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金秋十月,天高气爽。2025年10月26 日,我自驾前往淮南市寿县一日游。因时间关系,本次仅游玩了寿县的历史名胜古迹</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北古城墙、楚文化博物馆、报恩寺和孔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寿县(古称寿春、寿阳、寿州)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是安徽省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3000多年文明史,历史上7次为都、10次为郡,是楚文化核心区、中国豆腐发祥地和淝水之战古战场,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历史沿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1)先秦至秦汉:夏商属扬州,春秋属楚。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迁都寿春,为楚国最后都城。秦置寿春县,西汉为淮南国都,刘安在此著《淮南子》。(2)三国至明清:三国属魏,东晋避讳改“寿阳”,淝水之战(383年)发生于此。隋唐称寿州,宋重建城墙,明清多次修葺。民国元年(1912年)改寿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游览景点(一):寿县南、北古城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寿县古城墙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始建于宋代,重建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宋代古城墙之一,兼具军事防御与防洪功能,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免费开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1:)北古城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北门古城墙名为靖淮门,始建于宋代,明清时期多次修缮,现存城楼与瓮城保存完好,是寿县古城四座原貌保存较好的城门之一 。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靖淮门始建于北宋,后经明清两代整修形成现存规模,其瓮城与城楼至今保存完整,是寿县古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2:)南古城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南门古城墙名为“通淝门”,是宋代重筑的古城墙四座主门之一,与瓮城同为南向出,兼具军事防御和防洪功能。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名称与方位:南门正对“通淝”方向,与瓮城呈同一中心轴线,设计上有利于防御洪水和军事布防 。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历史功能:作为古城重要出入口,南门与瓮城结构共同强化了城墙的防御体系 。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游览景点(二):孔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寿县孔庙是安徽省现存建筑体量最大的孔庙,始建于唐代,元泰定元年(1324年)移至现址,历经42次维修扩建,形成占地2万平方米的明清建筑群</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文物遗存</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寿县孔庙大成殿悬有清康熙至光绪年间所书“万世师表”“生民未有”等匾额数方。殿内供孔子及四配、十二哲像,东西廊庑供孔子弟子及历代儒贤。名宦祠祀创修芍坡(安丰塘)的春秋楚相孙叔敖,以及清风慧政的汉寿春令时苗、五代时南唐忠贞不二的清淮军节度使刘仁瞻等;乡贤祠祀“隐居行义”(韩愈诗句)的唐代名士董召南,以及文章宏富、忠直敢言的明御使汤鼎,忠丞方震孺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2013年3月5日,寿县孔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1月,寿县孔庙拟推荐为安徽省第六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游览景点(三):楚文化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寿县楚文化博物馆(正式名称为安徽楚文化博物馆)是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新城区寿春城国家考古遗址内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唯一以“楚文化”命名的专题博物馆,2024年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25年获长三角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奖。该馆前身为1958年建馆的寿县博物馆,2022年正式开放,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馆藏文物1万余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30件(套),包括楚金币、越王者旨于赐剑等代表性藏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游览景点(四):报恩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寿县报恩寺是位于安徽省寿县古城东北隅的千年古刹,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由玄奘法师主持修建,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免费开放。 该寺原名崇教禅院或东禅寺,明洪武年间更名报恩寺,总面积14700多平方米,是江淮地区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的佛寺之一,以两棵千年银杏树、宋塔地宫文物及大雄宝殿建筑群闻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文物与景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宋塔地宫:原为北宋九级舍利砖塔,1977年拆除残塔后发现地宫,出土彩绘壁画、金银棺等文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千年银杏:两棵树龄1300年以上的银杏树,高20余米,为国家一级古树,深秋金黄落叶成著名景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其他文物:大雄宝殿门墙嵌元代赵孟頫书“南无释迦牟尼佛”石刻,殿内铜香炉“城里城”微缩寿县古城风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报恩寺泥塑十八罗汉(242年前塑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寿县报恩寺泥塑十八罗汉是安徽省寿县报恩寺大雄宝殿内的彩塑造像群,塑于清乾隆四十六年(距今242年),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塑造年代:1781年11月完成塑装,底座铭文明确记载为“乾隆四十六年冬月吉造”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文物等级:1981年9月被列为首批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1956年11月已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距今240余年的清朝乾隆四十六年时泥塑的十八罗汉录像视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本篇结束,谢谢您的关注!</b></p>