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光荣的成长》(126)•《海上风浪》

老马

<p class="ql-block">昵称:老马</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1486509</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打小就见过《光荣的成长》这本书。为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解放军零九三六部队即26军于1957年8月1日编印了这本文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拿到近70年前有些泛黄的《光荣的成长》这本书时,真想一口气读完,这是26军战争年代艰苦奋战的真实事件。阅读了它,会让人想起:26军部队是怎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旷古未有的各种艰险,战胜了多少难以忍受的困难。有多少英雄的战士,以非凡的勇敢与智慧,为战争的胜利创造了奇迹;有多少人民的优秀儿女,为国家解放民族独立贡献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集中有曾任26军老战士曹明礼《海上风浪》的文章,我仔细阅读了前辈的回忆文章,倍感亲切,深受鼓舞和教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海上风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驾着帆船,从乍浦出海,直奔宁波前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帆船像离弦的箭,驶向浩瀚的海洋。经过一个夏天的水上练兵,我们都初步掌握了水上作战的本领。一听到准备打舟山的消息,同志们都磨拳擦掌,想试试这几个月的练兵成绩。“拿下舟山打台湾”的口号激励着每一个人。在最后消灭蒋匪帮的战斗中,谁都想立上一功,戴上纪念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海面上刮起了刺骨的寒风,白色浪头,像千百万头凶猛的巨兽,在狂怒地吼叫着。我们班因为搭救了一只遇难的船只,与大队失去了联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深夜,海风在呼啸着,水不时从船弦打进舱里来。狂风粗旷地撕着篷帆,小船像一片树叶似的在海浪中颠荡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船老大的脸像一张白纸,声嘶力竭地喊道:“收篷!快收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篷索紧紧地绞在一起,我的手冻麻木了,怎么也收不下来。一个船工粗着嗓子狂喊道:“找斧子!砍!砍断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宝元拿着刺刀从船舱里跳出来,两三下就把蓬索剁断了。鼓起了的篷帆“哗咂〞一声滑了下来。船下了篷,随着波浪在海面上漂荡。巨浪把小船一会儿高高地举到浪峰上,一会又把船狠命地摔到深深的波浪峡谷里。有好几个同志晕船了,副班长黄石华抱着船桅,大口大口地吐黄水。班长李景文紧绷着脸,一动不动的站在后船梢上,镇静得就像一尊石像。他用洪钟般的声音下达了向海岸靠拢的命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船老大转过舵,小船在海浪中间一起一伏地前进。突然船身猛地向后一挫,接着“卡嚓”一声响,海水从前舱的漏洞里涌进来。坏了!船触礁了!海浪把船上的枪支、弹药、物资全卷走了,破碎了的帆船渐渐往下沉去。班长李景文挥了下拳头,大声叫着:“跳水!不要慌!往左边跳!登上礁石集合!〞我一个猛子扎到水里,拼着全身的力气,登上礁石。一会儿,同志们都陆续上来了,班长点了一下人数,九个战友和五个船工一个也不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礁石只有两间屋大小,上面光溜溜的。浪头一个紧跟着一个,从礁石上面腾跃而过,每过去一个浪头,就有一阵暴雨似的水珠倾泻下来。不多一会儿,我们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海风咆哮着,海浪无情地冲刷着这块小小的礁石。我们14个人很自然地紧紧偎依在一起。我们用自己的体温彼此温暖着早已麻木了的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亮了,海面上布满了浓雾。虽然海潮稍稍退了些,风和浪却仍然粗野的在狂叫着,一点也没有平静下去的样子。饥饿和寒冷紧绷着每个人的心弦。礁石上除了有几茎稀溜溜的苔鲜样的海藻外,就只有一堆堆的灰白色的鸟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班长李景文像慈母一样地安慰着我们说:“大家不要害怕,一定会有船从这里经过的。〞但是海面上除了茫茫浓雾外,什么也看不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阳渐渐升高了,向西望去,隐隐约约的可以看到一条黑乎乎的陆地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思念着大队的战友们。排长他们该到宁波了吧?打舟山的准备该做好了吧?我望着那滔滔的海洋,恨不得插上一对翅膀,一下子飞到宁波,去参加解放舟山的战斗。但是空想是没有用的,我看看这孤零零的礁石,不禁长叹了一口气。“班长,我们喊,大家一齐喊!〞杨宝元想出了一个办法,一下子拉住了班长的手,从礁石站起来。十四个人面向西排成一字队形,拉开嗓子一齐叫喊。但是可恶的海风把我们的喊叫声顶了回来,喊了老半天,也没起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上午过去了,还是没有任何办法。