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沱江波光里遇见千年烟火

一如(sh)

<p class="ql-block">若说张家界是雄奇的仙境,凤凰古城便是浸在时光里的一幅温暖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抵达凤凰古城时,已暮色四合。我们放下行囊,稍事休息后,便迫不及待地汇入了古城的人流中。凤凰白日的喧嚣我们未尝体验,但一种属于夜晚的、更为深邃的期待,已在沱江的夜色里弥漫开来。</p> <p class="ql-block">信步走到沱江边,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整个凤凰的精华,仿佛都凝聚于此了。</p><p class="ql-block">那是一座灯的城池,一片光的海洋。</p><p class="ql-block">它们不是都市里刺眼的霓虹,而是温柔的暖黄色的和安静的蓝色的光。一串串椭圆形的灯笼,挂在每一家店铺的檐下,像一颗颗熟透了的柿子,散发着温厚祥和的光晕。灯光勾勒出吊脚楼飞檐的轮廓,那层层叠叠、依山就势的墨色剪影,因了这光的渲染,忽然就从沉沉的夜色里浮现出来,有了骨骼,有了温度。</p> <p class="ql-block">对岸吊脚楼,在光的映衬下一片辉煌。暖黄的光从每一扇雕花木窗里流淌出来,倒映在墨玉般沉静的江面上,美轮美奂。江水在光晕里安静地流淌,那光影随着微波荡漾,蜿蜒游动,煞是好看。</p> <p class="ql-block">南华山的倩影沉在远方的黑暗里,更衬得眼前这片璀璨如同幻境。导游指着远处山顶的一行灯光介绍说, 那里是黄永玉的宅基地——“玉氏山房”,建在江对面的喜鹊坡山顶上。</p> <p class="ql-block">穿过熙攘的人群,我们拐进了一条僻静的小巷。这里的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如镜,映着两旁店铺里漏出的微光。喧嚣被隔在了身后,耳边只剩下自己的脚步声,空空地回响。偶有一扇虚掩的木门,缝隙里透出光,让人不禁猜想,里面住着怎样的人家,又有着怎样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来凤凰古城不能错过沈从文故居。故居小小的院落藏在巷子里,白墙黑瓦透着浓浓的书卷气。屋里陈列着沈从文的手稿和旧物。</p><p class="ql-block">“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读着沈先生写给张兆和信中的文字,被字里行间流淌的深情感动了。</p><p class="ql-block">他的《边城》结尾这样写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p><p class="ql-block">这个结尾既暗示了人物命运的未卜,又暗含对生命无常的喟叹。“明天”的模糊指向,将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故事定格在时间与命运的双重未知中。短短两行字,寄寓了孤独无依的翠翠对未来无尽的伤感和无限的期待,掩卷让人心痛。</p> <p class="ql-block">夜已深,该挥手作别了。回望古城,它依旧在黑暗中熠熠生辉,像一个不愿醒来的、繁华的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