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要不是有了度量衡的观念,我们对萤火虫的光也会像对阳光一样敬畏。</p><p class="ql-block"> ——纪伯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如何理解度量衡这三个字?</p><p class="ql-block">我一直记得我父亲放在家里的一根竹竿。那是一根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竹竿了,小时候,我们兄妹拿着玩,母亲看见了,必然叫我们停下,赶紧放回原处,那严肃的神情好像我们犯了很大的错误一样。要是正好被父亲看见,父亲就站在原地,一声不做,盯着我们。这种沉默令人胆寒。这根普通的竹竿,后来我才晓得是父亲唯一的衡量田地长宽的“尺子”,是一个木匠师傅根据他那把被乡村岁月用得发亮的卷尺,特意给我父亲做的,正好一丈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许,在你读到我这篇文字练习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样一根竹竿的时代意义恰好就是那个年代丘陵深处农民的生存形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了度量衡,我们开始掌握了和任何事物建立关系的能力,这种能力创造了确定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回到纪伯伦的这句话。萤火虫的光,在今天这个时代,见过的人并不多。来自于社交媒体制作的萤火虫和影视作品里的萤火虫,都是一种虚幻的事物。接触这个词极好,是联系,更是一种触及身体和心灵的动态表现。信仰的最高境界早就在西斯廷穹顶的壁画上,由米开朗基罗创造了出来:不是你宣称自己以一个信仰者之名来过上神圣的生活,而是你有这种巨大的可能性,伸出你的手指就能触及造物主的手指。十指连心。艺术家解释了生命联结的动人方式。我小的时候,乡村屋场的外面就是水塘,夏夜里到处都是萤火虫。我们追逐,欢叫,捉住几个萤火虫放进棕色的小瓶子里,再放在自己的枕头边。我们没有读过童话故事书,我们有的是真实的童话故事书里面的事物:萤火虫、河鼠、野猫、扁扁身型像极了备受儿童们喜欢的尼莫小丑鱼、泥鳅、黄鳝、从老屋砖缝里飞出来的蝙蝠,它们在黄昏的天幕里盘旋,迅速钻进砖缝里,然后再飞出去,直到月亮升起来,白色的花朵一样洒在大地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纪伯伦的反问是什么意思?我们需要敬畏萤火虫的光?度量衡的观念, 是不是一样产生了某种认知的误区。我们用同一种尺度去确定所有的事物,实际生活尤其是大自然的丰富性又如何定义?心灵的高度 ,我们常常讲的内心深处,到底有多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萤火虫的光芒,是自然的光芒,是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奇妙的存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夜晚,在夏天的乡村,你能够藉由萤火虫的光芒领略到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去思考一个诗人的话语,会给我们带来迷人的开放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创,毛歌微信号:maoge196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