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和散记

周杰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车驶出奥克兰城,穿过幽深的隧道,天地豁然舒展。车行不远左转,蜿蜒的路在眼前铺展,两旁的绿意如潮水般漫卷,几处民居隐在树影深处,偶尔探出一角红瓦,或是一扇明净的窗,在枝叶间闪着细碎的光。我的心,也跟着这安宁的景致,渐渐沉静下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便是浦和小镇了。最先映入眼帘的,是路旁那座红瓦顶的教堂,宛如安详的老者,静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晨光斜照在斑驳的墙面上,为暗红的瓦顶镀上一层暖金。立于门外,隐约听见风琴声悠悠飘来,似从遥远的往昔,又似从心底最柔软的角落缓缓升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教堂东行数步,便是一间小巧的博物馆。推门而入,一位银发老馆员正俯身擦拭玻璃展柜。见我们进来,他直起身,推了推老花镜,嘴角漾开细密的笑纹。柜中陈列着先民用过的犁铧、纺车,还有他们漂洋过海带来的圣经——每一件物什都沉默着,却在无声地诉说着往事。老馆员絮絮讲述着百年旧事,那些波希米亚人如何远渡重洋,将故乡的习俗、歌谣,连同对新土地的期盼,一针一线地编织进生活里。他的声音温和如旧棉,仿佛在轻声诵读一首古老的诗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信步来到不远处的图书馆。这栋1913年的老屋,木质墙面已泛出深沉的褐色,那是时光反复摩挲的痕迹。推门时,门轴发出悠长的“吱呀”声,似在低语往事。馆内不大,却自成天地:靠窗的老人们各自捧着书,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们花白的发间跳跃;书架整齐排列,书脊上的烫金字在午后光线里泛着温润的光泽。一位老妇人正踮脚取高处的书,动作缓慢而优雅,仿佛不是在取书,而是在完成一场神圣的仪式。这里的时光仿佛已然凝固,连空气都浸润着纸张的清香,让人不忍惊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驱车前往镇外的奶酪厂。犹记上次来访时,空气中弥漫着醇厚的奶香,厂房里人影绰绰,柜台前挤满了品尝的游人。而今,唯有紧闭的铁门,和一张褪色卷边的“停业”告示。隔着栅栏望去,院子里空荡荡的,几片落叶在风中打着旋儿。曾经飘出浓郁奶香的烟囱,如今冷冷地指向天空,似在低诉,又似在无声叩问——纵然这个小镇坚守着慢节奏的古朴生活,外面世界的风浪,终究还是漫到了这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浦河水泛着幽幽的绿,倒映着两岸蓊郁的树影,几乎看不出流动的痕迹,就这样静静地流向远方。这“慢慢的流水”,单是凝望片刻,便觉时光在这里格外宽容。河岸上,几个孩子荡着秋千,欢快的笑声顺着水面飘来,清亮动人;一位白发老翁独坐长椅,握着烟斗凝望河水,烟圈缓缓升起,散在午后的阳光里,化作淡淡的蓝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镇上最特别的,要数那间百年老酒吧。推开厚重的木门,仿佛推开了一部沉甸甸的历史。室内光线偏暗,空气中浮动着啤酒的麦香与岁月的陈味。墙壁、房梁上,密密麻麻地贴满了世界各地的纸钞、名片、照片——都是过客留下的印记。目光在斑驳的印记间游移,忽然定格:那张微微泛黄的名片,不正是我十几年前钉在这里的吗?纸边已经卷曲,蒙着薄尘,字迹也淡去了许多。指尖轻触粗糙的纸面,忽觉恍惚——那时的豪情与梦想,那时的匆匆与莽撞,竟都凝结在这方寸之间。时光真是奇妙,它匆匆流逝,却又在某些角落,悄悄为你保留着凭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酒吧角落里,几位老人围坐喝着啤酒,低声闲谈。带着口音的英语里,藏着岁月的温润;脸上刻着深深的皱纹,眼中却闪着安详的光。其中一位见到我,举杯轻轻示意,笑容里满是和善。我要了杯本地酿的啤酒,坐在窗边慢慢啜饮。窗外,浦和河依旧静静流淌,几只水鸟掠过水面,翅尖点起细碎的涟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由想起城里那些匆忙的日子——地铁里拥挤的人潮,办公室里不绝的电话,会议上无休的争论⋯⋯我们像上了发条的陀螺,不停地旋转,却不知最终要旋向何方。而在这里,时光成了一条宽阔平缓的河流,容得你细细品味每一寸光影、每一缕清风。纵然奶酪厂已经关闭,河水依旧在流,老人们依旧安然生活,图书馆的书香依旧弥漫,这份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依然在小镇的每个角落里悄然流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午后的阳光正好,我们在镇上用了简单的午餐。透过窗,还能望见静静流淌的浦和河,水面在阳光下泛着细碎的银光,依旧是不慌不忙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启程时刻,我回头望去——小镇静静地卧在午后暖阳里,教堂的红瓦熠熠生辉,图书馆的木门半开着,依稀可见书架间移动的人影;河边长椅上,老人们仍在凝望河水,仿佛时光真的在此停驻。这一日的娴静,怕是要在心里盘桓许久了。我们总是急急地向前赶路,却忘了生活本来的模样。浦和这“慢慢的流水”,流淌的不只是水,更是被我们遗忘了的生活真谛——那些老人的安然,孩子的纯净,图书馆里静静流淌的时光,都在提醒着我们:在追逐远方的同时,莫要错过了眼前的宁静。纵然有些东西终将消逝,如奶酪厂的奶香,但生活本身,依旧会以它的方式,静静地流淌下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车子重新驶入隧道,奥克兰城的轮廓在前方渐次清晰。我却仍沉浸在浦和的余韵里,念着那条静静的河,那些安详的人,那个在时光里缓缓流淌的小镇。这一日的相遇,像是给疲惫的心灵放了一个假,又像是在喧嚣的旅途中,寻得了一处可以暂时停靠的港湾。而那间1913年的图书馆,恰如一位睿智的老者,在岁月的长河里,静静地守护着知识与记忆,也守护着这个小镇独有的、从容不迫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7/10/20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