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13日,邮轮载着我们从库克群岛向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进发。</p><p class="ql-block">巡航日的慵懒被一场意外的“白色派对”打破:外国游客们像是约好了般,全换上了素净的白衣,挤在大厅旋梯上笑闹着摆造型——裙摆与衬衫的白衬着金碧的栏杆,满场的欢呼与挥手,把普通的航行日酿成了一帧鲜活又浪漫的画,极富创意。</p> 波拉波拉岛 <p class="ql-block">9月14日,邮轮缓缓停靠在法属波利尼西亚(国人又称其为“大溪地”)的波拉波拉岛——这片我们梦寐以求的热带天堂。作为此次南太平洋之旅的核心亮点,大溪地之行将涵盖四座各具风情的岛屿。我计划分两集,带大家一同沉浸在这段如梦似幻的旅程中。</p> <p class="ql-block">法属波利尼西亚(又称大溪地),早在公元前500年,波利尼西亚人就已在此定居。1767年,英国船长塞缪尔·沃利斯发现大溪地,1768年,法国 admiral louis antoine de bougainville 也抵达该岛并为法国宣称主权。1880年,大溪地成为法国殖民地,1957年成为法国海外领地,1958年通过公民投票成为法国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波拉波拉岛有“太平洋上的珍珠”之称 。岛屿周围环绕着美丽的青绿色泻湖,泻湖与大海由沙坝分隔。湖水清澈多彩,是世界级的知名潜水点,可惜我们这次安排的潜水点不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岛中心是一座已经灭绝的火山,有帕希亚山和奥特马努山两个峰,最高点海拔727米,是岛上的标志性景观。</p> <p class="ql-block">我们还是乘坐接驳船登岛。</p> <p class="ql-block">一上岸,便撞见一群南太原住民围坐演奏:彩色花饰环缀在发间,尤克里里与传统乐器的旋律缠在一起,混着椰风与沙粒的气息,把南太平洋的慵懒与烂漫,直直撞进了眼里。</p> <p class="ql-block">波拉波拉岛上,连通勤车都裹着南太的热烈——涂鸦泼满木结构车厢,这就是我们搭乘的大巴。椰林在旁轻晃,刚踏上沙砾地,就被这抹撞色的浪漫拽进了海岛的慵懒里。</p> <p class="ql-block">敞篷大巴裹着椰风,慢悠悠载着我们钻进波拉波拉的环岛路——一侧是泻湖漾着渐变的蓝,另一侧是椰林裹着热带植被的浓绿。</p> <p class="ql-block">波拉波拉泻湖的水,是把“清透”揉碎了铺进海里——近岸处能数清每一粒沙砾的纹路;往远了去,蓝从浅碧漫成宝石色,连风掠过的波纹里都裹着透亮的光。这澄澈哪是“好看”能概括的,分明是把南太的温柔都化在了这一汪水里。</p> <p class="ql-block">这片白色沙滩沙质细腻得像碾过的面粉,赤脚踩上去是裹着暖意的绵软,连阳光落在上面都泛着珍珠般的柔光。</p> <p class="ql-block">滩边的海水是层次分明的澄澈:从近岸处的薄荷蓝,渐变成蒂芙尼蓝,再延伸至孔雀蓝,像被精心晕染的调色盘。</p> <p class="ql-block">我们和大哥夫妇结伴同游。</p> <p class="ql-block">波拉波拉的泻湖里,凉意都是透亮的——小女孩踩着碎光笑闹,连电动冲浪板都载着雀跃在蓝里划开波浪。透亮的水漫过脚踝,把整段时光都浸成南太独有的松弛。</p> <p class="ql-block">回邮轮前,我们依依不舍地坐在码头边的红长椅上,抬眼看去,船桅正牵住云的裙角,碧海把蓝天揉作一汪软蓝。风裹着潮息漫过来,此刻的时光,是从喧嚣里滤出的松弛——连呼吸都沾着海的惬意。</p> 赖阿特阿岛 <p class="ql-block">9月15日清晨,邮轮停靠赖阿特阿岛。</p> <p class="ql-block">赖阿特阿岛(Raiatea)是太平洋东南部社会群岛中的第二大岛,也是法属波利尼西亚的重要岛屿 。</p> <p class="ql-block">赖阿特阿岛有深水港,我们的邮轮得以直接停靠码头,无需再换乘接驳船。</p> <p class="ql-block">在赖阿特阿岛的码头广场,波利尼西亚族人身着传统装束,正举着写有“NORWEGIAN SUN”的标牌等候我们。刚下船便浸满了波利尼西亚的原生烟火气。</p><p class="ql-block">我们搭上了当地人称作“勒特拉克”的特色交通车游岛。</p> <p class="ql-block">这一路的窗外,是热带独有的、裹着风与光的松弛,像把热带的浪漫与生机都揉进了画里。</p> <p class="ql-block">车窗外撞进眼帘的<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法罗阿河</span>,是法属波利尼西亚境内唯一可供通航的河流。它蜿蜒淌过赖阿特阿岛的东侧,最终汇入法罗阿湾——这片海湾向着广阔的太平洋舒展,将河水与远海的蓝融作了一处。</p> <p class="ql-block">罗阿河是赖阿特阿岛重要的旅游景点,游客可以乘坐皮划艇顺流而下,沿途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p><p class="ql-block">下图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塔普塔普阿泰神庙遗址,</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是一座由7座石砌和珊瑚筑成的露天神庙,是法属波利尼西亚最大的古代神庙之一,成</span>立于公元1000年,曾是东波利尼西亚的政治和宗教中心。1763年,波拉波拉岛的战士摧毁了该神庙,1994年开始进行遗址修复,于2017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塔普塔普阿泰神庙是以“马拉埃(Marae)”形式存在的波利尼西亚传统祭祀遗址,它的核心结构由石砌平台、石板庭院和木制图腾构件组成,并非我们认知中带屋顶的“建筑式神庙”。