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别称“天津卫”,明朝时期负责拱卫京师,也促进了天津地区的发展,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水文化就是其中之一。我最近北上天津,领略了天津“水上公园”和海河的风采,对天津历史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我从天津滨海机场乘2号地铁,西行经过大约30分钟路程,到达鼓楼站,鼓楼位于南开区。从地图看到,地铁2号线是穿过海河到达鼓楼的。这里下车先参观鼓楼和附近街区展馆等,然后换乘地铁7号线南下,经过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到达天塔站,旁边就是天津水上公园。在这里游园后,乘地铁返回鼓楼站,再骑共享自行车北上去往天津之眼,开始游历海河,沿海河一直南下,到达第五个桥进步桥后返回,度过美丽欢快的海河之夜。 鼓楼,坐北朝南,是个四方城,有四个城门。 从南门进入鼓楼 上到顶层,这是往东往去。如果直接东行,经过几座住宅区和天津古文化街可以到达海河。或者从街中间北拐,到达建于海河永乐桥之上的天津之眼摩天轮。 这是往南望去,经过牌坊门,换乘7号地铁可以到达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和天津水上公园等。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去世后,四子朱棣于1402年攻下南京,继皇帝位,史称明成祖,次年改元“永乐”。命人在天津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的三岔河口西南修筑卫城,并将此地命名为“天津”,意即“天子经过的渡口”。 明朝政府在天津设卫的同时开始修筑长方形的天津城。明朝弘治年间的1488-1505年,修建了鼓楼,位于天津卫城中心。到了清代,天津改卫为州,升州为府,天津城由军事性质的卫城变成区域行政中枢的府城,天津城的地位获得极大提高。1980年天津开埠后,天津城厢地区成为国家主权象征。1900年7月,这里又成为抗击八国联军的主战场。1901年西方列强组成的都统衙门将天津城墙彻底拆除,成为第一个拆除城墙的中国城市。 下鼓楼后南边,看到路右侧有一家格格府。 探头看到格格府大院 鼓楼东侧则是天津最早的西餐起士林,诞生于1901年。凭借其精致的 西餐制作,迅速成为天津乃至中国西餐行业的翘楚。 右边还有中华老字号“耳朵眼”,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始于1892年。 天津炸糕叫耳朵眼炸糕,因为创始店铺紧邻一条只有1米多宽的狭长胡同——耳朵眼胡同,食客们便风趣地以胡同名来称呼这家炸糕铺,久而久之“耳朵眼炸糕”就成了正式名称。 再往东去不远,来到“天津老城博物馆”。 老城胡同 老城砖雕展廊,砖雕构图复杂,刻工精细,以圆雕、浮雕、线雕工艺为主。 老城民居,展厅按照民国初期天津老城厢中等家庭主人居室复原陈列。 餐厅 卧室 参观完老城博物馆后,我便乘7号地铁南下,到了天津大学对面宾馆住下,这里开始有小河道卫津河。这里往东进去有五大道文化旅游区,被列为“游客最喜爱的天津十大旅游景区”之首,该区域拥有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花园式洋房2000多幢,其中风貌建筑和名人故居300多处,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馆”。 这是我住宾馆对面的天津大学校门 再往南的南开大学紧挨着天津大学 再南行一站到达天塔,这座高耸入云端的天津广播电视塔,总高度为415.2米,是中国第三高塔,亚洲第六高塔,世界第七高塔,享有“天塔旋云”之美称,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水中之塔”。但是距离太近,无法拍到高塔上面的尖顶。 旁边过街西行南拐,就是闻名的水上公园,有“北方小园子”之称,始建于1950年,是天津市风光秀丽、水波粼粼的风景名胜区,被市民评为“龙潭浮翠”,也叫“北方西湖”。是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来津时的下榻之地。 我从公园的东门进园,准备走到南边的南门出来。从地图上看,经过春岛、夏岛、秋岛、冬岛四座岛屿。与冬岛并列的还有一个瀛岛。园中东西各有一湖东湖和西湖,最南有南湖。 进门左侧就是迎仙阁 左面的西湖,面积很大。 北面还有一小湖,与西湖之间有个人行通道。 途径“石破天惊”景点 右侧小湖对面的步胜廊和水晶广场 后面的游乐场 道路左边西湖旁的“桃柳宜春”景点 对面还有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进入春岛 往南拐进入东、西两湖之间的林区小道 进入水生植物区 在这里可以回看游乐园 绿色植被令人赏心悦目 观赏秋季落叶 过桥进入夏岛 看到西湖的湖心岛 再过琵琶桥 岛屿之间都用桥梁联结,琵琶岛上看东侧的上善桥。 下桥进入秋岛,岛中央有个眺远亭。 在亭上观赏湖心岛,周围郁郁葱葱。 站在亭上遥望到电视高塔,也目视到我已经走过的距离。 下亭后步入东湖侧,对面是红莲岛,这里天鹅和鸭子不少。 它们常向游人展翅舞动,可能长期与游人相处后,早已形成向游人乞讨食物的习惯动作。 过桥看西面安水桥进入瀛岛 瀛岛上的老茶坊 冬岛叠翠廊 冬岛神户园的黄叶林,最后出南门。再南下经过动物园,转入6号地铁站,坐地铁回到住处。 休息后再去鼓楼北边海河上的“天津之眼”,实际上是个大型摩天轮,而且是全球唯一一座建在桥梁上的摩天轮,为天津标志性建筑之一。其轮盘直径110米,顶点高度达119.8米,设有48个360度透明座舱,每舱可载8人,总载客量384人,旋转一周约需28分钟。 摩天轮架设在永乐桥上 桥上欣赏海河两岸,近旁有个永乐码头。 骑行共享自行车过桥向南观光 南行到南运河与海河交叉地的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这里叫三岔口。 金钢桥,始建于1903年,1996年重建为双层拱桥结构的新金钢桥,实现人车分流。它造型新颖别致,线条流畅优美,也叫彩虹桥,成为了海河沿岸一道宏伟壮观的风景线。 从金钢桥再南行,在海河沿岸观景。 过了狮子林桥后,来到古文化街码头。 天色渐暗,已经可以看到行船上的灯光了。 这里看到的第四座桥金汤桥,始建于1906年,是天津市现存最早建造的大型铁桥之一,也是国内仅存的三跨平转式开启钢结构桥梁之一。1949年1月15日凌晨5时30分,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的东西两路部队在金汤桥胜利会师,标志着天津解放的关键时刻。远处的第五座进步桥就是机场过来走地铁2号线去鼓楼经过的桥。 本来打算再走第六、第七两座桥,但遇到原石拼接的路面,骑车稍嫌不平整,便放弃了,也是因为到了回头观赏天津之眼周边夜景的时刻了。回头路过古文化街码头,灯光初起,在夜行船的衬托下,挺好看的。 夜色中的金钢桥更美了 两船在南运河口交汇的时刻 天津之眼睁开明亮的眼睛,大眼入夜的美景,让人兴奋不已。 水城的天津卫,短暂的一天游,让人看到具有深沉历史文化古韵的天津水城美丽的风光,也许这里的介绍并不完整,因为海河两岸还有天津古文化街、解放天津会师纪念地、奥式风情音乐公园、意式风情街等,还可以坐船游览,等到下次有机会,再来观光和领略其中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