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就是跑步,咋就和牛马不相及的帐篷乱搭了啊?这也是十一长假出现新情况,加上自己就在两周前的天门马拉松比赛时所遇到的窘况才想到的题目。<br>今年“十一”八天长假,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今年许多城市景区附近突然出现了许多帐篷“部落”,像是统一商量好的一般。这是以前从没有想到过的事情。真是奇葩啊。今年的武汉龟山脚下,长江滨江道路突然帐篷如织如同部队野营训练一般。南京的栖霞山,燕子矶甚至玄武湖也出现了许多旅游一族搭建的帐篷,当然更多的帐篷的主人还是年轻人居多。<br>这是因为年轻人喜欢新颖时尚的生活,可以与众不同也是标新立异,但是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对国内许多大酒店“习惯性涨价”无声的抗议,好好端端的酒店价格说涨就涨,连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这样就引起许多年轻人的不满。这几年风靡一时的“马拉松经济带动一切”也波及跑马的圈子,一些马拉松比赛日几天的酒店房价暴涨,似乎成了见怪不怪的现象,越是离比赛起终点附近的酒店价格约涨得高,甚至都达到翻倍的程度。一些平常的酒店甚至是旅店都订不到,好多跑友只能选择去远处住宿。<br>今年的10月份,我参加了在湖北天门举行的马拉松比赛,开始掉以轻心,以为一座小县城举行马拉松比赛,住宿状况没什么问题,就没有预订,等到我去了天门,领完比赛物品再寻找住处时,才发现住宿不是一件小事。我跑了几条街都被告知,旅店已住满,没有空余房间,几乎成了无家可归踟躇街头的流浪人。<br>那时我再想一定要携带一顶帐篷,随时随地就能居住,至少能不花一点银子就能安稳睡一觉,最好就在比赛的起点安营扎寨,以便睡醒后直接装包打袋,穿上比赛服就开跑。省了去酒店结账、去比赛的起点搭乘摆渡车,还要提前计算时间。帐篷文化也是今年初现端倪的情况,以前很少听说过,这也是市场经济的作用结果,一是旅游的热让多数闲置在家的人不甘寂寞,外出旅游打卡,也是越是人多的地方越要去。<br>这个长假,让好多年前人彻底放下了面子,穷游到底,不是黄山缆车挤不上去吗,就爬高险的上山台阶,山上人多就相互挤挤,实在冷的受不了,就花钱去黄山顶上的卫生间里躲躲。泰山顶上餐馆里的一把椅子租一宿50元也很正常,只要玩得开心,全然不顾什么脸面了。节假日前酒店只是200元的房价都可以翻倍涨到700--800元,这样的状况能不让年轻人拿出帐篷去寻找原生态旅游的真谛吗?<br>我很少去旅游,也就不关心那些早就孕育而生的房车、床车旅游,也很少过问旅行团队的报价和行程计划,我喜欢的就是找跑马地方完成比赛的计划,所以特别欣赏跑友三德子的一句话:“跑马就是吃苦的差事,用不着选择比赛城市高档的酒店,能睡觉足矣。”当然我远没有达到那些跑步界特种兵式的比赛经历,白天参加42.195公里的比赛,晚上睡帐篷,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沉浸式比赛”。就像天津的老唐,直接风餐露宿从天津一直跑到拉萨。这才是跑步的大神呢。<br>以后的比赛我也要准备一顶便携式的帐篷,也能不影响市容管理,卫生要求的情况下,参加马拉松比赛,这样既体验了山水风情,享受美国作家梭罗《瓦尔登湖》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