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网巾先生(闽剧)

老龙

<p class="ql-block">闽剧《画网巾先生》是由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创排的大型历史剧目,由二级编剧戴先良创作、徐春兰执导,作为文旅部历史题材,改编自清代戴名世《画网巾先生传》,及明末李世熊同名古文。该剧以明末泰宁儒生"癫生"自画网巾明志、与夫人严氏取义成仁的故事为主线,展现下层士人对民族精神的坚守,融合传统闽剧唱腔与现代艺术元素,创新采用写意水墨投影舞台设计,展示出闽剧独具色彩,让人耳目一新。青年演员林宇辉(饰冯生)、陈琼,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饰严氏)凭借扎实的表演,声情并茂的唱,念,做,打,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获得广泛的好评。林宇辉凭此剧演出,获得了“中国戏剧表演艺术年度新秀”称号。剧中伏羲庙,冯生实可敬,坚守残庙护文光,铮铮铁骨慨而慷。他放声高唱,往事历历旧梦馨,显耀人前冠如锦,乱世书生持操守,风雅雍容似闲云。看而今,我对水镜自描绘,笃定泰然画网巾。不得样貌改旧颜,只愿华夏中正永传承。典籍三千汉调唐音,万千锦绣文章。戴上网巾,山中朗月涧清流,不着汉家衣冠实堪羞。在头上画网巾,用笔平稳字匀均,师法欧楷险藏蕴,鲁公笔意万世钦。一画周公制礼定经纬,王侯士庶畏心存。二画孔孟擎灯照长夜,从此弦诵连墙有清吟。这一横姹紫嫣红腾烈焰,这一竖霞光万丈冲九天。我这画巾可与桃花争春艳,更似那声声啼血惊杜鹃。戏演到这里已是满场咽,《画网巾先生》是一部以明代网巾为隐喻的闽剧,通过底层儒生坚守气节的故事,展现文化传承与民族气节的艺术佳作。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选题、台词和立意三方面。选题以小见大。网巾作为明代冠服制度的象征,被赋予“一统山河”的文化寓意,剧中以“画网巾”为道具,隐喻士大夫对周礼和儒学气节的坚守。生以死殉国的故事,通过“网巾”这一意象折射出宏大的文化传承主题 。为福建实验闽剧院的精釆演出喝采,向全体演职人员致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