</p> <p class="ql-block">塔普塔普阿泰遗址是波利尼西亚文明的典型祭祀空间,它从诞生起就是开放的露天祭祀场所。</p> <p class="ql-block">遗址中堆砌了很多石块(以玄武岩为主),这些石块象征与祖先、神灵的连接;部分石头还会被运往其他岛屿,作为新马拉埃的“精神锚点”,维系跨岛的宗教联盟。南太平洋各地的迁徙正是从这里开始。</p> <p class="ql-block">在古代,塔普塔普阿泰是波利尼西亚人的政治、礼仪和丧葬中心,国王在此举行仪式、聆听神谕,祭司和航海家也会在此聚集交流、接受培训,祈求神灵庇佑。这里还是连接生者世界与祖先世界的地方,承载着波利尼西亚人对祖先的崇拜和信仰。</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正在为我们讲解的当地原住民导游。</p> <p class="ql-block">遗址周边的景色很优美。</p> <p class="ql-block">跟团行程画上句号,老伴和大哥因些许感冒添了疲惫,便先返回邮轮休息。我和大嫂却意犹未尽,索性沿着码头的海岸线,慢慢踱着步继续享受这份悠闲。</p> <p class="ql-block">码头沿岸,是带着法式风情的建筑——米白墙体配着红瓦屋顶,绿色栏杆衬着拱廊,临街的烘焙店招牌透着温柔的烟火气,连路灯都带着复古的精致感。</p> <p class="ql-block">澄澈如宝石的蓝海上,停泊着风格各异的船只:既有绘着灵动深海鱼群图案的彩色小艇,也有那抹亮眼的玫粉色渔船,连大型邮轮的白身红纹都成了背景里的醒目装饰。</p> 茉莉雅岛 <p class="ql-block">9月16日,邮轮抵达茉莉雅岛。茉莉雅岛(也译作“莫雷阿岛”)是法属波利尼西亚社会群岛中的一座火山岛,也是大溪地(塔希提岛)的“姐妹岛”,两岛隔海相望,仅需30分钟渡轮即可往返。</p> <p class="ql-block">我们依然搭乘接驳船来到码头。码头边,蓝得发透的天、清得见底的海,混着市集的热闹与船艇的悠然,连时光都跟着慢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更生动的是码头旁的市集,琳琅满目的手作饰品衬着摊主头上的鲜花花冠,游人的笑闹声裹着海风,把这方码头晕染成了海岛最鲜活的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来到<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伊奥拉观景台</span>,它是俯瞰茉莉雅岛全景的绝佳地点,眼前的景致堪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视线所及,两座标志性的海湾——库克湾与奥普诺胡湾如蓝宝石般嵌在岛屿西侧,碧蓝的海水环抱着翠绿的陆地。</p> <p class="ql-block">远处,茉莉雅岛的心脏——茂阿普塔火山峰(“刺穿的山”)直插天际,山体被茂密的椰林、雨林覆盖,铺展成层层叠叠的浓绿。</p> <p class="ql-block">散落在火山与雨林间的远古圣地——<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马拉埃(神圣的寺庙)</span>。这些由巨石垒筑的石台遗迹,曾是古波利尼西亚毛利人精神与社会生活的核心。全岛约有220处这样的仪式平台,多藏于山谷密林或山岗之上,虽多数已被草木覆掩,却仍默默沉淀着千年的文化记忆。</p> <p class="ql-block">当人们穿过雨林抵达遗址,听山风掠过石堆,便仿佛触碰到了波利尼西亚文明最古老的脉搏。正如当地赞美诗所咏:"马拉埃是这片土地的神圣与荣耀,是这些岛屿上人们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藏在雨林深处的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车窗外,这片海把蓝揉成了渐变的诗——浅处是透亮的薄荷青,往远了铺成深邃的宝石蓝,连云影落在海面都成了温柔的晕染。</p> <p class="ql-block">熟悉的水上草屋错落排布,棕褐色的茅顶轻倚着澄澈如镜的海面,木栈道蜿蜒其间,串起满溢的松弛烟火。这处度假村的水上屋,瞬间牵出我在马尔代夫时,那些被阳光与海浪包裹的快乐记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提基村</span>(Tiki Village),是一个充满浓郁波利尼西亚文化氛围的地方。建于1984年,由大约20个家庭居住。</p> <p class="ql-block">村内有许多茅草屋,展示着各种波利尼西亚文化元素。</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提基村的文化展示装置,以贝壳、椰壳等天然材料呈现波利尼西亚用自然物制器具的传统,展示当地古老生活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毛利女孩。</p> <p class="ql-block">游客在提基村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大溪地美食自助餐。晚上还会有精彩的表演,60多位表演者会穿着草裙为游客带来壮观的演出和火焰舞。可惜晚上我们的邮轮要启航了。</p> <p class="ql-block">下一站:大溪地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谢谢观赏,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摄影:培正、陈琍</p><p class="ql-block">摄影器材:荣耀Magic5 Pro,荣耀Magic6 Pro,</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陈琍</p><p class="ql-block">历史资料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