海面上空荡荡的,没有一只船从我们这里开过,只有永远不知道疲倦的海鸥,在遥远的天边孤独地翱翔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副班长黄石华不停地咳嗽着,还吐着酸水,他的眼眶深深地凹了下去,胡子也显得更黄更长了。昨天晚上,他是最后一个登上礁石的,可能是在水里泡得太久,着了凉。我摸了摸他的额角,烫得怕人。过了中午了,海风一阵凉似一阵,太阳从云端里落下去,暮色降临到辽阔的海面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肚子饿得抽筋似的难受,有人嚼起海藻来,像津津有味的样子。我尝了尝,那滋味又苦又涩,一点也咽不下去。船老大在旁边像个小孩似的哭开了,哭得那样伤心。他痛心那条被碰烂的帆船,据说那还是他祖父手里置下的一条好船,船帮都是用最好的木料做成的。他又唠叨着说:“这几天是涨大潮的口子,说不定今晚上这礁石就会给淹没了,那时我们就会填了鱼的肚了。”他就说越伤心,呜呜地哭个不停。班长李景文耐心地劝他说:“不要哭了,只要我们能回去,就不会撇下你。撞坏的船,政府也一定会赔你的。”这样好说歹说,才把船老大给劝住了。船老大才收住哭声,那几个船工却又在那淌眼泪。这个丢不下家中3岁的娇儿,那个舍不得六十岁的老母亲。我们全班只好分头去做思想工作,两个劝一个。慢慢地,那几个船工也不哭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星星在漆黑的天空中眨着眼,海风凄厉地鸣咽着,海浪在翻滚着。海上的夜,充满了多么神秘和惊险的色彩啊!</p><p class="ql-block">空着肚子的人是更怕冻的,14个人紧缩着身子,怎么也睡不着,杨宝元突然高兴的提议说:“咱们来讲故事吧!一人讲一个。〞“从前海上打鱼的老头,有个女儿名叫绿姐……”杨宝元不问人家同意不同意,就啦起那个大家早听过了十多遍的故事。可是讲了不到十分钟,杨宝元再也讲不下去了,寒冷的海风把他的嘴唇冻僵了,舌头光在嘴里动弹,可就是讲不清。于是他只好叹了口气含糊不清地说:“现在……有梆子……多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闭着眼正在朦朦胧胧的时候,忽然听到耳旁一声鹅叫。我睁开眼一看,嘿!原来又是杨宝元在出洋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红彤肜的太阳从海面上徐徐升起,太阳放射着万道金光,天边玫瑰色的云霞比少女脸上的红晕更鲜艳更美丽。浪花轻轻地跳跃着,几只海鸭子在波浪上欢快地拍着翅膀,互相追逐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阳有一竿子高的时候,我们四个党员在礁石上开了个临时小组会。班长望着远处的海滩,慢慢地说:“我们不能光等着,我们应该派人到大陆上去送信。”副班长黄石华用疑问的口吻说:“连个救生衣都没有,怎么能游回陆上去?”班长坚定地说:“只有派人冲出去才是最好的办法,否则不是冻死就是饿死。”他停了一停望着我们三个人的脸说:“现在正是我们共产党员挺身而出的时候,今天风浪小,我看能有希望冲出去。我们应该派一个体格强壮,水性好一些的同志回去。”杨宝元和我一下子站了起来,要求回去送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班长望望我又望望杨宝元说:“你们俩都是好同志,不过小曹的身体要棒些,就让小曹去吧!现在水还太冷,小曹先休息一会,到中午再走。”散会后,班长独自留下来关怀地问我:“怎么样?小曹?有信心吗?如果不行的话就让我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望了望班长那红肿的布满血丝的双眼,那苍白缺乏血色的脸膛,和那高高突起的颧骨,心想,班长这几天早累垮了,怎么能叫他去呢。于是我说:“班长放心吧!我有信心,我一定能完成这次任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班长露出两行雪白的牙齿,禁不住笑了,但仍轻声地叮嘱我说:“对,我们一定会回去,还要参加打舟山。打台湾。不过你还要多加小心!十四个人的生命都在你肩膀上,千万不能疏忽大意。现在你先休息一下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躺在礁石上,望着蓝天,让那温暖的阳光晒着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宝元又想出新玩艺,他用钢笔在小手网上划了个棋盘,找副班长下“二顶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没有棋子怎么来?〞副班长咳嗽着,用难懂的广西话问他。“这里有!”杨宝元从衣服上撕下几个扣子,“二顶一”就下开了。大家的兴趣都给棋子吸引住了,有人给副班长当参谋,出主意。杨宝元边下棋边哼哼着小调:</p><p class="ql-block">“蓬莱岛上八仙游</p><p class="ql-block">神仙岁月不知愁</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船老大给杨宝元逗笑了,大伙儿嘻嘻哈哈的,似乎愁闷一下子就从小礁石上飞跑了似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午,风完全平息了,该是我走的时候了。我脱下棉衣,挽成一个疙瘩,把入党志愿书放在衬衣口袋里,拉着班长的手说:“班长,我走了,假如我完不成任务,就再派另一个同志去。”班长的神情是那样的坚定,他用力握紧了我的手说:“不!我们相信你会回到大陆上的,会完成任务的 。〞我纵身跳下了海,冰冷的海水立刻把我全身冻麻木了。我一只手推着棉衣,另一只手划水前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水迎面向我涌来,有时漫过了我的头顶。我离开了礁石,在我的面前是辽阔的不驯服的海面。我把身子浮在海面上,游一阵漂一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礁石上的人影已经迷迷糊糊辨不清了,离陆地却还远着咧。