,它让五台人民在身心疲累之后有了一个栖息之地,也更给红尘中忙碌的人们以许多生活的启示。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原来被人们叫做般若湖也就不为怪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