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简单的生日午餐</p> <p class="ql-block">记忆中,最早明确听到这个字是父亲60岁的时候说要xuan 葬,而且接着父母都做了寿衣,妈妈说趁她眼睛看得见,做好装裹,等他们闭了眼,就不用忙乱安排这些事。妈妈那时候大概也就我这么大吧。那时我还在上中专,父母的寿衣按照农村习俗,是要女儿们准备的,但妈妈说一群闺女,都不会针线活。后来父亲去世时83岁,妈妈今年已经90岁了,她一点也不糊涂,状态挺好的。所以,那么早安排这些身后事,直面死亡,一点也不影响长寿。</p><p class="ql-block">昨天同事的老父亲去世,前去表达问候,本来是小山村,早就xuan 了葬,在按照土葬的传统程序推进时,却要响应县里号召,实行火葬了。随着年龄,我已经离父亲当年xuan 葬的年龄不太远了,偶尔也会寻思自己的未来事,不禁就Ai了葬字的演变。最初就是甲骨文如下:</p> <p class="ql-block">坑里一个人字,上面长了草</p> <p class="ql-block">无论是甲骨文,金文,现代字,都是一个生命终结时,如何藏起来的意思。起初就是穿上衣服放到草丛里,还有弓箭守着,驱赶野兽,后来周礼时,就有了棺椁,表示不和泥土同时腐烂吧,土葬是历史悠久的安葬方式。当然因为地域不同还会有岩葬,天葬,海葬,总之都在表达靠山还山,靠水还水,从哪里来,还归哪里去这样的意思。</p><p class="ql-block">同时我看到了生和葬的甲骨文形态有一半是很相似的,生是大地上生机勃勃的草,葬是大地上依然有生机勃勃的草,有人却藏在大地之下。</p><p class="ql-block">一岁和100岁的生命在历史的长河里都是,一瞬间啊,生死大事,却是寻常事,我想只管生的事,把身后事留给后人。怎么办就怎么好,不过是一棵小草,随缘顺应,别无选择。不做任何的要求和规划。</p><p class="ql-block">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们做了一碗面作为生日午餐,简单却是最合口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