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旧档忆东风:追寻施进前辈的建厂足迹(一)

哈哈*

<p class="ql-block">  案头平铺着一张略显泛黄的复印件,来自上海档案馆的馆藏,标题清晰印着“关于江西东风制药厂筹建工作情况汇报及有关问题的请示”,落款年份是1965。指尖拂过纸面,油墨的痕迹虽淡,却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通往“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时光闸门——那是个全民皆兵、热血沸腾的年代,每一项建设都连着家国安危,每一份坚守都刻着时代烙印。</p> <p class="ql-block">  凝视着这份承载着历史重量的文件,我的思绪总忍不住停留在一个名字上:施进。作为承担东风制药厂建厂任务的第一人,他究竟是怎样一位“奇人”?在物资匮乏、技术有限的年代,他是如何带着一群建设者,在江西的土地上从零起步,为一座制药厂打下根基?这份请示里的每一个数据、每一项规划,或许都曾经过他的斟酌;那些关于选址、设备、人员调配的难题,或许都曾被他彻夜思索。</p> <p class="ql-block">  自决定“讲好东风故事”起,寻找施进前辈的痕迹,就成了我心头一份沉甸甸的牵挂。我跑遍了当年东风厂老职工的住处,听他们回忆建厂初期的点滴,有人说他总穿着沾满泥土的工装,在工地上一待就是一整天;有人说他为了协调物资,曾在泥泞的路上徒步几十里。我还多次前往档案馆、图书馆,在堆积如山的旧资料里翻找,渴望能找到一张他的照片——哪怕只是模糊的身影,也能让这位“开荒者”的形象更清晰一点。</p>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寻访,都是与历史的对话;每一次未果,都让这份追寻更添几分郑重。施进前辈的足迹,或许藏在老厂房斑驳的墙面上,藏在老职工泛黄的工作笔记里,更藏在当年东风制药厂运转的机器轰鸣中。这份从上海档案馆寻来的旧档,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成了我继续寻找的动力——我相信,总有一天,能拼凑出这位建厂“奇人”的模样,让他的故事,和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一起,被更多人铭记。</p> <p class="ql-block">撰稿:吴 进</p><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27日写于乐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