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志编纂简易框架清单

留住记忆留住乡愁

<p class="ql-block"><b>一、核心章节(基础必设,共8类)</b></p><p class="ql-block">1. 建置沿革:村庄起源、隶属变迁、村名由来、辖区范围(附不同时期地图对比更佳)。</p><p class="ql-block">2. 自然地理: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自然资源(如古树、河流)、生态环境变化。</p><p class="ql-block">3. 人口家庭:人口数量变化、姓氏分布、家族谱系(重点家族可简述)、婚姻生育习俗演变。</p><p class="ql-block">4. 经济发展:传统产业(如农耕、手工艺)、现代产业(如合作社、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道路、水电网)建设历程。</p><p class="ql-block">5. 政治社会:党组织/村委会沿革、村规民约(不同时期版本)、重要政务事件(如脱贫、拆迁)。</p><p class="ql-block">6. 文化民俗:传统节庆(如特色庙会)、非遗技艺、民间故事、方言俚语、传统建筑(如古宅、祠堂)。</p><p class="ql-block">7. 人物春秋:本村名人、道德模范、致富带头人、烈士等,简述其事迹(需本人或家属同意)。</p><p class="ql-block">8. 大事记:按年份记录村庄重大事件(如灾害、重大项目落地、荣誉获得)。</p><p class="ql-block"><b>二、资料收集渠道(4类关键来源)</b></p><p class="ql-block">- 官方渠道:乡镇政府档案、县地方志办公室资料、村两委留存文件(如会议记录、台账)。</p><p class="ql-block">- 民间渠道:老村民口述(录音+文字整理,需2人以上交叉验证)、家族族谱、老照片、实物(如旧农具、契约)。</p><p class="ql-block">- 实地调研:拍摄当前村庄风貌(建筑、产业场景)、记录现存民俗活动(如拍摄节庆视频)。</p><p class="ql-block">- 辅助渠道:地方史书籍、本地媒体报道、学术论文(涉及本村历史文化的内容)。</p><p class="ql-block"><b>三、注意事项(3个避坑要点)</b></p><p class="ql-block">1. 真实性把控:口述内容需标注“据某某回忆”,不确定的时间/事件可写“约某年”,不编造信息。</p><p class="ql-block">2. 版权与隐私:引用他人文字/图片需注明来源,人物章节不泄露隐私(如身份证号、疾病信息)。</p><p class="ql-block">3. 语言风格:以客观叙述为主,避免过度抒情或主观评价,可适当保留方言词汇增强乡土味(需标注释义)。</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