在海面上,除了风和浪的怒吼外,再也听不到其它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间飞快的过去,转眼间太阳偏西了。太阳躲进云层里,一重淡淡的铅灰色的云笼罩着海面。风浪比刚才更大了,我才向前划进二三步,一个海浪就把我打回去一米多远。我努力挣扎着,觉得浑身没有一点儿力量了,手和腿就像是棉衣做成的一样。面对着遥遥的路程,我心里掠过了一种阴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望着眼前的景象,许多念头一齐涌进我的脑海。我曹明礼在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中都立过功。在枪林弹雨中,我从来没有害怕过。我镇静的跟着班长,利用地形地物接近了敌人的碉堡,消灭它。但是现在面前不是端着刺刀的敌人,而是汹涌的海浪。没有任何地形好利用,也没有亲密的战友和我并肩作战。我曹明礼难道就看不到全国解放的这一天,难道今天就该葬身鱼腹吗?我又想起了我的母亲,我仿佛又看到了她的面容,布满着皱纹的前额上,飘着几丝白发。在放着一小盆炭火的坑头上,她一针一针的纳着鞋底……。母亲,假如你知道你的儿子,为挽救13条生命而牺牲了,你该不会过分伤心的吧!……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掉下了几滴眼泪。突然我眼前又似乎现出礁石的那幅图画,班长似乎用手打着凉棚望着我,副班长脸色惨白,艰难地咳嗽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共产党员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因为我们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心里陡然涌出这熟悉的声音。这是谁说过的话呢?对了,这不是我入党宣誓的仪式上指导员讲过的话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摸了摸衬衣口袋里的入党志愿书,突然增加百倍勇气,我为刚才产生的那种念头感到羞耻。不!我不应该想到死,我应当回到大陆去。我还要参加打舟山,还要参加解放台湾,13名同志的生命都在我肩膀上,我应该继续前进。我前进得很慢,每划十多下就要歇一下。我往前冲,海浪又把我推回来,我就像拉锯一样,缓慢的前进着。每前进一步都是困难,手脚一次又一次地麻木过去,头发胀胸口难受。但是我的决心已经下了,就是铺满了尖刀的山锋我也要冲过去。我挥动着手臂,慢慢地前进,我简直不是在泅水,而是在水面上蠕动着。我脑子里迷迷糊糊,不由自主地挥动着两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水面上漂来一根树枝,一阵胜利的喜悦充满了我的心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啊!陆地不远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夕阳西下的时候,我终于到达了海滩,我一把抓住海边上的一块岩石,久久地凝视着,这就是祖国大陆的边缘啊!岸上有两名同志向我奔来,我顾不到爬上岸,就高声喊道:“快派船去救人,有13人在东北七里的礁石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位同志从岸上奔下来,把我从水里扶起来。我刚站住脚就觉得一阵头晕,眼前冒起数十朵金花,我倒在两位同志的怀里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醒来时,发觉自己躺在病室里。床上铺着洁白的被单,床头的小案儿上,一盆青青的麦冬散发着幽香。一位女护士坐在我旁边的一只椅子上,用亲切的眼光望着我。门一开,班长李景文带着同志们一齐走进来。同志们把我围住了,班长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坐在床沿上,用爱护的眼光看着我。杨宝元紧紧的握住我的手,他的眼睛似乎在对我说:“我们胜利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阳光从玻璃窗照射进来,照在船老大的脸上。他那白净瘦削的脸上,挂着两串晶莹的泪珠。他站在床边上合着手不住地说:“曹同志,你,你真是……”下面他说了些什么,我再也听不清楚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窗外的寒风正在吼叫着,我久久地沉浸在同志们温暖的友爱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结尾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发扬我军光荣传统,26军于1957年8月1日从本军“解放军三十年”征文中,选出一批优秀稿件,编成《光荣的成长》这本文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本文集收集了113名26军前辈的文章,他们之中有战功显赫的将军,也有普通士兵。他们的文章从不同侧面反映了26军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光辉战斗历程,以及对新中国的成立作出的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作为26军后代,怀着对前辈的教仰,从2025年2月19日开始,把《光荣的成长》陆续编发文章,历经8个月把113个故事编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126篇文章,虽然没有达到高水准,但编发《光荣的成长》的任务已经完成</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读者想了解26军的光荣历史和辉煌战绩,可以从113名英雄前辈的126篇文章中读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10.2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